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小組建設的具體實施方案(3)
二、合作學習小組的使用
1、保證小組合作有序進行
在合作學習中遇到困難時,首先向“一幫一”結對子的同學求助,如果仍然解決不了的,就在小組內解決。小組內也不能解決的,最后請教其他小組或者老師。
在合作學習課堂中,有時會出現這樣的現象:①、有的小組兩三個人同時搶著發言,各不相讓;②、有的小組始終只有一兩個人發言,其他人一言不發,只是心不在焉地坐著;③有的小組互相推辭,誰也不發言;④有的小組借此機會閑聊、說笑或者干別的事。針對這種現狀,在進行小組討論時,我們要求學生嚴格按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每小組先指定一位學生做中心發言人。因為平時發言往往出現好孩子發言的機會多,稍微薄弱點的孩子機會很少。針對這一現象,我們改變了策略,就是如果哪個小組讓本組內最差的2號發言,就給本小組加4分,4號發言加3分,3號副組長發言加2分,1號正組長發言加1分。這樣就大大的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只要本組內最差的學生敢于發言,那么其他同學就更沒有問題了。
第二步:小組內輪流發言,其他同學認真聽,中間不能打斷別人,并準備補充或質疑。對于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在全班內解決。
第三步:自由發言,小組長總結歸納。這是最后要達到的理想效果,這個必須是在第一步和第二步都做好的基礎上才能達到,不用小組長去管理,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各抒己見,小組內的每一個成員就爭先恐后的進行自由發言。
在這個環節,小組討論的效果怎樣?主要的調控權在小組長手里,對于那些不積極參與、跑題的組員,小組長要及時提醒,不聽勸告的同學課后告訴老師,老師進行個別教育。
2、在合作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啟發、巧妙引導
要深入小組,參與其中,掌握情況及時調控,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有序、有效的展開。始終把握整個班級學風、班風的整體導向,防止出現意外、混亂、困難的局面。同時對于每個小組的表現情況要及時反饋評價,這樣有助于讓各個合作小組充分展示成果,闡述觀點,并傾聽其他組的觀點,吸納他人之長,及時做必要的訂正和補充,找出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最佳策略。
三、合作學習小組的評價
任何制度,任何方案的實施,如果沒有考核,沒有評價,就等于一紙空文。如果沒有一定的評估,就很難證實小組工作的完成情況。所以評估工作是課程的收尾工作,也是決定合作學習成功與否的關鍵環節。客觀準確的評價工作就是對分組學習的畫龍點睛,對于學習小組的成員日后更好的開展合作學習,起著良好的反饋促進作用。
(一)評價的原則
1、及時性 最好是當堂的評比當堂公布,當天的評比一定要當天公布。不能讓這些評比結果過夜,更不能讓組員等待一周排名出來之后才知道自己加了哪些分,扣了哪些分。
2、客觀性 一般情況加扣分的標準統一為2分/次。對個別重大貢獻可以事先通過組規約定額外加分,如發表了文章、獲得了大獎、參加了大型活動等。
3、公正性 安排值日組長進行值日,組長和所有的組員要加強督查,確保加扣分都按要求進行,確保沒有徇私舞弊的情況。如遇加扣分糾紛,一般由組長判決。
4、激勵性 評比對事不對人,客觀公正,這是起到激勵作用的前提。另一方面,也要求評比有兌現,這對班級管理提出了要求,只有班主任重視、只有這個評比有約束力,才能引起組員的重視,才能有激勵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求組長善于利用評比激勵個別落后的組員,如對平時不參與的組員有時候雙倍加分,予以激勵。
5、團體性 對小組的評價一律采用捆綁式評價,培訓他們的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