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效課堂小組建設的做法及管理策略(4)
三、把合作學習小組納入常規化管理
學生分成小組學習,不再是面對背而坐,而是面對面而坐;不再是一直坐著不動,可能隨時要走動;不再是有序舉手同意后發言,可能隨時都在發言、討論、甚至爭吵等等。所有這些新的表現都需要管理好,促進學習有序進行,達到活而不亂之效。組織管理好分組學習對長期順利實行分組學習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實行初期。
(一)健全明確分組合作學習管理隊伍體系。組長管組員,班長管組長,教師管課堂,班主任管獎懲。建立小組長例會制度。每周周末由班主任或班主任委托班長召開一次小組長會議,總結一周工作取得的成績,解決小組一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明確下一周的工作要求。并把小組長會議的主要內容在下周一班會課上進行通報;
(二)建立小組考評制度。把各小組的主要工作進行量化(可以是粗線條的),一節一反饋,一天一評價,一周一總結,一月一表彰。表彰優秀者,鞭策落后者,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氛圍。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參與程度以及創新意識、實踐能力進行全面評價,特別是要關注那些平時性格內向、少言寡語的學生,要面向全體學生,這樣就能公正、全面的評價,提高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加大對先進典型和反面典型的表揚獎勵和批評處理力度,密度。如評選分組合作學習標兵,發言積極分子,優秀學習小組等等。
(三)強化對小組長的培訓。
1、加強思想教育,讓小組長們明白,自己當上小組長之后,就變成了一個“小老師”,應當發揮老師的職能和作用,明確各自的職責,每個組長該干什么?如組長全面負責組內事務工作,紀律組長負責組內成員組規的紀律執行,學科組長檢查導學案的完成情況,語文、英語組長還要組織每天的早讀等。
2、班主任對小組長進行定期培訓,可以利用周例會時間,班主任與組長進行交流,在進行思想教育的同時,進一步了解班級學生的動態、思想狀況、學習狀況及各小組存在的問題等,與大家商討解決辦法,幫助每一名同學進步,推動班集體共同提高;
3、班主任和科任老師要敢于放手,善于放手,充分發揮小組長的積極性、主動性,鼓勵他們自主開展小組學習和管理工作。
(四)加強對小組成員的培訓。
1、加強對學生分組合作學習的教育和宣傳。使學生由被動管理到主動參與。加強學生互助意識的培養,要讓優秀學生明白,教會學習困難的同學學習,讓學習困難的同學把知識也學得懂的過程,也是自己系統、深化知識、提高能力的過程,幫助學習困難的同學不但不會影響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2、在學習過程中要給學困生特別的關注。給學習困難的同學更多的學習、答題、匯報、展示的機會,對他們的每一點微小的進步,都要給與及時的肯定和贊揚,即使答錯了也要肯定他們的精神,一點一點的培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讓他們勇于參加到小組的學習和探討中來。
3、轉變傳統的學生評價方式,在學習的每個環節、學生日常管理的每個環節,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個人的成績不再凸現,而是以小組為單位評價優劣和好壞,包括課堂上的表現、班級紀律、學習成績等等方面,讓學生明白,個人的表現再好、成績再優秀不是我們追求的最終目標,只有小組的成績才是自己的成績,只有你的團隊整體優秀了,你才是優秀的,以此強化學生的團隊意識,督促學生在小組內開展互助,提高整個小組的水平。可以在班內開展優秀組長的評選,以此激發優等生幫扶差生的積極性,還可以開展學習小組競賽活動,營造小組你追我趕的競爭氛圍。
4、通過班會和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讓學生明白只有大家團結合作才能共贏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