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英語的高效課堂教學反思(2)
時間:
廣達2
課堂學習
四、 學生展示結束后,教師要給予適當的評價
評價是武器,是導向,有了評價,課堂將煥發生命的活力。教師的評價可分為顯性評價和隱性評價兩種,顯性評價包括教師語言評價、加分、加星、物質獎勵等;隱性評價包括,教師的眼神、動作的鼓勵。當學生表現出色時,教師給予適當的評價,會增加學生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樹立榜樣,便于大家效仿、學習。
五、 夯實雙基的同時,要注重知識的靈活運用
如果學生進行習題練習時,單單是緊扣教材的英漢互譯、情景對話、閱讀理解等訓練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需要設計一些能夠體現語言知識點靈活運用的試題訓練,如:聽力訓練、涉及重點單詞、句型的閱讀材料等方面的訓練,加上平時教學中對學生口語的訓練與檢測等等,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目標要求。
六、關注學困生,不放棄每一個孩子。
“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在教學中,我們要多關注學困生,從學習過程、對子幫扶、課外輔導等方面入手。
比如在獨學中,教師要有意去巡視、指導他們的學習情況;在展示過程中,利用評價機制,將更多的機會讓給學困生;利用對子幫扶、對子評價,讓優生帶學困生,“兵教兵、兵強兵、兵練兵”;在課外活動時間,教師要主動和他們溝通,了解他們的思想和學習狀態,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困難等等。
總之,讓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真正高效起來,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要善于發現、反思、總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