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習要養成幾種好習慣
一、養成認真聽講的習慣
二、閱讀歷史教材的習慣
三、勤查工具書的習慣
四、思索感悟的習慣
五、 “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革命老人徐特立非常推崇這種學習習慣。“動筆墨”在這里或指做筆記,或對歷史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進行畫點勾畫,或是讀而有感、感而有記、隨時記錄下點滴感受、思想,或是進行摘錄,記下自己喜歡的名人睿語、新穎的觀點。這種習慣對于提升篩選能力、分析能力有著重要作用。
六、養成良好的做作業的習慣
先復習后做作業,先仔細審題后作解答。獨立思考,按時完成,作業完成后認真檢查,改正錯誤,書寫要工整規范。
七、養成自覺復習的習慣
記憶與遺忘是一隊孿生兄弟,而“重復是學習之母”。學習不能一勞永逸,要“學而習之”,這樣才能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復習包括整理筆記,補充完善課堂筆記,加上理解性的內容,這本身就是一種復習。
八、寫考后記的習慣
考卷拿到手后,常常見到一些同學,只注重考卷上的分數,得了高分就興高采烈,得了低分則悶悶不樂,有的竟把考卷扯得粉碎或揉成紙團。后來,他們發現,很多考題是以前考過的題,或者略作引申,相差無幾看起來似曾相識,做起來照樣出錯。學生應對每次考試進行認真總結,注意作好考后記,下面就結合歷史材料來談一談這一問題。①記方法。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每次考試后,我們既要弄會每一個題目,又要著眼于把握每一類題目的解題方法。特別是材料解析題、問答題、識圖題等主觀性試題,因其靈活多變,更要注意總結他們的解題方法。一般而言老師在講評時總會介紹一些基本的解題方法,我們還要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總結,才能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②記典型。試題多以教材重點,難點而設,也有些試題是教材和社會熱點問題的結合點。這些問題考過了以后還會再考,并且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此,在筆記本上要對它們進行分類整理,記錄考卷中出現錯誤的典型例子,然后加上注釋,說明錯在那里,應如何修正,并記下出現錯誤的原因,對某些典型的錯題,也要收入“錯題集”,以免下次再重犯類似錯誤。③記新知??荚囈彩俏覀儷@取新知識的重要渠道。一方面試題本身會蘊涵新知,另一方面,老師也會結合某些試題介紹一些相關的新知識,新信息。④ 記得失每次考試后,我們都會暗下決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但不少同學卻難遂人愿。其原因之一就是沒有記取每次考試的經驗和教訓。因此,我們對每次考試的成功之處,尤其對失利的原因,如思路問題、概念問題、粗心問題。弄清了錯誤的性質,也就找到了錯誤的原因和改正錯誤的辦法。每次能對錯誤進行分析,就會自己容易犯什么錯誤,找到自己學習中的薄弱環節,都要作好總結記錄,以便經常翻閱,從而掌握應試技巧,提高學習成績。
看了歷史學習要養成幾種好習慣還看:
1.學好初一歷史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2.六種學習習慣的養成方法
3.中學歷史學習方法習慣培養
4.一年級的學習方法:五種好習慣的養成
5.高三歷史復習:做題好習慣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