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設高效課堂的學習小組(3)
五、小組合作學習流程
(一)自主學習
通過創設課堂情境,引入課堂后,緊接著出示“學習目標”,組內各各成員要按照“學習目標”進行獨學,對自學過程中不懂的用雙色筆中的紅筆標記出來。然后在組內aa、bb、cc、dd對應進行一對一的互學,解決該層次范圍內能夠處理的問題,然后把疑難問題向上一層次組員請教,普遍性問題有組內集體討論解決。有的在組內討論不能解決的,則由學習組長向其他組請教,再對組內成員講解。對于班級普遍的問題,則由學習組長反映給科代表,科代表匯總后與任課教師溝通,再由任課教師采取適當的方式解決。
(二) 互動探究
各學習小組圍繞導學案中“互動探究”的話題或任務,并結合“自主學習”中生成的新問題或疑點,在教師的指導下去討論學習,解決問題。教師要巡視、指導并參與學習小組的討論學習。對重點內容、自己感興趣的地方要精讀,提出自己的見解。學科組長做好合作探究學習結果的記錄,推薦出具有代表性的學習、探究、體驗的成果和發言人,用于下一環節“展示交流”.本環節最易流于形式,要求各小組在討論時,要有“矛盾”沖突,要有集體“加工”。
(三) 展示交流
小組討論結束后,由任課教師分配任務給各小組,接到任務的小組積極做好準備,由學習組長指定組內一名組員進行展示(主要由b、c層次的學生展示,要注意展示的流動性,不能是永遠的固定)
小組展示過程的要求是:全面、完整,口頭展示要聲音洪亮,黑板展示要整潔、規范。
沒有展示任務的小組,要認真傾聽,仔細檢查,準備點評,如果展示組無法完成展示任務,則主動進行補充展示等。
展示后的點評工作主要由a層次學生負責完成。先對展示的內容進行判定,然后講解其展示的思路,同步做出總結和補充,總結規律和方法。
六、合作學習小組的評價
(一)展示規則
1、a組學生展示一次得1分,每節課只能展示1次;
2、b組學生展示一次得2分,每節課只能展示1次;
3、c組學生展示一次得3分,每節課可以展示2次;
4、其他(含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完成作業、遵守紀律等過程評價)由各班主任組織各學科教師制定本班的小組評價制度。
(二)周評價規則
1、a組學生評2名展示明星(本組總分必須排在中位以上);b組學生評2名展示明星;c、d組學生評4名展示明星;
2、評1名最佳學習小組長、最佳監督員、最佳協調員、最佳記錄員、最佳紀律員、最佳衛生員(由語數英教師根據平時表現選定);
3、評選2組優秀學習小組;
4、單周由語文教師匯總評,雙周由數學教師匯總評。評比結果在每周二前公布于班級公告欄中或給予適當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