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3)
時間:
廣達2
課堂學習
評價: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渠道。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學生主體參與意識和自主發展的教學目標,培育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打牢創新性人才成長的基礎,是當前教育界普遍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山東平邑一中自1996年起在全校開展‘自主探究學案導學’實驗,取得了豐碩成果,為解決上述課題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我們以學案教案為載體,強化學生的自學行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引發、誘導、啟迪、導學、導練,把學生由聽眾席推向表演舞臺;讓學生在動眼看、動腦思、動耳聽、動口說、動手做的過程中,參與知識創新的過程,自我領悟知識的內涵,從而牢牢地掌握知識,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山東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博士生導師齊濤教授在全國第二屆創新教育學術研討會上,對平邑一中的課題研究成果評價:平邑一中在廣泛學習中外現代教學理論的基礎上,密切結合本校教學實際,創新性地構建了“自主探究,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使用學案改革教案,變以教師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中心,變重知識傳授為重能力發展,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一次本質意義的革命。它以學生的自學信息反饋為依據,以師生活動為載體,以發現問題、自我探究為主線,以學生的多種能力的養成為目標,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和學習策略教育,有效地弘揚了學生的主體性,體現了現代教育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