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名言佳句賞析
《紅樓夢》是我國清代的一部杰出長篇白話小說,語言成就極高。其間使用的慣用語數量眾多,生命力強,富有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紅樓夢》時代的語言特點。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紅樓夢中名言佳句的賞析。歡迎閱讀!
紅樓夢名言佳句賞析如下:
三生石上舊精魂,
賞月吟風不要論.
慚愧情人遠相訪,
此身雖改性長存.
這是文中對"三生石"的注解,一位唐朝詩人所作.原詩所表一個僧人在懷念故去的朋友時候,聽見一位牧童唱出.此牧童便為朋友轉世之化身.此詩平仄雖不工整,但是通過解讀為今后的寶黛愛情有了一個很好的理解.
石上偈
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誰記去作奇傳。
【賞析】
這是作者依托神話表明《石頭記》創作緣由的一首序詩。
詩中借頑石說自己不能匡世濟時,被棄置世間,半生潦倒,一事無成,只好轉而蓍書,把自己對現實的觀察和感受;與成小說《紅樓夢》。所謂“無才”,貌似自慚,實則自負,是作者的憤激之言,是一種“縛將奇士作詩人”的感慨;以頑石為喻,表現自己不肯隨同流俗的傲骨。
小說產生的清朝乾隆年間,正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后一個王朝由盛至衰的轉折時期;封建主義的經濟基礎已經腐朽,新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已經萌芽,封建制度行將全面崩潰。作者已在“太平盛世”的表象后,嗅到了封建階級垂死的氣息;他不滿現實,而想“補天”,挽回本階級的頹勢,可是,他又看到封建制度的“天”已那么破殘,根本無法修補了,所以有枉生世間的悲嘆。這也正是《紅樓夢》中經常流露虛無悲觀的宿命論思想的深刻的時代和階級根源。
但是,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堅持了他所說的“追蹤躡跡,不敢稍加穿鑿,徒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傳者”的現實主義創作原則,這樣,勢必如恩格斯所說,“就不得不違反自己的階級同情和政治偏見;他看到了他心愛的貴族們滅亡的必然性,從而把他拉描寫成不配有更好命運的人。”(《致瑪·哈克奈斯》)這就使我們從曹雪芹所敘的“身前身后事”變即小說中所真實描繪的典型的封建大家庭的衰亡過程,看到了整個封建階級必然“一敗涂地”的無可挽回的歷史命運。
繞堤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脈香.
寶鼎茶閑煙尚綠,
幽窗棋罷指尤涼.
芙蓉影破歸蘭漿,
菱藕深處烏竹橋.
以上幾幅楹聯為寶玉為大觀圓所題部分對額,寶玉為大觀圓還作了一些楹聯,雖精彩不多卻也切合寶玉文筆初通之特點,諸如新漲綠添渙葛處,好云相護采芹人(采芹乃讀書人之意)什么的就不必摘錄啦.
三春去后褚芳盡,
各自需尋各自門.
金紫萬千誰治國?
裙釵一二可持家.
情切切良宵花解語,
意綿綿靜日玉生香.
淑女從來多抱怨,
嬌妻自古便含酸.
花到正開蜂蝶鬧,
月逢十五海天寬.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館聯詩悲寂寞.
這些是書中一些回目的標題.
大丈夫相時而動,
趨吉避兇者為君子.
世事洞明皆學問,
人情練達既文章.
嫩寒鎖夢因春冷,
芳氣襲人是酒香.
這幾個是出中一些人物堂中所掛,可以看出是誰人所有?
書中還有很多人物隨口引用或發自內心感慨的話語如:"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人居兩地,情發一心""幸于始者怠于終,擅其詞者嗜其利"諸多佳句,不勝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