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來了應該如何有效避險
臺風來了應該如何有效避險
1.盡量不要外出。
2.如果在外面,千萬不要在臨時建筑物、廣告牌、鐵塔、大樹等附近避風避雨。
3.如果你是開車的話,則應立即將車開到地下停車場或隱蔽處。
4.如果你住在帳篷里,則應立即收起帳篷,到堅固結實的房屋中避風。
5.如果你在水面上(如游泳),則應立即上岸避風避雨。
6.如果你已經在結實的房屋里,則應小心關好窗戶,在窗玻璃上用膠布貼成“米”字圖形,以防窗玻璃破碎。
7.如臺風加上打雷,則要采取防雷措施。
8.臺風過后需要注意環境衛生,注意食物、水的安全。
臺風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臺風是一種強風暴,它在大海上產生,并向海岸和內陸等地區帶來災難性的天氣和破壞性的影響。臺風的形成與海洋和大氣環境的相互作用有關,以下是臺風形成的主要過程。
熱帶海洋的暖水蘊藏熱能。正處于夏季的時候,太陽能的高強度輻照使得熱帶海域水溫迅速升高,達到了幾乎等于30℃的溫度,這是臺風形成的基本條件之一。
海洋表面的水汽蒸發產生熱空氣。受到海洋表面的升溫和太陽能的照射,熱帶海洋表面的水汽逐漸蒸發,形成熱氣團,并隨著暖流運動逐漸積聚在熱帶海洋上空。
熱氣團與冷空氣相遇形成強對流。由于熱氣團的體積增大,使得它與熱帶氣旋相互作用,并逐漸生成對流云系,在短時間內逐漸加強。
強對流云系形成初始風眼。當云系強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時,由于風的作用,部分云團逐漸向中心縮小,形成缺口,并形成中心更為狂暴的風眼。
熱帶氣旋不斷加強。熱氣團不停地不斷向風眼涌入,由于風眼處原本的上升運動被抬升,形成對流,空氣不斷下沉,由此激發了一個強大的熱帶氣旋,這就是臺風。
臺風形成還與氣壓、大氣環流、地球自轉等因素有關,這些復雜的因素交織在一起,使得臺風的形成十分復雜且難以預測。在近年來的全球變暖的背景下,高溫海域和異常天氣頻繁出現,也讓臺風帶來的影響更加嚴峻。因此,在圓滿防范臺風的同時,加強全球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臺風的結構
臺風是一個深厚的低氣壓系統,它的中心氣壓很低,低層有顯著向中心輻合的氣流,頂部氣流主要向外輻散。如果從水平方向把臺風切開,可以看到有明顯不同的三個區域,從中心向外依次為:臺風眼區、云墻區、螺旋雨帶區。
臺風眼區:非常奇特,那里風力很小,天氣晴朗,平均直徑為40千米,身臨其中的海員風趣地稱臺風眼為臺風的“世外桃源”。
云墻區:臺風眼周圍寬幾十千米、高十幾千米的云墻區,也稱眼壁。這里云墻高聳,狂風呼嘯,大雨如注,海水翻騰,天氣最惡劣。
螺旋雨帶區:云墻外是螺旋雨帶,這里有幾條雨(云)帶呈螺旋狀向眼壁四周輻合,雨帶寬幾十千米到幾百千米,長幾千千米,雨帶所經之處會降陣雨,出現大風天氣
臺風形成的條件
1、要有廣闊的高溫、高濕的大氣。熱帶洋面上的底層大氣的溫度和濕度主要決定于海面水溫,臺風只能形成于海溫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
2、要有一個原始渦旋。這樣在臺風形成初期不致因四周氣流直接流入低渦中心,使之迅速填塞而消失。還有,在臺風生成區高低空風向風速差別要小,這就是20°緯度以上不易生成臺風的主要原因。
3、垂直方向風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層空氣相對運動很小,才能使初始擾動中水汽凝結所釋放的潛熱能集中保存在臺風眼區的空氣柱中,形成并加強臺風暖中心結構。
4、要有足夠大的地轉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轉作臺風結構用有利于氣旋性渦旋的生成。地轉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兩極增大,臺風基本發生在大約離赤道5個緯度以上的洋面上。
臺風來臨時需要注意什么
1.密切關注臺風,隨時掌握最新臺風預警信息。
2.仔細檢查室內的電路、電話、煤氣等是否安全可靠,盡量拔掉不必要的'電源插頭,切斷危險的室外電源。
3.人員避免外出。人員盡量呆在安全、堅固的房屋內,緊閉門窗并遠離迎風門窗,特別是老人孩子,千萬不要隨意外出。
4.停工停課停會。企業、學校等都會根據上級有關部門的統一安排停工、停課,大家最好待在家里躲避臺風,千萬不能外出。
5.臺風來臨時,如果你正出門在外,千萬要小心謹慎,遠離危險,確保人身安全。
(1)遠離易倒建筑和高空設施。如廣告牌、樹木、電線桿、路燈、危墻、危房、腳手架、吊機、鐵塔,以及臨時搭建物、建筑物等。
(2)小心空中易墜落物品。如花盆、雜物、雨篷、空調室外機、門窗玻璃、幕墻玻璃,以及建筑工地上的零星物品等。
(3)江邊、河邊、湖邊、海邊及橋上風力更大,行人容易被吹倒、吹落造成溺水。
(4) 小心積水、謹防觸電。積水之下暗伏危險,要盡量繞開。發現電線桿吹倒、電線被風吹斷,一定要迅速遠避,謹防觸電。
6.人員及時轉移。居住在危險區域的人員,應盡早投親靠友自主轉移,或聽從政府、單位安排統一轉移。
7.遇險冷靜自救。如果你被洪水圍困或遭遇山洪襲擊,一定要保持頭腦冷靜,努力避災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