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效率
(一)要備好課
老師在上課之前的有效備課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保證。要把握好備課,教師必須要備好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教學目標要明確。教材是教與學的媒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法是教師傳輸知識的途徑,學法是學生把握知識的技能。吃透教材,了解學生,選擇教法,是備課的重要內容,也是難點,我們要知難而進,知人善教。教學目標是一節課的靈魂,也是一節課的歸宿,還是有一定層次的。有學期、單元、課時教學目標,不管哪個層次的教學目標都要明確的,不能無的放矢?!巴ㄟ^……培養……能力”式的教學目標,是抽象的、模糊的,很難讓人知道針對那篇課文某課堂老師做什么,學生做什么。而沒有學生具體的做什么的教學,肯定是低效率的課堂。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語文老師要保證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效率,必須下大工夫培養和調動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仡欁约喝嗄甑慕虒W實踐,行之有效的培養學生興趣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設置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必須創設良好的情境,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啟迪心靈的窗戶,點燃思考的火花,讓學生在一個生動、和諧、優美的環境中自主積極的學習。現在多種教學媒介將豐富的視聽引入課堂,以此渲染情境、再現情境、詮釋情境,從而使語文課堂呈現出一派生機和活力。例如上《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時,播電視劇《水滸傳》的主題歌《好漢歌》,感受梁山好漢的俠義之氣,將學生領入學習氛圍中。精讀之后,再播放《水滸傳》與課文相關片段,比較文字相對電視劇給我帶來哪些不同東西。利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的手、眼、腦、口、耳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知識的內化過程,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精心設計導語。好的導語可以導引和控制學生課堂學習活動的順向心理定勢和和諧的課堂氣氛,形成良好的教學準備狀態,使學生迅速進入預定的教學軌道,可以說是成功的基石。同時教學方式也要不斷變換,可以采取自學法、競爭方式、講讀方式、提問式來進行教學,使枯燥、死板的課堂變活了,學生才能有興趣學,課堂效率才能提高。
(三)要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一個好的課堂提問能夠把學生帶入“問題情境”,使學生注意力迅速集中,有助于提高學生運用價值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助于教師及時得到反饋信息,不斷調控教學程序,實現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效率。提問要注意適時適量。古人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只要當學生思考了才是啟發的最佳時機。教師要善于靈活地穿插運用、轉入、點題、沉默、提示、詳論、延伸、跟著、更正、追問等教學手段,使提問不呆板、不落俗套,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提高參與程度、力度,真正實現學生積極主動、生動活潑的發展,從而真正提高效率。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方法
一、備課要充分
打造高效課堂應該從教師備課開始,挖掘教材,預設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的課堂預設,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做好課堂預設就要求教師對教材和學生做充分的了解,是課堂教學的基礎和根基。教師要根據學生情況設計合理可行的教案和學案,為打造高質量的課堂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利用課前演講激發學習興趣
每一節課前三分鐘的演講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參與的平臺。學生為了獲得大家的肯定,都會積極準備。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也就最大限度地被調動起來了。只有當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出現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才會高效。
三、剔除假預習,把預習時間還給學生
傳統的預習都是教師布置預習,學生完成,很多學生為了預習而預習,只是看看字詞,甚至連文章都沒讀一遍。高效課堂要把預習還給學生,給學生預習的時間,提高預習的質量,讓學生對文章有真正的把握和了解,能夠提出若干問題,獲得若干知識,這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
四、創設多樣的導入情境
導入是一堂課的切入點。一種導入方式再好,如果每節課都用它,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沒有新鮮感。所以,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適時、實時地進行調整和變化。好的導入可以叩開學生的心靈,使學生或悄然動容,或神思飛越,或躍躍欲試,或期待盼望,從而積極主動地融入“角色”。
五、教師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
高效課堂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具備過硬的教學基本功,駕馭好課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還要根據課堂情況及時調整教案,使課堂收放自如。這就需要教師有淵博的知識和很強的掌控能力,對文本和學生都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及時引導學生,讓學生真正地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使學生真正有所收獲。教師要為學生搭建這個平臺,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六、豐富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情趣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走進了我們的課堂,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了生機。但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選媒”,突出多媒體的輔助作用,淡化其“裝飾”效應,讓學生在形象生動的情境中經歷探索的過程,獲得理智和情感的體驗。
弗洛伊德曾說:“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痹趶土暪旁娫~時,在課堂上以“擊鼓傳花”的方式進行,學生都感到緊張有趣,在熱鬧的游戲中,學生對古詩詞也就水到渠成地背熟了。
同時,課堂上開展辯論、分角色朗讀、演課堂劇等方法來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全身心地投入了,思維被調動了,課前也會認真準備了,這樣的課堂怎能不高效?
七、還課堂給學生
“學生是課堂真正的主體,教師只起主導作用。”但真正實施起來,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教師只有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其成為真正的課堂主人,才能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從而使學生樹立信心和決心。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把課堂還給學生。
八、留給學生當堂檢測的時間
一節課上學生學到了什么知識,教師通過當堂檢測情況可以了解。另外,學生課下作業有很多抄襲的現象。當堂檢測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教師監督學生寫作業,每一節課都有小考試,學生就會高質量地完成。當堂檢測問題的設置要有梯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所以問題設置不是單一的,有必做題和選做題,讓教師和學生對本課情況都有清晰的了解,以便查漏補缺。
九、加強小組合作
小組合作是打造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環節,體現了“兵教兵”的理念。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在質疑解疑中獲得知識,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師要根據學生情況慎重決定小組成員的構成,以便學生的合作過程不會流于形式。教師在小組合作過程中要給予及時的指導和成員調整,以便高質量地完成課堂內容。
總之,教師要精心設計各個教學環節并且把各個環節落到實處,打造真正的高效課堂。
十、制定合理的評價體制
打造高效課堂還要有切實可行的評價機制和方法,及時對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包括學生課堂預習情況、回答問題情況、當堂檢測情況、小組合作能力。
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效率有什么方法
一、放手的愛,給學生營造“多彩”的課堂氛圍,彰顯學生個性,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1、營造活躍式的課堂氛圍。研究表明:一個人在輕松愉快、和諧民主的環境中,參與活動的欲望就會被激發起來,表現欲大大增強,思維活躍。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把時間還給學生,并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鼓勵學生要敢于質疑,敢于批判,并告訴他們這是一種非常寶貴的精神,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探究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人云亦云”,幫助他們確立自主的人格。如我在講馬致遠《天凈沙秋思》這首元曲時,先是讓學生反復的誦讀詩文,然后根據自己的想象動筆畫出曲中所描寫的景物,寫出字里行間所流露作者的情感,班上40位學生在自由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的進行想象和聯想,所畫出的畫個性色彩十足,風格各有千秋,學生的主動性充分被調動,圖畫完了基本上能當堂背誦下這首小曲。這種活躍式的課堂氛圍,打破了傳統的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學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輕松掌握了知識,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
2、營造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罢Z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我在語文課上倡導教學民主,推崇教師“寓教于樂”,學生“寓學于樂”,讓自己成為學生可親、可敬、可信的朋友,對學生不成熟的甚至是荒誕的想法,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給予恰當的肯定和鼓勵,增強他們的信心。因此,我的課堂總是洋溢著濃濃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氣息。學生思維活躍,想法標新立異,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智慧飛揚的天地,成為學生個性流淌的舞臺,語文課堂的效率得到提升。如我在講完了《羚羊木雕》這一課時,在班上開展了以“金錢和友誼”為主題的辯論會,在論辯過程中,正反雙方唇槍舌戰,誰都毫不示弱,充分展示著自己個性風采。通過辯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維得到了鍛煉,同時還讓學生愛上了語文學科,激發了學習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語文教學效率。而我也由以往的課堂“獨裁者”,退居為課堂中普通的一員,為和諧平等教學氛圍服務,和學生享受著一起辯論的樂趣。
二、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為學生創設“五彩繽紛”的課堂,努力提高課堂效率。
《初中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興趣”。古語有:“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此我經常利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為學生營造五彩繽紛的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巧妙的導
如教學黃傳惕的《故宮博物院》這篇說明文時,主要要求學生掌握故宮的格局及其作用,對去過故宮的'孩子學習這篇課文很簡單,但對沒去過故宮的孩子要讓他們想象故宮雄偉壯麗的外觀,布置精美的內景,和諧統一的布局是很難的,為此我在課文導入環節利用多媒體以“旅游”形式,讓學生看故宮的視頻,了解故宮的各個部分及功用,這樣就避免了學生空洞的想,同學們的積極性極大地調動了起來,對所學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大大的提高了學習效率。
2、趣味的想(象)
豐富的想象是創造的靈魂,是創新的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飛翔,學生可以打開思維的閘門,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可以從一種意境跳到另一種意境,可以使狹小單薄的擴大充盈…… 所以,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應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條件,激發學生的想象,拓展其思維的空間,實現其認識的飛躍與突破。
如我在講魏明倫《變臉》這篇課文時,先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變臉視頻,讓學生對變臉有初步了解,然后聽讀課文錄音,通過個性化的語言了解課文內容,最后學生們分別猜想狗娃的最終命運,以及和水上漂未來的生活,因為學生對話劇后面情節不了解,所以想象出的話劇結局多種多樣,極具個性色彩。
3、多樣的寫
運用想象指導學生寫作,利用寫作培養學生創造性想象,是打開學生思路、豐富文章內容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編故事、續寫、擴寫等等作文訓練的方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如我在講《智取生辰綱》這一課時,由于初中的學生看過《水滸傳》原著的很少,就是電視劇看全的也不多,對水滸中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也是似懂非懂,如果上來就安排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勢必會出現學生對半文言的課文內容理解不清,為此我先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電視劇《智取生辰綱》這一集的視頻,讓學生對小說情節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再回到課文進行理解,對課文有了深層次理解以后,我安排學生續寫楊志丟了生辰綱以后可能發生的事,當時每個學生寫出的結局五花八門,各有千秋。這樣通過恰當使用多媒體及創意的寫作,即展示了學生的個性,有提高了語文教學效率。
4、創意的畫
如我在講九年級《詞五首》時,課文的五首詞中有三首詞有插圖,我先讓學生根據畫面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詞文內容,然后在給學生補充沒有描述的內容,剩下的兩首詞我先讓學生反復誦讀,再讓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創意的畫,畫出詞文展示的畫面。每個學生熱情高漲,都動筆進行創意的畫,最后我用多媒體將學生所畫的畫投影出來,共同分享學生所畫成果。通過創意的畫學生加深了對詞文的理解,從而提高了語文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