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得住歷史的考驗,800多年盧溝橋暴雨后安然無恙
經得住歷史的考驗,800多年盧溝橋暴雨后安然無恙
800多年前的今天,北京市豐臺區的盧溝橋遭遇了一場猛烈的暴雨,但令人驚訝的是,這座古老的橋梁卻安然無恙地屹立在這里,見證了時光的流轉和歷史的變遷。
盧溝橋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古橋之一,建于元代至正年間,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這座橋梁位于北京市豐臺區盧溝鎮境內,橫跨于盧溝河之上,全長266.5米,寬9.3米,是一座典型的石拱橋。
在800多年的歷史中,盧溝橋經歷了無數次風雨洗禮和戰火炮烙,但每一次都能夠奇跡般地幸免于難。其中最為著名的一次就是1937年的七七事變,日軍侵華之際,盧溝橋成為了中日兩軍之間的戰場。在激戰中,盧溝橋被毀壞殆盡,但在抗戰勝利后經過修復后又恢復了原貌。
而這次暴雨,則是近年來盧溝橋所遭遇的一次自然災害。據當地居民介紹,這場暴雨是他們近幾十年來見過的最大暴雨之一,整個盧溝鎮被淹沒在水中,許多房屋和道路都被沖毀。但令人欣慰的是,盧溝橋并沒有受到任何損害,仍然安然無恙地屹立在盧溝河之上。
專家介紹說,盧溝橋之所以能夠幸免于難,主要是因為它在建造時就考慮到了防洪防澇的問題。在橋梁兩側設置了多個洪水泄洪口和堤壩,能夠有效地控制盧溝河的水位和流量。此外,在修繕時也一直堅持使用傳統工藝和材料,保證了盧溝橋的穩固和耐久性。
盧溝橋的安然無恙,不僅是一種幸運和奇跡,更是對我們傳統文化和歷史遺產的珍視和保護。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和保護這些歷史文化遺產,讓它們能夠繼續傳承下去,成為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和精神財富。
盧溝橋在哪里
盧溝橋位于北京市豐臺區永定河,因跨越盧溝河而得名。始建于1189年,于1192年建成,橋全長266.5米,寬7.5米。橋面略呈弧形,兩端較低,中間隆起,由天然花崗石條石鋪設。橋下河床設有幾米厚的鵝卵石和石英砂,整個橋體砌筑其上十分堅實穩固。橋兩側有石欄桿,欄桿頂部雕刻有石獅子,橋頭立有石制華表。其高超的建橋技術和精美的石獅雕刻獨具風韻,譽滿中外。
盧溝橋不僅是豐臺區的重要文化資源,也是影響深遠的國家重大活動紀念地。承載著豐厚的歷史資源,如今的盧溝橋已成為宣傳中華民族革命傳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張名片。
盧溝橋的建筑特點
盧溝橋橋面略呈弧形,兩端較低,中間隆起。橋墩、拱券以及望柱、欄板、抱鼓石、華表等都用天然石英砂巖及大理石砌筑,而橋面卻是用天然花崗巖巨大條石鋪設的。
盧溝橋橋下河床鋪設幾米厚的鵝卵石和石英砂,整個橋體砌筑其上十分堅實穩固。橋墩平面呈平底船形,北為上游,是進水面,砌筑分水尖,狀若船頭,長4.5-5.2米,約占橋墩四分之一。在每個分水尖的前端,各裝有一根三角鑄鐵,邊寬26厘米,銳角向外,以減輕洪流和冰塊沖擊,保護分水尖的穩定。在分水尖上面,又蓋了六層分水石板,稱風凰臺,下兩層挑出,以上各層逐次收進,高1.83米,既加固了分水尖的穩定性,對橋墩的承載壓力也起到了平衡作用。
盧溝橋橋墩南面順水,砌作流線型,形似船尾,以分散水流,減輕洪流對券洞的壓力。橋面的大理石護欄,是由281根望柱和279塊欄板交替組成的。南側望柱141根,欄板140塊;北側望柱140根,欄板1.39塊。
盧溝橋望柱和欄板石迎面雕有精美的花卉圖案,望柱項端各雕有一頭大石獅,在其頭上、足下或胸前背后又雕有一些小石獅。橋兩端作為抱鼓石用的,東端是兩頭大石獅,西端是兩頭大石象,身軀碩大,憨態可掬。在頂欄石獅、石象之外,各豎華表一個,高4.65米,下設八角須彌座,上穿云板石,蓮座圓盤之上雕有一頭石獅,迎向橋外、神態自若,有如迎送行人。
暴雨分為幾個等級
暴雨預警信號的等級分為四個等級,Ⅳ級(一般)、Ⅲ級(較重)、Ⅱ級(嚴重)、Ⅰ級(特別嚴重),分別用藍色、黃色、橙色、紅色中英文圖標標識。
暴雨藍色預警標準: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防御指南:
暴雨黃色預警標準: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暴雨橙色預警標準: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暴雨紅色預警標準: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暴雨天氣注意事項
1、關閉門窗,以防球形閃電和球雷侵入等。對鋼筋水泥框架結構的建筑物來說,關閉門窗可以預防側擊雷和球雷的侵入;雷擊時不可以接近建筑物的裸露金屬物,如水管、暖氣管、煤氣管等,不宜使用淋浴器;
2、盡量不要出門,若必須外出,最好穿膠鞋,披雨衣,可起到對雷電的絕緣作用。
3、暴雨天低洼地帶積水較多,大家在上班、回家或出行的路上盡量結伴而行,經過有積水的地方時盡量繞行,不要在未經__實的情況下匆忙跑過有積水的地方,特別是周邊都沒人經過的積水地帶,以防因積水漏電而發生事故。
4、在積水中行走要注意觀察,防止跌入井或坑、洞中。不要將垃圾、雜物等丟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時積水成災。
5、回家途中要遠離路燈、高壓線,繞開涵洞、橋下、大坑;遠離圍墻、廣告牌和大樹,以防意外發生。特別要注意道路前方和道路兩旁是否存在垮塌(泥石流)、樹木倒塌和山洪暴發等安全隱患存在。
6、電閃雷鳴的時候,不要接打手機,聽音樂等,在家應切斷電源,防止觸電傷人。當在戶外看見閃電幾秒鐘內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于近雷暴的危險環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并攏并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7、雷雨時,如果感到頭發豎起時應立即雙腳合并、下蹲、向前彎曲、雙手抱膝。在室內躲雨時,不應依著建筑物或構筑物墻壁站立,宜保持一定的距離。雷雨天氣上下車時,不宜一腳在地、一腳在車,雙腳同時離地或離車是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