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搶注學籍致6歲兒子無法入學
父親搶注學籍致6歲兒子無法入學是什么原因
近日,一則令人震驚的新聞引發了廣泛關注:邵女士與前夫閆先生于2022年離婚,兒子的撫養權歸邵女士。小星,這名小男孩,隨母親邵女士遷至北京市海淀區生活,他們的戶籍也遷至海淀區。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23年5月,當邵女士為小星辦理入學手續時,意外發現小星的學籍已被父親閆先生在朝陽區搶注。這個故事猶如一場離奇的夢,讓人難以置信。
據報道,閆先生提交的注冊信息中出現了錯誤,導致他未能通過入學審核。邵女士立即聯系閆先生,要求他撤回注冊的小星學籍,但遭到了拒絕。無奈之下,邵女士決定將閆先生告上法庭。
這個案件讓人不禁思考:究竟是誰的錯?是閆先生的惡意行為,還是入學注冊制度的漏洞?無論原因如何,這場糾紛給小星帶來了無盡的困擾和痛苦。這個無辜的孩子在此過程中成為了犧牲品,他可能因此錯過許多重要的學習和生活機會。
法院經過審理,判決閆先生必須撤回小星的入學注冊信息,并協助小星在海淀區辦理學籍入學。這一判決結果如同明亮的燈塔,在黑暗中為小星指引了希望的方向。公眾對此表示廣泛關注和支持,人們對法院的公正判決表示贊同。
什么是注冊入學
注冊入學是高校招生的一種模式。注冊入學是指考生根據院校提出的報考條件和錄取要求,結合自身條件,向1-2所試點院校提交注冊申請;院校根據考生高考成績、學業水平測試等級、綜合素質評價結果(職業中學學生為對口單招成績、專業技能水平等),以及中等教育階段的學習成績等方面的情況,在一定計劃范圍內,根據院校招生章程,擇優確定擬錄考生;考生在擬錄院校中,根據實際,最終選擇確定1所就讀學校的錄取模式。
注冊入學流程
注冊入學均須通過省招辦或省教育考試院設立的注冊入學網上管理平臺進行。注冊入學共分三輪進行,每輪均包含考生申請、院校審核、考生確認三個過程。
(一)考生申請。符合注冊入學條件的考生,通過網絡登錄省教育考試院注冊入學管理平臺,同時可向2所院校提出注冊申請。
(二)院校審核。院校依據向社會公布的招生章程,按照錄取原則,對提交注冊申請的考生進行審核,審核通過的考生即為院校預錄考生。
(三)考生確認。在規定的時間內,考生自行上網查詢申請結果,凡被院校預錄的考生,須選擇確認最終擬被錄取的院校。考生確認預錄信息后即注冊成功。未經考生確認的預錄信息一律無效。
凡上一輪符合條件未注冊成功的考生,均可繼續參加下一輪申請;凡已成功注冊的考生,不得再重新申請注冊其他院校;未能成功注冊的考生,一律不予辦理錄取備案手續。
經過考生申請、院校審核、考生確認后未完成計劃的院校,可在下一輪繼續接受考生申請;每輪注冊計劃數為上一輪未完成的計劃數;院校每輪在不超過本輪 招生計劃 數的110%范圍內確定該校預錄名單;當院校錄取考生數達到招生計劃數時,即已完成招生計劃。
2023年小學入學規定
(一)依法入學原則
嚴格執行《義務教育法》,2023年8月31日(含8月31日)前,凡年滿6周歲及以上兒童,應當依法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就讀特殊教育學校和條件不具備的農村地區村校(點)的兒童入學年齡可適度放寬。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報當地區縣人民政府教育部門備案,教育部門與學校對其實施入學情況追蹤。
(二)免試入學原則
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均應嚴格遵守義務教育免試入學規定,不得采取考試、測評或者委托校外培訓機構采取考試、測試、面談等形式選拔學生,不得將各種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入學的條件和依據。義務教育學校要嚴格落實均衡編班規定,嚴禁任何學校以實驗班、特長班等名義“掐尖”招生。
開學需要準備什么
所有新生入學時必須帶:①錄取通知書;②畢業證原件;③畢業證復印件3份;④戶口復印件一式6份(需在一張A4紙上同時復印“戶主頁”和“本人頁”):交學生科4份(含校資助辦3份)、交班主任1份、交招就辦1份。若有身份證的新生請另交身份證復印件6份(正反兩面同時復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