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人教版歷史知識點(2)
第五單元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第17課 內戰烽火
1946.6——1949.3內戰 蔣介石給毛澤東打電報,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商談國內和平問題的目的:1.進一步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2.為了欺騙人民.
毛澤東1945.8到達重慶目的:1.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2.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
重慶談判結果:達成和平見國的“雙十協定”。
1946.6蔣介石隊中原解放區進行瘋狂進攻,全面內戰爆發.
1947.3國民黨大舉進攻陜甘寧解放區,彭德懷、賀龍率領西北人民解放軍進行多次戰役,粉碎了敵人的進攻。
1947,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挺進大別山,其他各戰場的人民解放軍也轉入進攻。
第18課 戰略大轉移
1948.9~1949.1人民解放軍發動了舉世聞名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1948.9~11遼沈戰役 東北解放軍 意義:解放軍攻克沈陽,解放東北全境。 1848.11~1949.1淮海戰役 中原解放軍和華北解放軍 意義:淮海戰役的勝利,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 1949平津戰役 東北解放軍和華北解放軍 意義:平津戰役的勝利,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 意義:三大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工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被消滅,從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1949.4中國人民解放軍分三路渡江作戰。 1949.4.23 南京解放,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了。
第六單元 經濟和社會生活
第19課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張謇主張“實業救國”,放棄高管回鄉創辦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1.洋務運動到清朝末年,出現了些民族工業萌芽,但這些民族工業往往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礙,難以生存和發展;2.辛亥革命的成果,沖擊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資產階級一度受到鼓舞;3.一戰期間,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爭,暫時放松隊中國經濟的掠奪,中國民族工業得到了一個發展的機會,進入了“黃金時代”;4.一戰后,帝國主義經濟實力卷土重來,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使民族工業再度受挫;5.抗戰勝利后,由于國民黨發動的內戰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民族工業沒能得到很好的回復。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特征:1.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夾縫中求生存,發展;2.比較落后;3.集中在輕工業部門;3.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
第20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
19世紀初輪船,火車傳入中國
19世紀70年代后,中國開始假設有線電報 西方發明的照相和電影也傳入我國。
1872年在上海創辦《申報》。
1897在上海創辦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
辛亥革命后,1.頒布了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等法令;2.廢除有損人格的跪拜禮,代之以文明簡單的鞠躬、握手禮;3.取消“老爺”“大人”之類的稱謂,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稱呼。
第21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一)
1905——1909,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意義:這時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 侯得榜制造純堿 魏源,生活在鴉片戰爭時期,編《海國圖志》一書,接受了南洋、歐美各國的歷史地理,目的“師夷長技以制夷” 。
嚴復,戊戌變法時期啟蒙思想家,著《天演論》,書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等進步觀點,激勵人們自強。
第22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
戊戌變法時創京師大學堂。它的創辦表明近代中國教育改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張之洞奏請停止科舉考試,清政府迫于形勢,擬定了《奏定學堂章程》,并于1095年廢除了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
魯迅,文學巨匠,《狂人日記》,《孔乙己》
美術大事徐悲鴻《愚公移山》
人民音樂家聶耳《義勇軍進行曲》,冼星海《黃河大合唱》
郭沫若創作了《屈原》歷史劇
解放區文藝工作者創作小說: 趙樹理《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
看了八上人教版歷史知識點還看:
1.人教版八年級上歷史知識點梳理
2.八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梳理人教版
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點梳理
4.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復習提綱
5.八年級歷史上冊復習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