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有效課堂學習心得
主動有效課堂學習心得篇一
我以前對有效課堂這個概念是比較模糊的,認為完成一節(jié)學生喜歡的課就算是有效課堂,通過對這個定義的學習,我真正理解了,要完成一節(jié)有效的課,需要絕大多數的同學參與,并能掌握我布置的教學內容。
(二)完成有效課堂的前提
最大的前提是我們必須是一名合格的專業(yè)教師,有職業(yè)道德的教師。王老師在講座中講到七點:職業(yè)理想、教育觀念、知識水平、教學能力、德育能力、人際協調能力、教研能力。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會按照這七點嚴格要求自己,為完成有效課堂打下基礎。
(三)完成有效的一節(jié)課需要具備的條件
要完成一節(jié)有效的課,首先需要在上課前精心備課,王老師講座中談到上課前的十二備:備教材、備心境、備學生、備導入、備方法、備設問、備層次、備訓練、備語言、備板書、備教具、備小結。
(四)有效課堂的實施
在整個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老師需要通過五點來完成有效課堂:
1、 優(yōu)化教學過程
這一點教師應在平時的教研中、聽課中不斷學習別的教
師的長處,來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過程。
2、 確保視覺通道順暢
3、 確保聽覺通道順暢
4、 巧用維持課堂秩序的策略
維持正常的課堂秩序是一節(jié)有效課的必備條件,怎么維持好課堂秩序是一門學問,我會在平時跟老師的交流中多請教,集合別的老師好的方法并結合自己所帶班級的實際情況合理運用。
5、 分析課堂死沉的原因
課堂死氣沉沉是每一位教師的心病,我平時摸索出來的一些方法結合王老師講座中所提的方法會在將來的教學中實施并繼續(xù)探索。
(五)有效課堂的評價
全面的評課是評定一節(jié)課是否為有效課堂的一條途徑,王老師在講座中提到了“4I”評價法,interest(興趣)、information(信息)、 influence(影響)、interaction(互動)。
通過整個的學習過程我學到了不少的東西,我覺得有效課堂并不簡單但同時要做到有效教學并非可怕,只要我們努力去學習了,改進了自然有成功的一天。
主動有效課堂學習心得篇二
本次研討活動以聽評課及專家講座的形式開展,讓我不僅聆聽了一線教師生動的課堂,而且有幸聽到資深專家的專題講座,可所感受頗多,受益匪淺。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研討有效課堂,何為有效課堂?我的理解是: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額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是具體進步和發(fā)展。課堂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的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學生學得好不好。所以,我們的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立足于學生的發(fā)展。
隨著我縣高校課堂、卓越課堂等一系列課堂的提出,我們的課堂不再只是學生的課堂,而更多的是老師課堂,我們太多的關注老師在課堂上淋漓盡致的表演,怎么樣生動有趣,怎么樣花樣百出,似乎在告訴我們那樣的課堂才是精彩的課堂。然而我卻不以為然。我認為真正的課堂是要有效的,是要對學生有效的,是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目的的。此次有效課堂研討活動正是我密切關注的一個話題,為我解開了謎團,讓我對有效課堂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讓我對以后的教學工作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第一個關鍵詞——目標。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取決于課堂目標制定的有效性。如何確定適宜的教學目標?首先要根據年級段目標來確定,不同的年段,目標就不一樣。例如:低段學習以字詞為主,中段以詞句為主,高段以段篇為主。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年段,制定不同的目標。其次,依據單元目標制定教學目標。以語文為例,每一個單元一般都有一個主題,也有相同的目標,在教學時抓住了單元目標,基本方向就不會錯。在次,依據文本特點制定目標。不同類型的課文要求我們掌握的知識也不一樣。比如:說明文就要分析說明方法,小說要弄清故事情節(jié),散文要關注語言特點。最后,還要根據學生的基礎確定目標。伸手可及的目標沒有挑戰(zhàn)性,踮起腳尖都夠不到的目標又缺乏可操作性,這就要求我們從實際出發(f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
第二個關鍵詞——題練。
平時我們的課堂都是以師講或生說為主,學生整堂課不是在聽就是在說,這對老師和學生老說都是相當疲憊的,況且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有待考證。針
對這種情況,現在我們提出“練”這個概念,不是課后作業(yè)或者同步訓練,而是課堂上根據所學知識進行當堂訓練,當堂過關。打鐵還得趁熱,我們學習也是一樣,現學現用,舉一反三,知識才能夠變成能力。那么,題目從哪兒來,兩個辦法:一是教師出題,大家可能覺得操作性不強,會加重教師的負擔;那推薦第二種——學生出題,既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還可以得到豐富多彩的習題庫。
不要認為教師就是全能的,我們是比不過小孩子奇思妙想的思維的。在窮盡知識的情況下,還可以傳授方法,學生學會了方法,知識就是無止境的。
主動有效課堂學習心得篇三
我今年參加了 省中小學教師素質提高全員培訓活動,通過專家的細心講解《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與策略》這門課程,使我心里對課堂有了全新的認識。深刻體會到要上好一堂高效的課,就需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備課和講課兩個環(huán)節(jié)特別重視。經過學習,我應該在這兩個環(huán)節(jié)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效備課。
備課是上好課的關鍵和前提,不備課就不能走進課堂。什么是備課?顧名思義,備課就是教師在講課前準備講課內容。但是,怎么備,備什么,卻是大有講究的。有效的備課應該做到:三標、三點、二實際、一聯系。
(一) 三標:
1.新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設計展開的。
2.備各單元或各章節(jié)的目標
各科教材都是按若干單元或章節(jié)編排的,各單元或章節(jié)又包含一定的知識范圍。某一單元或某一篇章只是體現一定單元或章節(jié)的一個方面。因此備課時,更重要的是吃透這些知識的內在聯系,全面地、整體地去把握知識。
3.備課時的目標
一課時是45分鐘,要設計好每一節(jié)課所要達成的目標。
(二) 三點
突破重點、講好難點、說明疑點。
在任何一篇教材里,都有一些在同類知識中分量大,重要的或主要的內容,這就構成了課堂教學的重點;學生難懂的,費解的,不容易掌握的就是難點;學生混淆不清且容易誤解并產生疑惑的就是疑點。
(三) 兩個實際:
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fā)。
首先備學生。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便于因材施教。
其次是備教材。也就是教師與文本對話。它有三層含義:1、了解自己所使用的教材的特點。2、正確理解教材的實質及各項知識內容,并能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與實際知識,使教師本體性知識、文化性知識與實際知識融會貫通。3、在“熟”字上下功夫。
(四) 一聯系
備課常常要想到四個字:縱橫聯系。
縱的聯系是一門學科的上下聯系,年級之間的聯系。知識是循序漸進的,學生的認知是有規(guī)律的,每一節(jié)課都必須考慮到新舊知識的聯系。橫的聯系是各學科之間的聯系。
二、有效的講課方式。
是不是“以學生為本”、使學生得到發(fā)展,這是課堂高效教學至關重要的組成因素。我認為語文老師應充分運用有效的講課方式把語文課演繹成知識迷宮,牢牢吸引學生的目光和注意力,讓學生學起來覺得最有趣,最富魅力。
(一)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
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是使學生愉快地參與到知識的學習過程,充分享受獲取知識樂趣的必要條件,也是學生主動學習的良好環(huán)境,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前提。
(二) 激發(fā)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學習。
放下教師的架子,用尋常、委婉的語言和對自身的嚴格要求來影響學生,使他們在生活
中接受教師的人格魅力的熏陶,從而形成嚴謹、求實的學習習慣。課堂上,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引起學生的求知欲,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三)注意講課的藝術
講課的藝術可以概括為五個字:講、寫、作、畫、演。
1、“講” 。講的藝術技巧主要有:
(1)講好課的三個前提:一是精神面貌。二是感情投入,三是激發(fā)興趣,就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2)講課的語言要求
講課主要靠教師的語言。教學語言的的基本要求應用12個字來概括:“確切、明白、簡潔、通俗、優(yōu)美、形象”。
2、“寫”。
“寫”就是板書,上課要善于應用板書,“字如其人”,同時也體現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乃至性格。
3、“作”。 所謂“作”,顧名思義是指動作,動作集中體現在教態(tài)上,表現在眼、手、身的動作上。
4、“畫”指的是在講課的過程中,應及時畫出圖表、狀物,這是按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年齡特點提供具體形象的材料。
5、“演”,即演示,實驗。物理、化學、生物的課堂教學需要使用直觀教具是“演”,教師的示范、朗讀等也是“演”
所以,一節(jié)好課應該做到:
飽滿的激情、殷切的希冀、熱情的關注、親切的語言、豐富的體語、出神入化的演示、深入淺出的講授、恰到好處的點撥、游刃有余的教材駕馭、收放得體的課堂調控、緊張有序地分層遞進等形式,這樣,才能更好地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
看了主動有效課堂學習心得還看:
1.主動有效課堂學習心得
2.高效課堂學習心得體會3篇
3.學習高效課堂心得體會范文3篇
4.有效教學培訓心得體會3篇
5.《高效課堂》學習心得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