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英語的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高效課堂至少在教學時間、教學任務量、教學效果等三個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為:輕負擔,低消耗,全維度,高質量。以下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高效課堂的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得到你!
一、 學習目標要具體、明確
“我會四會單詞,我會讀課文”,這樣的學習目標通用于每一節英語課,不具體、不明確,“方向不明確、何時能到達?”所以,學習目標的制定一定要具體、明確、可操作性強。
二、 充分放手,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
在一節課文學習課上,教師領讀完課文之后,將總結的文中重點詞組和短語抄寫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在課文中標注并記憶,學生被動的接受,傳統課堂的回歸,效果顯然不好。
如果教師給學生幾分鐘的時間,通過獨學、對學、群學,讓學生們總結詞組或短語,并且展示交流給大家,隨后,教師進行必要的補充,這樣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學習效果顯然好于前者。
富蘭克林說過:“告訴我,我會忘記,教給我,我會記住,讓我參與,我才能學會。”所以課堂上,教師要讓學生親自去參與、去實踐、去發現、去總結,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三、 發揮對子之間、小組之間的合作、幫扶作用
一次聽課調研中,教師用高效課堂的方式上課,學生以小組圍坐的形式學習,但在展示的環節,教師以“請某某同學回答問題”讓學生展示,結果發現,各小組內仍舊有一部分學生游離于課堂之外,特別是那些學困生更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怎樣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樣盡量讓每一孩子都參與到我們的課堂中來呢? 除了教師的教學方法需要改進之外,我想從讓學生如何展示入手,尋求高效的方法。
如果我們再請某某同學展示時,變換成請某某對子或某某小組展示,這樣,對子之間準備時,就不只是獨自的準備,他還需要與同伴的交流與互助,一方面可以互相啟發,另一方面還可以互相提醒和幫助,但教師要注意結對的科學性,讓優生帶差生,也就是異質結對。通過這樣的傳、幫、帶的結對展示,不僅便于展示,而且效率高于單獨學生的展示,參與面大大提高,對于學困生的轉化也有很大的幫助。再加上教師適當的評價,對于展示都精彩的對子或小組給予加倍的激勵,這樣更能提高其合作的積極性。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消逝;一粒沙,只有投入大地,才能凝聚力量;一個人,只有依托集體,才能實現價值。”所以,課堂應該是每一位學生展示的舞臺,它不是某個人的“獨角戲”,我們應該加強對子之間、小組之間的合作,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使課堂真正高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