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小組建設:做法與感悟(2)
時間:
廣達2
課堂學習
4、課前教師根據黑板右上方各組“自主學習”得分情況進行第一次學情調查。對得分較少的小組,教師在課內小組合作交流時,要重點參與到這個小組的討論和指導,
(二)課中小組評價:
第一步:組內交流“自主學習”板塊
由學習組長組織。對本組錯誤率較高的題目以及有疑問的問題,大家合作討論,解決不了的尋求其他小組或老師的幫助。
第二步:組內交流“合作探究”板塊
由學習組長組織。按照課前的分工有秩序地對“合作探究”中的問題進行交流討論(重點交流課前老師分配到的“合作探究”問題,統一本組意見,確定班級展示的人員)。教好組內勤學類的學生,根據“學習金字塔理論”和“最近發展區理論”,以達到“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的效果。
第三步:班級展示“合作探究”板塊
由老師組織。按照課前“合作探究”問題的分工,由各小組推選的人員進行展示,老師根據小組展示情況適時予以點撥并量分。給分原則是:
樂學類學生展示完美,得3分;展示完整,得1分。
善學類學生展示完美,得5分;展示完整,得3分。
勤學類學生展示完整,得5分。
第四步:對展示的結果,其他小組用紅筆記錄,或質疑、或點評、或補充。老師根據小組點評情況適時予以點撥并量分。給分原則是:
樂學類學生點評完美,得3分;點評完整,得1分。
善學類學生點評完美,得5分;點評完整,得3分。
勤學類學生點評完整,得5分。
3、老師結合各學習小組在“展示和點評”環節中的得分情況進行第二次學情調查。以便更好地把握這節課的重難點,對課后輔導的對象和方向也有了針對性。
在這些過程中,行政組長監督本組成員是否認真傾聽、是否積極參與,督促同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衛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