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習中常見的思維障礙有哪些
學生學習的思維障礙,是一個容易被教師忽視的,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
物理概念是客觀事物的物理本質屬性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是人們進行物理思維的基礎.由于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學生在理解物理概念及運用概念進行物理思維時,常常會發生一些思維障礙,教師應對這些思維障礙產生的心理做深入的探討,以便在概念教學中有的放矢,有效的避免或減少學生在概念學習中出現的思維偏差,從而提高物理教學的時效.本文就學生在物理概念學習中常見思維障礙產生的心理做初步的探討
物理學習中常見的思維障礙有哪些
1.先入為主的生活觀念。
物理學的研究對象是自然界中的客觀物體及其運動規律,學生每天置身于千變萬化的物理世界中,會獲得有關物理方面的感性認識,形成一定的生活觀念和經驗。先入為主的生活觀念有的正確,但也有的觀念是錯誤的,對物理概念的形成、規律的理解和運用,會起消極作用,造成學習障礙。要克服和糾正這種觀念,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讓學生弄清概念的來龍去脈,明確概念的形成過程,以達到對概念內涵的準確理解和掌握。二是加強知識訓練環節,反復矯正和鞏固。
2.相近的物理概念混淆。
物理上有許多相近的物理概念,它們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具有不同的本質屬主的生活觀念。物理學的研究對象是自然界中的客觀物體及其運動規律,學生每天置身于千變萬化的物理世界中,會獲得有關物理方面的感性認識,形成一定的生活觀念和經驗。先入為主的生活觀念有的正確,但也有的觀念是錯誤的,對物理概念的形成、規律的理解和運用,會起消極作用,造成學習障礙。要克服和糾正這種觀念,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讓學生弄清概念的來龍去脈,明確概念的形成過程,以達到對概念內涵的準確理解和掌握。二是加強知識訓練環節,反復矯正和鞏固。
物理上有許多相近的物理概念,它們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具有不同的本質屬性。有些學生對它們的物理意義理解不透,容易造成混淆。要克服這種思維困境,可以通過列舉具體的典型例子加以糾正,使概念深化,找出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區別。也可以運用圖像進行區別。
3.類比不當。
類比是一種重要的推理方式,是人們發現和認識新事物的重要思維方式。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正確當地運用類比,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但學生也要認識到,有時類比不當,反而會造成學習知識的思維誤區。克服這種思維誤區的有效辦法,就是抓住兩個現象之間的突出差別,并進行分析。
4.物理公式數學化。
數學是學習和研究物理的重要工具,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是中學物理教學大綱中要求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而學生在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中,經常撇開公式的物理意義,記公式所表達的物理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因而造成了運用式分析物理問題的思維偏差。克服這種思維偏差的主要措施,一要重視公式的物理意義,理解公式所描述的物理現象、物理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二是要明確公式的來龍去脈,增強么式的物理色彩,突出對問題的物理意義的分析,避免單純的數學公式套用造成的錯誤。
5.對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模糊理解。
任何一個物理概念都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所謂外延,即概念所涉及的范圍和條件,公式的適用范圍和成立條件。但學生在理解或實際運用概念時,有時會不自覺地縮小或擴大概念的外延,因而造誤的結果。為了克服這種思維障,在教學中必須把基本概念的物理意義講清楚,講清公式的適用范圍,配合練習加強運用,在運用中進行檢查,深化理解,逐步達到正確掌握基本知識的目標。
6.思維定勢的干擾。
學生運用掌握的知識形成了一套切實有效的分析、解決這變成了學生的一種能力,變成了學生的一種思維模式,這種現象叫思維定勢。但這種思維定勢對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發展和提高也具有一定的阻礙作用。要克服這種思維定勢,應該注意運用典型的事例加強練習,增強訓練的穎性和題目的靈活性,注重提高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切實加強審題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分析習慣和方法,克服想當然地按頭腦中的思維套路來解題的不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