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效課堂的三點思路(3)
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效率的法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提高效率的法寶。好多學生的數學成績不好,主要是對數學的學習失去了興趣,數學教學要提高效率和質量,首先必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點燃他們求知的火花,才能引發他們求知的欲望,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喜歡學數學。在教學過程中,時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處處開啟學生的心智,課課給學生以知識、方法及新穎感,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愉悅、和諧的氣氛中自覺的獲取知識和養成能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1、引起認知沖突,激發學生興趣
認知沖突是人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與所面臨的情境之間的沖突或差異。這種認知沖突會引起學生的新奇和驚訝,并引起學生的注意和關心,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我在教學《有理數乘方》這一課時,是這樣導入的:出示一張紙,問學生:誰來說說這張紙大約有多厚?讓他們討論一陣子后,指名幾位學生估計厚度,大致統一后,我說:剛才同學們估計它的厚度大約為0.10毫米,假如把一張足夠大的紙對折再對折,這樣經過多次對折,它的厚度能否超過你的身高?大部分學生回答:不可能!有個別學生回答說:也有可能的。不可能,可能,不可能,可能……這樣學生就積極地爭論起來了。然后,我說,認為可能的坐左邊,認為不可能的坐右邊,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相信同學們一定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好!下面我們一起到《有理數的乘方》這知識的海洋里去尋找正確的答案,這樣學生為了急于得到爭論的結果,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了。
2、精心設置懸念,激發學習欲望
欲望是一種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巧設懸念,使學生對某種知識產生一種急于了解的心理,這樣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例如:有一天下午上數學課,我來到教室一看,有部分學生被和煦的春風吹得睡意朦朧,也有的學生顯得很疲憊。我想,照這樣下去,本節課很難完成教學任務。于是,我轉身將自己的扣子有意扣錯,然后再急轉身面向學生,學生見狀,哈哈大笑。這一小小地舉動,迅速驅除了學生朦朧的睡意,立刻興奮起來。我見時機已經成熟,就順勢進行了機變導入: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學生回答:您的扣子扣錯了。同學們觀察得很細致,那么,我的扣子是什么形狀的?圓形的。回答得很好,這節課就和大家一起共同學習“圓”的有關知識。
當然,除了以上提到的這些方面之外,教師還應具備營造寬松融洽的課堂氣氛的能力、正確處理師生關系的能力等,這些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