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歷史知識點
14世紀從意大利開始,15世紀后期擴展到歐洲其他國家,16世紀達到高潮。
1、核心思潮:人文主義
2、實質: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
3、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體現人文精神)
(1)但丁:文藝復興先驅;《神曲》;舊世紀最后一位詩人和新世紀最出一位詩人
(2)達•芬奇:意大利最著名畫家、數學家、力學家和工程師;《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
(3)莎士比亞: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最著名的文學家;《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
4、意義:打破了中世紀以來封建文化和教會統治對人性的鉗制和禁錮;為以后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經濟與文化的迅速發展奠定了理論上、價值上和道德上的思想基礎。
初三歷史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原因:封建王朝的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2、過程:
(1)導火線: 1638 年蘇格蘭人民起義;
(2)開始標志: 1640 年議會的重新召開;
(3)處死查理一世和共和國成立: 1649 年 ,克倫威爾;
(4)封建王朝復辟: 1660 年;
(5) 1688 年宮廷政變和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1689 年頒布《權利法案》
3、歷史影響: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為英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對歐洲和北美產生了重要影響,開辟了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時代。
初三歷史知識點:美國的誕生
1、獨立戰爭
(1)起因:①北美經濟的發展受到英國殖民統治的嚴重阻礙;②美利堅民族的形成
(2)經過:
①導火線: 1773 年 波士頓傾茶事件;
②開始:1775、4 ,來克星頓的槍聲;
③大陸會議的召開:大陸軍 華盛頓;
④美國誕生 1776、7、4,標志是《獨立宣言》的發表;
⑤轉折:1777 年,薩拉托加大捷;
⑥勝利:1781 年,約克鎮戰役
2、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1783 年
3、1787 年憲法:確立美國為聯邦制國家,實行三權分立,華盛頓當選為第一任總統
4、歷史影響:是一場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一次資產階級革命。它推翻了英國殖民統治,贏得了國家的獨立,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也推動了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運動。
5、評價華盛頓:
1美國獨立戰爭期間,任大陸軍總司令,帶領美國人民贏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
2制定了《1787年憲法》,
31789年,當選美國第一屆總統,1793年,再次當選為總統,
4兩屆總統期滿后,表示不再參加第三屆總統競選,成為美國總統不連任三屆的先例。
華盛頓深受美國人民的崇敬,被譽為“美國國父”。
初三歷史知識點: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1、法國大革命
(1)起因:資本主義發展受到封建制度的嚴重阻礙;級矛盾的尖銳;財政危機
(2)過程:
①導火線:1789 年,路易十六召開三級會議;
②開始:1789、7、14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
③頒布《人權宣言》;
《人權宣言》的基本內容:人生來是自由的,在權利上是平等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歷史意義:《人權宣言》是法國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核心內容是人權與法治。它否定了封建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④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路易十六被處死;
⑤反法同盟干涉法國革命:目的是維護歐洲封建統治秩序;
⑥雅各賓派執政:將法國革命推向到高潮;
⑦熱月政變:1894年,大革命結束。
(2)歷史影響: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它沉重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有力地推動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及拉丁美洲民族解放運動。
2、拿破侖帝國
(1)法蘭西第一帝國建立: 1804 年 拿破侖
(2)措施政策:
①對內:頒布《法典》,保護資產階級革命成果;采取一系列措施,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
②對外:多次打敗反法同盟,后演變為對外侵略的戰爭
3、第一帝國的覆亡
(1)原因:對外侵略激起歐洲人民的反對
(2)概況:①1812 年遠征俄羅斯失敗;②1815 年覆滅
初三歷史知識點:血腥的資本積累
1、罪惡的“三角貿易”
(1)航程:
(2)概況:最先進行奴隸貿易是葡萄牙人;英國人后成為最大奴隸販子
(3)影響: 對歐洲,積聚了巨額資本,推動了資本主義迅速發展
對非洲,喪失了近億精壯勞力,發展困難,長期處于貧困狀態
2、“日不落帝國”在印度
(1)“日不落帝國”的建立: 17 世紀以后走上殖民爭奪道路,相繼打敗西班牙、荷蘭和法國 18 世紀后半期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國家
(2)概況:殖民機構:東印度公司
特點:沿海據點 º 內地擴張 º 掠奪財富 殖民頭子克萊武
(3)影響:
對歐洲,殖民掠奪的財富在歐洲轉為資本,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是英國最早成為資本主義工業強國的重要條件之一。
對殖民地,是來災害,造成亞、非、拉地區長期落后和貧困
初三歷史知識點:殖民地人民的抗爭
玻利瓦爾: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
章西女王的英勇事跡: 身負重傷仍堅持戰斗,直至陣亡。被稱為民族女英雄。
初三歷史知識點:美國南北戰爭
1、原因:
根本原因:南方奴隸制種植園經濟與北方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兩種經濟制度間的矛盾。(矛盾的焦點:黑人奴隸制的存廢問題。)直接原因:林肯就任美國總統。
2、導火線: 1860 年 11月,林肯當選為總統
3、法律:《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規定:從1863年元旦起,叛亂各州的奴隸全部獲得自由。黑奴紛紛逃離種植園,參加聯邦軍隊,瓦解了南方種植園奴隸制,增強了北方軍隊的戰斗力。法令的頒布,鼓舞了廣大人民的革命熱情,扭轉了戰爭的局勢。
4、意義:
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它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使工業資產階級掌握了全部政權,為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開辟了門路。
美國南北戰爭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勞動力、原料和統一的國內市場。
初三歷史知識點:俄國農奴制改革
1、背景:農奴制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發展;
2、內容:在保護貴族、地主的前提下,宣布農奴獲得人身自由,還規定農奴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土地,但須高價贖購買。
3、歷史意義: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但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