初一物理知識點
15、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水杯倒立實驗、吸盤實驗)
16、首先測出大氣壓值的實驗:托里拆利實驗。
17、標準大氣壓的值(1atm):760mm汞柱、1.013×105Pa(1.01×105Pa)
18、測大氣壓值的方法:測出注射器活塞的底面積S(S=V/L) 測出鉤碼的重力G
大氣壓的值p
19、測大氣壓工具:氣壓計
20、大氣壓的大小和天氣有關:晴天氣壓比陰天高,冬天氣壓比夏天高。
21、大氣壓與高度的關系:高度越高氣壓越低 (2Km內,每升高10m,大氣壓減小111Pa)。
22、液體沸點與大氣壓的關系:氣壓越大沸點越高,氣壓越小沸點越低。
(高壓鍋原理:增大鍋內氣壓,提高鍋內水的沸點)
23、生活與大氣壓
人體內壓強與外界大氣壓平衡。
生活中利用大氣壓:離心式水泵(抽水機)、喝(吸)液體、塑料掛衣鉤(吸盤)、高壓氧艙、輸液、茶壺蓋上的小孔。
初一物理知識點:認識浮力
1、浮力:浸在任何液體中的物體都會受到液體豎直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豎直向上
3、浮力產生原因: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
(F浮=F向上-F向下)
4、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大小:
F浮=G物-F
5、浮力大小和物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液體密度有關,跟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
初一物理知識點:探究浮力大小-阿基米德原理
6、阿基米德原理內容: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量。
7、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
(G排:物體排開液體的重量)
F浮=ρ液V排g (ρ液:液體的密度,單位是kg/m3;V排: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單位是m3)
8、阿基米德原理同樣適用于氣體
初一物理知識點:研究物體的浮沉條件
9、浮沉條件:F浮>G物(ρ液>ρ物) 物體上浮(靜止時 漂浮)
F浮
F浮=G物(ρ液=ρ物) 物體懸浮
F浮=G物(ρ液>ρ物) 物體漂浮
10、輪船、密度計:利用漂浮,F浮=G物
潛水艇、浮筒打撈沉船:靠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上浮和下沉
氣象臺的探測氣球、魚:靠改變(自身體積)受到的浮力來實現上浮和下沉
初一物理知識點:神奇的升力
11、流體:具有流動性的物體(氣體和液體)
12、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
13、飛機升力產生原因:機翼上方空氣流速比機翼下方空氣流速大,機翼上方的壓強比下方的壓強小,產生了使飛機上升的力。
初一物理知識點:認識分子
1、德謨克里特猜想:大塊物體是由極小的物質粒子組成(原子-不可再分割的顆粒)。
2、分子:保持物質化學性質不變的最小微粒(阿伏加德羅命名)。
3、分子很小:分子直徑尺度(10-10m),分子質量小。
初一物理知識點:分子動理論
4、分子動理論:
①物體由分子組成
②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③分子間有間隙
④分子間有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5、擴散現象:
(1)不同的物質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現象
(2)擴散現象可以發生在氣體、液體、固體之間
(3)擴散現象證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4)溫度越高分子擴散越快
6、熱運動
(1)物體中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叫熱運動
(2)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7、分子間的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總是同時存在的。
8、固體分子間距小,分子間作用力大,分子只能振動;
液體分子間距較小,分子間作用力較大,分子可以振動和移動;
氣體分子間距大,分子間作用力小(可以忽略),分子可以自由移動。
初一物理知識點:解剖原子
9、分子由原子組成。可分為單原子分子和雙原子分子。
10、電子是由英國、湯姆孫 通過真空管放電實驗發現的,電子帶負電。
11、原子
(1)原子結構:盧瑟福發現(核式結構)—行星模型
(3)中子:英國 查得威克發現,不帶電
(4)質子:帶正電
(5)質子和中子統稱為核子(原子核)
(6)質子和中子由夸克組成
初一物理知識點:飛出地球
12、天文學家的二樣法寶:數學和觀察。
13、古希臘 托勒玫地心說(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波蘭 哥白尼 日心說(太陽是宇宙中心)
14、太陽依靠萬有引力吸引各種行星,萬有引力大小和物體質量、物體間距離有關。
15、第一宇宙速度(環繞速度) 7.9km/s
第二宇宙速度(脫離速度) 11.2km/s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16.7km/s
初一物理知識點:宇宙深處
16、太陽系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7、尺度(從大到小):
宇宙(總星系)、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
看過“初一物理知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