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的癌變教學設計 細胞的癌變說課稿
《細胞的癌變》教學設計
情感態度價值目標:本節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有密切聯系,癌癥的防治是社會關注的問題,因此,應突出“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討論癌癥防治”等情感教育目標。
二、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教學關鍵,是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實施的辦法可以通過名種教學活動來達到,讓學生親自體驗和感悟,可通過評價的激勵機制和導向來實現。為實現以上目的,教學設計采取如下方法進行:在課前1-2星期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主要內容有:1、危害人體健康的疾病有哪些?2、調查生活周圍人群中癌癥患者及癌癥的種類及患者的生活習慣等3、引起癌癥的因素有哪些?4、調查不同生活環境中(如工廠、化工廠、農村、城市)人群中癌癥發病率的調查,5、如何預防癌癥?6、癌癥是不治之癥嗎?7、走訪“抗癌英雄”,了解抗癌事跡。要求學生記錄并統計調查結果,上課時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討論、交流,加深認識,掌握知識目標的同時,達到情感教育目標。
三、教學程序:
程序 教師組織與指導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導言:目前威脅人類健康造成死亡的主要疾病有那些?引導學生閱讀課文,了解什么叫癌細胞。 學生根據調查到的情況討論發言:
1、心血管病
2、癌癥
3、艾滋病
4、糖尿病
5、惡性傳染病 等 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及對癌癥的關注。
探討癌細胞的概念特 征 組織學生對“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比較研究”進行討論。 學生展示他們的調查成果。幻燈或投影展示癌細胞病理切片、圖片。分組討論得出癌細胞的主要特征:
1、無限增殖
2、形態結構發生顯著變化
3、容易在體內擴散 發揮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
討論致癌因子 組織學生分組匯報,引導學生從物理、化學、生物三方面對致癌因子分類。投影“正常細胞和紫外線照射的色素細胞”圖片,引導學生討論:
1 、曬太陽對體有什么好處?
2、如何正確處理日光浴與預防紫外線過度輻射之間的聯系?
3、為什么臭氧層破壞會導致皮膚癌患者增多?引導學生對日光浴的利弊進行辯證思考,并引發學生關注臭氧空洞這全球性環境問題,同時引導學生了解為什么不提倡吸煙。 各小組調查代表展示他們的調查成果、閱讀閱讀材料1、2、3討論得出致癌因子有:
1、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輻射,如紫外線、x射線等。
2、化學致癌因子有數千種,主要有:無機物如石棉、砷化物、鉻化物、鎘化物等;有機物如黃曲霉毒素、亞硝胺、聯苯胺、烯環烴等。
3、病毒致癌因子:如rous肉瘤病毒。
4、引導學生討論環境污染是導致癌癥的重要因素。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認識和關注身邊的致癌因素。
致癌因子為什么會導致細胞癌變 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分析細胞癌變的原因,引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
指出原環境中的致癌因子會損傷細胞中的遺傳物質,使細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突變導致正常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失控而變成癌細胞。 學生閱讀課文、進行討論分析交流。 培養學生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
怎樣預防癌癥 組織學生進行教材資料分析和討論:“病從口入”用于癌癥是否合適?自己和家人的日常生活中 , 那些做法會增加患癌的機會 ? 那些做法有利于預防癌癥 ? 學生閱讀閱讀材料4、討論、舉例課前調查到的不良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 讓學生通過活動討論,養成以健康的生活方式防癌的情感。
人類將徹底戰勝癌癥 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討論、分析:確信人類將徹戰勝癌癥。 學生閱讀、討論、
分析得出結論。 落實科學、技術、社會相互關系的教育,進一步開闊學生的眼界。
《細胞的癌變》說課稿
1.教材地位
“細胞的癌變”是新課標教材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模塊中第六章第4節的內容。
本章的思路使學生了解細胞的完整生命歷程,同時了解細胞的癌變是細胞生命歷程中出現的異常現象。
癌癥既是生物學熱點,又是醫學界與社會的熱點,因此,本節課是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的范例。
1.2 教學目標
1.2.1知識目標
描述癌細胞的特征;
舉例說出生活中常見的致癌因子;
說出癌癥治療方法。
1.2.2 能力目標
討論如何預防癌癥;
學會搜集并整理從書籍、報刊及網絡等途徑中查詢的相關信息;
學會更好的與他人合作;
擬定健康的生活方案。
1.2.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關注癌癥病人,增強社會責任感;
形成健康生活的態度;
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正確對待癌癥。
1.3 教學重點
根據課程標準要求我將癌細胞的特征、癌癥的預防確定為本節教學重點。
1.4 教學難點
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及其關系
說學生
我授課對象是高中二年級學生,他們關注名人,對生活中熟悉事物易接受;在知識方面已具備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和細胞學知識,有利于本節課的開展。
但學生不能將生物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很難使知識內化成指導他們健康生活的準則,并在情感上認同;在專業術語、抽象知識理解方面存在缺陷。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培養學生交流能力和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整合能力。
說教法
我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創情境、談話式、講故事及歸納法等,以實現師生、生生互動,使教學目標落到實處,使學生感受一堂難忘的生命教育課。
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癌細胞特征的學習,我以事例、圖片、flash等方式進行引導和啟發;癌癥的預防與生活相關,我讓學生通過查資料、討論、等自主得出結論。
難點知識是本節課的新內容,且比較抽象,我采用形象生動的比喻,變抽象為形象。
5.1 聯系生活,引入主題
這是本節課第一亮點。
一首《感恩的心》喚起學生對生命的熱愛,同時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可貴。 我引用名人事例,既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及興趣,又引起同學們對健康的關注,對社會的責任感,使學生對癌癥深惡痛疾,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認識,從而使學生進入本節課的情境之中。
5.2癌細胞的概念
本知識點在課程標準中沒作要求,因此只從條件、實質、表現結果進行分析,使學生對癌細胞有初步的了解,癌細胞的圖片使學生獲得對癌細胞的感性認識,為后面的重點內容癌細胞的特征打基礎。
5.3癌細胞的特征
該知識點是本節第一個重點,內容相對較簡單,通過癌變細胞與正常細胞圖片的比較,提高學生識圖、歸納和表達能力;
通過講述海拉細胞,激發學生聯想,引起學生興趣;
相關動畫使學生更深刻理解知識點,同時為課堂增添趣味。
5.4細胞癌變的原因
本環節我將原癌基因比作車間的運行機制,將抑癌基因比作懲罰紀律,使學生對難點有形象深刻的認識。
之后,讓學生討論為什么老年人易患癌癥,進行知識深化,并引導學生關愛老人,有利于提升學生道德品質。
舉例生活中不良習慣可能導致各種癌癥,使本節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更加緊密,同時引出本節課第二個重點內容:癌癥的預防。
5.5癌癥的預防
作為本節最重要內容,且與生活息息相關,我采用老師引導、學生討論總結的方法進行教學。從生活各方面總結出保健良方 ,既對知識有很好應用,又體現對生命的熱愛。
此時,本節課達到高潮,同學們意氣風發,熱烈討論,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5.6 癌癥的治療
通過講述癌癥治療方法的副作用,激發學生探究生物學欲望,激勵學生立志除癌。
在此,我選用一則關于一名癌癥晚期病人運用心理療法成功戰勝癌癥的故事,在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多方面啟發教育,體現面向全體學生的課程理念。
5.7 愉悅總結,及時反饋
本節知識點零散,我將帶領學生回憶瀏覽本節內容,使零散知識點系統化。
在課堂反饋環節,我通過簡單練習采用分組競答的方式把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并給予表現突出的學生適當獎勵,這是本節課第三個亮點。競答既使課堂顯得緊湊、集中,又有利于形成學生的競爭意識,還使得學生的知識得以鞏固應用。
5.8 課后活動
結語:有效預防癌癥,使學生對癌癥形成正確的認識,同時,提出有規律生活的重要性,引出本節課后活動。
該設計既有利于學生查詢資料等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還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分組合作使得學生懂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將知識真正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體現注重與現實生活聯系的理念。
看了“細胞的癌變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