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養(yǎng)生注意事項
2023年三伏天的養(yǎng)生注意事項都有哪些呢?快快收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吧!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3年三伏天的養(yǎng)生注意事項,希望能夠?qū)Υ蠹业男枰獛砹λ芗暗挠行椭?/p>
2023年三伏天的養(yǎng)生注意事項
一、多吃苦味食物
健康飲食上曾說道:“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成,調(diào)以滑甘。”中醫(yī)養(yǎng)生小常識認為,人體陰陽平衡則無疾患。由于人們在飲食上嗜肥甘辛辣而惡苦味,往往導致人體陽有余而陰不足,所以一年四季均應適當進食苦味食品,夏季尤其應多吃一些。
二、制作菜肴時常加醋
預防疾病小知識指出,夏天人體需要大量的維生素C,如果在烹調(diào)時放點醋,不僅味鮮可口,且有保護維生素c的功效。此外,炎夏之季家家喜食涼拌菜、涼拌面,如果在吃面時放點醋,可使人食欲大增,有助于消化,并起到殺菌、解毒和預防腸道傳染病的作用。
三、多吃粥和湯
夏季保健常識認為,夏季飲食一般以溫為宜,早、晚餐喝點粥是大有好處的。很多粥都屬涼血清暑之物,食后既能生津止渴、清熱祛暑、涼血,又能補養(yǎng)身體。銀耳粥能生津潤燥、滋陰養(yǎng)肺,有助于治療高血壓和慢性支氣管炎。
三伏天的日期計算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干的十數(shù)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歷年的6月21日,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十天之后,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30日,就進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進入了第三伏。
如果是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個庚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初伏);十天之后,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25日,就進入了第二伏(中伏);十天之后,又是一個庚日,但是還沒過立秋,再過十天(這年的中伏就有20天了),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14日,就進入了第三伏。這就是說,每年進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熱的,特別是中伏的十天(有時是二十天),是最熱的。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之說。
三伏天的入伏時間
明陳三謨《歲序總考全集·一年二十四節(jié)氣詳解》“小暑六月節(jié)”條的說法是:“夏有三伏,五月夏至第三庚為初伏,第四庚為中伏,立秋后初庚為末伏。”通俗說就是:從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起,至立秋后第二個庚日前一天止,分為“初伏”“中伏”“末伏”,俗稱“三伏天”。對應現(xiàn)代陽歷,三伏天一般從七月中旬開始,到八月下旬結束。
三伏天忌冷飲過多
冷飲是解暑的必備神器,但不要冷飲攝入過多。原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主任醫(yī)師陳繼紅指出,大量的冷飲進入胃腸道后,會干擾腸胃的正常蠕動,導致消化功能失調(diào),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影響胃腸血液供應,嚴重還會誘發(fā)腹痛、腸易激綜合征等不適。
此外,冠心病、高血壓的患者更不宜攝入冷飲過,大量冷飲會導致血管收縮,冠狀動脈收縮會誘發(fā)心絞痛。
三伏天注意情緒波動
三伏天除了生活上要注意,還要當心情緒波動。河北省精神衛(wèi)生中心副主任醫(yī)師徐濤指出,氣溫超35℃、日照超12小時、濕度高于80%等,人體就會處于易激惹狀態(tài),“情緒中暑”發(fā)生的比例就會明顯上升。比如因一句刺耳的話、一件不順心的事便無比氣憤、出口傷人、揮拳相向、行為不能自控。因此,夏季不僅要防身體中暑,還要防“情緒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