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學后導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高效課堂,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下面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供大家參考,歡迎閱讀!
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先學后導,問題評價的有效教學模式
一、兩種范式分析
“知識傳授型”教學過分強調教師課堂講授行為和傳授知識的藝術性研究,輕視了學生主體的學習責任、學習方法和學習質量的有效性。久而久之,容易導致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變得相對積極主動,而學生學習變得被動消極,便養成了“老師推著學生走”的被動學習習慣,逐步使教師和學生便形成了一個“教學是教師講學生聽或先聽老師講解學生后做練習”的習慣思維。從行為特征上,可以概括為“先教后學”。這種教學經過代代相傳,“知識傳授型”教學活動就走進了一種相對穩定的“先教后學”型教學范式。這種教學范式的優點很多,大規模授課,如果學習者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和迫切需要,那么,單位時間內學習效益是很高的。但是,也有致命的弱點,這種教學范式,最終將導致教書匠式的、經驗型的“勤”教師和真正意義上的懶學生。因為忽視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過程和方法,無論學習多少年,始終使學生沒有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沒有學會自主學習,最終失去的便是終身學習能力。
“知識建構型”教學是基于建構主義知識觀、教學觀和學習觀的教學類型,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一種能動的活動,決不是教師片面灌輸的被動的活動”,“知識”并不是靠教師傳遞的,而是學習者自身主動建構的。要求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強調學生學習過程是自主建構的過程,教師在適當情境下給予智慧型指導和幫助。那么,如何創建“知識建構型”有效教學?筆者認為關鍵是把握兩點:一是教師角色要發生本質性轉變,由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合作者、促進者和研究者;二是在教與學行為方式上,教師要發生根本性轉變,由“先教后學”走向“先學后導”,逐步建立“先學后導”教學思維,構建“先學后導”教學范式。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具有反思型、智慧型的“懶”教師和善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勤學生,使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學會自主學習,養成自主學習習慣,最終要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