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杭州亞運會吉祥物分別代表什么
2023杭州亞運會吉祥物分別代表什么
2022年第19屆杭州亞運會三個吉祥物分別取名“琮琮”、“蓮蓮”、“宸宸”。“琮琮”代表世界遺產良渚古城遺址,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遺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蓮蓮”代表世界遺產西湖,名字源于西湖中無窮碧色的接天蓮葉;“宸宸”代表世界遺產京杭大運河,名字源于京杭大運河杭州段的標志性建筑拱宸橋。
2023年杭州亞運會比賽項目
根據杭州亞運會項目設置程序要求,亞奧理事會于2021年11月確定杭州亞運會電子競技共設8個比賽項目。電子競技屬新興體育項目,其辦賽要求有別于傳統體育項目。近年來,組委會在各方密切配合與支持下,嚴格按相關要求,不斷優化電子競技項目辦賽所需條件。
《爐石傳說》作為美國暴雪娛樂公司制作、在中國境內由中國網易公司代理運營的電競項目,因雙方商務合作到期,未就續約事項達成一致,導致該項目運營團隊及服務器處于終止狀態,已不具備列入杭州亞運會電子競技項目的前置條件。
3月16日,經亞奧理事會第五次協調委員會會議審議決定取消《爐石傳說》項目設置,杭州亞運會電子競技將設7個比賽項目。
截止2021年9月13日,目前已經確定的項目有40個,61個分項,分別如下
共設游泳、射箭、田徑、羽毛球、棒壘球、籃球、拳擊、皮劃艇、龍舟、智力項目、板球、自行車、馬術、擊劍、足球、高爾夫球、體操、手球、曲棍球、柔道、卡巴迪、現代五項、賽艇、輪滑、橄欖球、帆船、藤球、射擊、攀巖、壁球、體育舞蹈、乒乓球、跆拳道、網球、鐵人三項、排球、舉重、摔跤、武術、武道等40個大項,61個分項。16個比賽日,預計共產生482枚金牌。
16個比賽日,預計共產生482枚金牌。
2023亞運會的辦會理念
杭州亞運會秉持“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辦會理念。
“智能”:辦會理念中最能體現杭州特色的就是“智能”。亞運會的智能無處不在:場地周邊的智慧燈桿,所有場館布滿的5G系統、新能源充電樁、物聯網設備、可視化的場館運維平臺,4K超高清轉播。
“綠色”:杭州亞組委研究編制了一系列綠色環保標準,涵蓋了綠色建筑、健康建筑、室內環境控制等方面,其中室內空氣污染控制技術導則的制定,成為國內大型綜合性體育運動會場館建設的首次使用。
“節儉”: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57個競賽場館中,只有12個為新建場館,占比僅21%,這在歷屆亞運會中是比較低的,其余場館則進行改建。
“文明”:亞運場館是人性化的無障礙環境,按照“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標準打造,彰顯城市包容性和人文關懷。同時,場館設計凸顯文化特色,34000塊旋轉百葉,富陽射擊射箭現代五項館把《富春山居圖》從畫紙搬到現實;杭州奧體中心綜合訓練館設計成良渚玉琮的形狀,讓中華五千年文明精華盛放。
杭州亞運會的參賽資格
2019年3月3日,亞奧理事會在于曼谷召開的大會上確認,來自大洋洲國家的運動員將有資格參加杭州2022年亞運會的一些團體項目比賽。對大洋洲運動員的邀請僅限于通過亞運會能夠獲得2024年巴黎奧運會參賽資格的比賽項目,包括排球、沙灘排球、籃球、足球和擊劍。
2023年1月26日,據俄羅斯衛星社網站報道:在2022年12月召開的奧林匹克峰會上,亞奧理事會主席宣布,準備接受俄羅斯運動員參加在亞洲的比賽;1月25日,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會支持亞奧理事會努力為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運動員提供比賽機會。
杭州亞運會2023年場館利用
從杭州亞組委獲悉,原則上所有競賽、訓練場館自2022年7月1日起惠民開放,按照“一場一策、一館一策”制定開放方案計劃。杭州亞運會競賽、訓練場館按照不同使用方向進行分門別類惠民開放。
第一類,已確定第三方運營單位實行市場化運營的場館,比如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大蓮花”),可收取適當費用,市場化引入各類體育文化資源和品牌,搭建平臺組織開展體育賽事、培訓會展、文藝演出等。
第二類,承擔基本體育公共服務功能的各區縣體育中心場館,要發揮全民健身主陣地作用,運維成本比較低的體育館、廣場、田徑場免費為市民開放。
第三類,部分尚不具備市場化運營和全民健身條件的專用場館,比如賽艇、皮劃艇、馬術、射擊、自行車等專用運動場地,可通過引進相關專業隊伍作為訓練基地,磨合場館設施設備,并對外適度開展體驗活動。
第四類,已建成的高校場館,在滿足日常教學外,可以承辦各類體育賽事活動,倡導向社會開放,提高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