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2)
案例二:《Happy birthday》
在教學“Happy birthday to you !”時,設計小動物們給喜羊羊過生日的情境,顯得形象、生動、有趣。學生在這個游戲情景中深入角色,踴躍表演。
創設情境的目的之一在于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活動中。故我們所創設的情境就應該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突出童趣。但同時也應該注意到任何情境在初始出現時都是新鮮的、有趣的,如以上這個guessing game,再如其他的小小營業員、小小設計師等,但如果重復次數太多,同樣會使學生生厭。因此任何情境一旦使用次數過多,就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以致在課堂上出現“多情反被無情惱”的尷尬。
三、優化課堂教學活動設計
教師要從學生“學”的角度設計出各種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完成各種活動的過程中逐步形成運用語言的能力,能“自己站起來走路”。因此在設計活動是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活動設計要與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和內容緊密結合
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必須有計劃,有目的,有一定的目標。活動的設計是要求學生通過教學活動將所學的語言知識達到牢固的掌握和熟練運用的程度。因此,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要緊緊地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而進行。
2. 活動設計所要完成的任務要有層次性
通過活動所要完成的任務越容易,參加活動的人就越多,獲得的成功體驗也就越多,學習興趣就會越濃厚。因此,在設計活動時應考慮到所要完成的任務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
3. 活動要重興趣,貼近生活
學生興趣與學習效果及教學效果密切相關。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而設計的活動根本喚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達不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盡量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
例如:牛津小學英語教材一年級Dinner time一課的教學目的是聽、說、讀cake、bread、milk、juice等單詞和聽、說Have some…,please. Thanks,I like…等句子。教師在設計活動時可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和要求把教室布置成肯德基快餐店,讓學生猶如置身在肯德基快餐店里,所設計的活動都圍繞著肯德基快餐店里的顧客和服務員之間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幾乎每位學生都有去過肯德基快餐店的經歷,而且85%的學生都喜歡吃肯德基。所以在學習新授知識時,學生會表現出很濃厚的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角,通過親身參與活動,使其口頭表達能力有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