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jié)氣有什么風(fēng)俗
一、【腌菜】
老話說:“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腌菜的習(xí)俗已經(jīng)流傳了很多年,因為小雪前后農(nóng)村上有很多蔬菜都豐收了,常見的長梗白菜、雪里蕻、九頭芥等等,小雪過后容易出現(xiàn)霜降天氣,被霜打過的菜葉容易軟化,不容易保存,加上小雪過后溫度降低,比較適合腌菜,這個時間腌的菜到寒冬吃是正好的,也算是為冬季新鮮蔬菜短缺做好準(zhǔn)備;還有是因為以前的生活條件不好,冬季沒有新鮮蔬菜吃,所以人們通過腌菜的方法,來延長蔬菜的保質(zhì)期;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個腌長梗白菜的做法,長梗白菜在江浙一帶是很有名的,冬天和冬筍一起炒,俗稱“炒二冬”;
————【腌長梗白菜】————
【原材料】長梗白菜1000g、鹽64g;
【腌長梗白菜的做法】
1、長梗白菜是一種季節(jié)性的蔬菜,比起普通的青菜,它的梗長一點,是白色的,每年只有在冬天才會大量上市,所以想要吃到長梗白菜腌的雪菜每年也只有這一段時間;拔回家的長梗白菜,清洗干凈,清洗干凈之后放在室外晾曬,晾曬只是為了曬掉表面清洗過的水分,把長梗白菜稍微晾干一些;
2、晾一整天,晾曬到這種干癟癟的狀態(tài),葉子是萎蔫耷拉的,菜梗也變軟了一些,就可以開始下一步操作;長梗白菜曬干之后還有1000g,我用了64g食鹽,先取三分之一的白菜放在一個大盆中,撒上適量的食鹽,用手搓一下,不要過分揉搓,搓到感覺葉子變色,就差不多了;
這時候是不會出水的,不要過分揉搓,一定要搓出水分為止是不對的,過分揉搓會導(dǎo)致腌好的酸菜不脆爽,全部揉搓好之后,取幾根白菜放在一起,稍微繞一下,捆成一卷,或者擰成麻花狀,擰好之后放在一個大盆中,上面壓上一個裝滿水的盆或者其它的重物,壓一個晚上;
3、第二天早上起來,你會發(fā)現(xiàn)大盆中出來很多水,這個就是“菜鹵”,是長梗白菜本身的水分,所以腌制酸菜的時候我們用的就是它本身的“菜鹵”,不用額外加水或者是涼白開,菜鹵是泡酸菜最好的發(fā)酵水,能讓腌好的酸菜脆爽不開花,而且香味更濃郁,這個就是腌好酸菜的秘訣;
4、準(zhǔn)備一個無水無油干凈的容器,把卷好的長梗白菜一捆一捆放下去,每放一層都要用力把菜壓得緊實一些,盡量不要讓中間留有空隙,腌出來的酸菜會更好吃,長梗白菜都放進容器之后,你會看到盆里有很多菜鹵,把這些菜鹵倒進去,再次按壓緊實,蓋上密封蓋;
5、處理好的玻璃罐放在陰涼通風(fēng)的地方保存,一般二十天左右的時間就能吃了,腌好的長梗白菜顏色明顯會發(fā)黃,不是當(dāng)初翠綠色,聞上去有股腌菜濃郁的香味和酸味;
二、【進補】
每年入冬之后,大多數(shù)人都有“進補”的習(xí)俗,老話說:“冬天進補,開春打虎”,這句老話反映出了進補的重要性,進補能增強人體的抵抗力,改善人們的畏寒體質(zhì),同時,進補到身體中的營養(yǎng)能轉(zhuǎn)化成能量,存儲在體內(nèi);
進補要注意葷素搭配,蔬果也要跟上,多搭配一些清火降燥滋潤的食物,例如:白蘿卜、大白菜、豆腐等等,葷類可以現(xiàn)在羊肉、魚蝦、牛肉、雞肉等蛋白質(zhì)含量較高的肉類;下面和大家分享一個白切牛肉的做法,今天用的部位是牛腱子;
————【白切牛肉】————
【原材料】牛腱子一個(大約1斤3兩)、生姜、料酒;
【白切牛肉的做法】
1、新鮮的牛腱子清洗干凈之后將它浸泡在水中,浸泡出其中的血水;再準(zhǔn)備一些配料,生姜和料酒,生姜可以選用黃姜,用量稍微多一點,生姜清洗干凈之后將它拍碎;
2、浸泡好的牛腱子,再次清洗干凈,這樣可以省去焯水的步驟,處理好的牛腱子放在一個大一點的砂鍋中,加入拍碎的生姜和料酒,加入多一點的清水,牛腱子比較難燉煮,清水的用量一定要足夠,避免中途加水,中途加水會影響口感;
3、砂鍋放在燃氣灶上,大火燒開,剛開始燒的時候不要蓋上蓋子,開蓋煮,煮開之后撇去表面的浮沫;浮沫完全撇干凈之后,轉(zhuǎn)小火,蓋上蓋子,慢慢燉煮,一般需要燉煮2-3小時,燉煮的時候鍋中的水會慢慢蒸發(fā);
4、燉煮到用筷子能輕松穿透,牛腱子就燉熟了,燉好之后不要著急出鍋,蓋上蓋子,讓牛腱子浸泡在湯汁中,浸泡到湯汁冷卻再出鍋,這樣煮好的牛腱子紋路分明,不干不柴;
5、牛腱子切成片,煮牛腱子的湯不要倒掉,這是一鍋很好喝的牛肉湯,可以直接盛在碗中,加少許食鹽調(diào)味就能直接喝,也可以下面條,味道也很好;
三、【早睡晚起】
小雪過后,天氣很冷,建議是早睡晚起,保證有充足的睡眠,早睡是建議在晚上11點前入睡,如果晚上超過12點還不休息,人體的免疫力就容易下降,晚起是早上不要起太早,早上陰氣較重,尤其是早起鍛煉身體并不是很合適,尤其是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鍛煉之后體表外周血管收縮,血壓容易更高。中醫(yī)認為早睡晚起是:“早睡以養(yǎng)陽氣,遲起以固陰精”。
四、【多吃黑色食物】
俗話說:“冬吃黑,賽人參”,冬季要多吃黑色食物,尤其是小雪過后,氣溫下降了,日常飲食更是要常備黑色食物,常見的黑色食物有黑芝麻、黑米、黑豆、黑木耳、黑棗等等,那為什么說冬季要常吃黑色食物呢?
中醫(yī)認為:黑色獨入腎經(jīng),食用黑色食品,能夠益腎強腎,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延緩衰老,所以為了增強抵抗力,冬季要多次黑色食物;下面和大家分享一個三黑粥的做法,用的是黑豆、黑米和黑芝麻,
————【三黑粥】————
【原材料】黑豆30g、黑米30g、芝麻20g、糯米30g;
【三黑粥的做法】
1、三黑粥除了黑豆、黑米和黑芝麻之外,我還加了適量的糯米,讓粥更加粘稠;
2、準(zhǔn)備好的黑豆和黑米清洗一下,提前2小時或者提前一晚冷藏浸泡;
3、浸泡好的黑米和黑豆再次清洗干凈,放進電壓力鍋,加入黑芝麻,這里用的黑芝麻是炒熟的黑芝麻,加入適量的清水,選擇電力鍋的高壓燉煮;
4、時間到,出鍋,好喝又營養(yǎng)的三黑粥完成;
五、【多喝湯水】
冬季天氣寒冷卻又干燥,經(jīng)常能感覺到皮膚干燥、口干舌燥等狀況,但是冬季降溫,很多朋友都不喜歡喝水,其實不然,冬季反而要多喝水,多喝水不僅能潤燥還能促進新陳代謝,縮短糞便在腸道停留的時間,減少毒素的吸收,冬季不喜歡喝白開水的,可以試試水果茶;
湯水不僅僅局限于白開水或者水果茶,還可以是粥、湯、甜湯之類的,早上可以準(zhǔn)備一些雜糧粥,常見的紅薯小米粥、南瓜粥、黑米粥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湯類冬天可以選擇羊肉湯、蘿卜排骨湯、海帶豆腐湯等等,俗話說:“想健康,多喝湯”,冬季喝湯能改善人體的免疫機能,冬季養(yǎng)生多喝湯能提高人體免疫力;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個橙子果茶的做法,酸酸甜甜,香味濃郁,大朋友小朋友都能喝;
————【橙子果茶】————
【原材料】甜心果凍橙1個、香梨1個、山楂5顆、草莓7顆、蘋果1個;
【橙子果茶的做法】
1、煮水果茶的水果用量沒有固定的要求,我用了1個甜心果凍橙、1個香梨、1個蘋果、5顆山楂、適量的草莓;
2、蘋果、香梨清洗干凈去核切成片、果凍橙清洗干凈切片、山楂對半切開、草莓清洗干凈對半切開,把準(zhǔn)備好的所有食材倒進奶鍋,加入稍微多一點的清水,大火煮開;
3、大火煮開之后,轉(zhuǎn)中小火煮5-8分鐘,煮到能聞到明顯的水果香味,關(guān)火;口感香甜又能補充水分的水果茶,完成了;
小雪時節(jié)的三候
一候虹藏不見;
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
三候閉塞而成冬。
解釋:由于天空中的陽氣上升,地中的陰氣下降,導(dǎo)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所以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zhuǎn)入嚴(yán)寒的冬天。
小雪氣象變化
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溫的節(jié)氣,它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shù)較高的節(jié)氣。[8]節(jié)氣的小雪與天氣的小雪無必然聯(lián)系,小雪節(jié)氣中說的“小雪”與日常天氣預(yù)報所說的“小雪”意義不同,小雪節(jié)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反映氣溫與降水量。而天氣預(yù)報中的小雪是指降雪強度較小的雪。雪是寒冷天氣的產(chǎn)物。氣象學(xué)上把下雪時水平能見距離等于或大于1000米,地面積雪深度在3厘米以下,24小時降雪量在0.1—2.4毫米之間的降雪稱為“小雪”。
小雪節(jié)氣,東亞地區(qū)已建立起比較穩(wěn)定的經(jīng)向環(huán)流,西伯利亞地區(qū)常有低壓或低槽,東移時會有大規(guī)模的冷空氣南下,中國東部地區(qū)會出現(xiàn)大范圍大風(fēng)降溫天氣。小雪節(jié)氣不一定下雪,實際上全年下雪量最大的節(jié)氣也不是在小雪、大雪節(jié)氣。比如,黃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區(qū)全年下雪最大的節(jié)氣,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而是在春季“雨水”節(jié)氣。
小雪節(jié)氣的生活起居
早睡晚起,人們要適當(dāng)早睡,同時,早晨也不宜起得太早,保證充足的睡眠。注意衣著,太厚太薄都不好。建議外出時,體質(zhì)弱的人最好穿高領(lǐng)而且護腰的服裝。 [2] 注意腳部的保暖,堅持用溫?zé)崴茨_、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發(fā)生。 [2] 天冷也要注意通風(fēng)。人在安靜狀態(tài)下每小時呼出的二氧化碳就有20多升,所以要經(jīng)常開窗換氣。
小雪節(jié)氣的飲食食俗
中國北方,小雪時節(jié),人們喜歡吃涮羊肉。小雪節(jié)氣里,天氣陰冷晦暗光照較少,此時心情抑郁。這個季節(jié)宜吃的溫補食品有羊肉、牛肉、雞肉等;宜吃的益腎食品有腰果、芡實、山藥、栗子、白果、核桃等。在中國北方小雪時節(jié),一般的人家都會吃涮羊肉而在南方某些地方有吃糍粑的習(xí)俗。
吃刨湯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眾又開始瞭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給寒冷的冬天增添瞭熱烈的氣氛。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fēng)俗習(xí)慣。在“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中,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
曬魚干
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儲存干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后來到臺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瞭農(nóng)歷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