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歷史復習知識點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魯國人。儒家學說創始人。弟子把他的言論整理成《論語》一書。
思想家:仁、禮。提倡為政以德,以禮治國。教育家:創辦私學;有教無類;獨立思考;因材施教。
2、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晚期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著有《道德經》。辯證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
3、百家爭鳴:戰國時期,許多思想家發表各自的主張,形成不同的學派,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當時的思想家主要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和荀子、道家的莊子和法家的韓非子。
春秋時期,兵家的創始人孫武寫了一部軍事著作《孫子兵法》 。
中考歷史復習知識點:先民的智慧與創造
1、都江堰:戰國秦國李冰父子,岷江流域(四川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構成:“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作用:既可以防止洪水,又可以引水灌溉,維護了生態平衡,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至今仍發揮著重要作用,灌溉農田上千萬畝,成為我國古代規模最大、效益最好、歷時最久的水利工程;代表了我國當時的水利工程的先進水平,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2、編鐘:湖北隨州曾侯乙墓戰國編鐘。表明兩千多年前我國的音樂文化已達到很高水平。
中考歷史復習知識點:秦帝國的興亡
1、秦的統一:
背景(原因):⑴戰國以來,統一成為大勢所趨。⑵商鞅變法以后,秦國成為七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為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⑶秦采用了有效的軍事策略——連橫破了六國的合縱。元前260年長平之戰后六國再無力抵御秦的攻勢。(紙上談兵)
統一: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嬴政先后兼并韓趙魏楚燕齊。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秦朝,都咸陽。
意義: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將中國歷史推進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2、秦的滅亡:
公元前209年夏,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沉重打擊了秦朝的殘暴統治。
公元前207年,項羽巨鹿之戰(成語:破釜沉舟)。劉邦攻取咸陽,秦朝滅亡。
公元前206—202年,楚漢之爭(項羽與劉邦;成語:四面楚歌)。
3、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都長安。西漢開始。
中考歷史復習知識點: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措施
1、秦始皇加強統治,鞏固統一的措施:
⑴政治上,采用皇帝稱號;中央:設太尉(軍事)、丞相(行政)、御史大夫(監察百官);地方:廢分封制推郡縣制。影響:被以后的封建王朝沿用
⑵經濟文化上,統一車輛形制;統一貨幣為圓形方孔錢;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以小篆為標準文字,后推行隸書。作用: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鞏固了國家統一。
⑶思想上,焚書坑儒。壓制了思想文化的發展
⑷軍事上,派蒙恬北擊匈奴,修萬里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全長一萬余里。目的;防匈奴;
影響:這一政治體制為以后歷代王朝加以沿襲和發展,成為中國二千多年封建社會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考歷史復習知識點: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
1、大一統的措施(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⑴政治上,頒布“推恩令”(主父偃),進一步削弱封國勢力,解除王國對中央的威脅;加強監察制度,中央司隸校尉,地方十三州部,刺史。
⑵思想上,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董仲舒)。意思是排斥和抑制其它學說,把儒家確立為治國的指導思想。措施:改革選拔官員的方法,在長安舉辦太學,推行儒學教育。從此,儒家學說被確立為專制王朝的正統思想;
⑶軍事上,派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徹底解決了匈奴威脅西漢政權的問題
2、影響:出現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大一統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權統治得到鞏固與加強,西漢進入鼎盛時期。
*(秦始皇和漢武帝兩人都是我國封建時代的重要君主,都采用了創新的制度來鞏固中央集權,這些制度對后世影響巨大,對封建社會歷史產生了推動作用。秦皇漢武成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的象征。)
中考歷史復習知識點:先進的科學技術
1、造紙術:西漢前期發明紙。東漢時期蔡倫改進造紙術。3—4世紀,紙的使用在我國就已經相當普遍。
2、醫學:東漢“醫圣”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
東漢“神醫”華佗:針灸和外科手術。麻醉藥劑“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
3、數學:東漢成書的《九章算術》總結了周秦到漢代的數學成就。標志著以計算為中心的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負數運算、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中考歷史復習知識點:昌盛的文化
1、宗教: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公元前6世紀)。西漢末年傳入中原地區。宣揚生死輪回、因果報應。
道教:東漢后期,產生于中國本土,神仙方術與道家思想相結合,形成了道教。宣揚通過修身養性和煉丹服藥可以長生不老,得道成仙。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關注現實、重現世的特點。
2、史學:西漢司馬遷撰寫《史記》,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黃帝到漢武帝約3000年的歷史。成為后世編寫史書的典范。(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3、雕塑:秦漢時期代表作是氣勢恢弘的秦始皇陵兵馬俑,生動展現出開拓進取的精神風貌。1987年,秦始皇兵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中考歷史復習知識點: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1、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過程
200年官渡之戰,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 208年赤壁之戰,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礎。
220年,曹丕建立魏,定都洛陽;221年,劉備建立漢(史稱蜀),定都成都;222年,孫權建立吳,定都建業(今南京)。從此鼎立局面形成。
看過“中考歷史復習知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