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小組建設的評價需要注意什么
高效課堂,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下面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小組建設的評價供大家參考,歡迎閱讀!
一、關注學生的學習需要
引起注意和喚起學生的學習需要是教學過程的重要構成部分。教學中是否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適時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決定著教學實施的有效程度。
日常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現象:教師精心設計導入新課的方法,或展示許多與新課相關的實物或圖片,或提出與新課相關的問題,然后充滿激情地啟發學生: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奧秘?當學生也滿懷興奮地回應教師“想知道”時,教師似乎就覺得已成功地激發起學生的興趣了。但其中有多少學生課前已預習課文,已知道課文大體內容,卻是教師未必了解的,所有的“興奮”不過是迎合教師的需要,做做樣子罷了,此類形式在我們的教學尤其是公開教學中并不少見。
試想,一個學生已有答案的問題,或是已知的內容如何讓他們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又何談學習的有效性呢?教學的任務是組織學生學習,教學設計就要從學生的真實問題出發,而非從教師或是教師假想的問題出發。課堂教學中,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也正是由于學生是活生生有思想的人,他們在課堂上隨時都可能發生教師始料不及的事。而教學本身就是要暴露學生學習中的問題,而后才是有指導性地教,主動性地學,沒有問題的教學便失去了教學應有的價值與意義。故而在我們的課堂上,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興奮點,實施有效教學。
二、關注教學的情境意識
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是實現有效教學目的的一個重要條件。
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教學中,教師不時地關注自己手表的時刻;在學生回答出所需的要點時,急于完成自己的板書而將自己的背影留給正在發言的學生;當下課鈴聲響起的時候,教師匆匆忙忙將尚未完成的教學環節一一交待……我們不能否認課堂教學要有時間觀念,我們也不能回避教學任務,但教學中任務意識太強,勢必缺乏課程的共生意識,缺乏對課堂上學生行為中課程資源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