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我所欲也教學反思
魚我所欲也教學反思篇一
(二)、學生的語文素質得到了訓練和提高。由于我采用點撥引導和生生合作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既為學生指明了學習的內容和要突破的重點、難點;又留出空間讓學生有機會通過合作解決他們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從而訓練和提高了他們合作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了教師教是為了不“教”的效果。
(三)、做到了根據文體內容對學生進行了品行教育。課堂上,要求學生討論歸納并把握人生價值的選擇標準,并結合文本事例和列舉課外名人“舍生取義”的實例來感化教育學生,課后布置作文:以“選擇”為話題寫一篇作文,要求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寫出真情實感的生活體驗。
二、不足方面
(一)課前沒有安排學生作充分的預習,導致基礎差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跟不上節奏。
(二)對個別落后生關心度不夠,還沒有深刻了解他們幾位最需要什么。
(三)、不擅于在課堂上發現問題并靈活作出更正。
結合這次培訓,反省這兩節的課堂教學,我知道需要改進的地方還很多.但我相信 ,通過今后不斷的學習和大膽創新地教學實踐,會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魚我所欲也教學反思篇二
一節課,做為教師不能沉迷于自己的“我以為”當中。在上這篇課文之前,我以為學生們會比較容易理解和閱讀。走進課堂后,發現很多東西都不是我們所以為的那樣。
事先,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借助課文中的注釋對文章的內容進行理解。這一環節之后,大多數學生都發出一句感嘆“老師,這篇文章太難理解了。”我就順勢說:“難理解的地方在哪里呢?”“整篇文章都不知道在講什么?”聽到這句話后,我感到很震驚。我的自我以為又一次被打破。換句話說,我課前預設的在這堂課中是實現不了的。
“怎么辦呢?”我對自己尋求幫助。對了,對一篇文章的理解首先要先讀上幾遍。因此,我采用教師示范朗讀,學生跟讀,齊讀的方式,對這篇文章作一次初步的理解。然后,在對學生的不理解之處做解釋和講解。可是,在課堂上,我忽視了學生,忽視了“以學生為中心”。
課堂上,學生提出的問題,為什么不事先讓學生之間互相解決呢?在他們解決不了的地方,教師再去做進一步講解呢?我為什么要喧賓奪主呢?
現在,回顧一下我自己的那堂課,我覺得為什么不讓學生說說這篇文章的特點呢?
以后,自己首先應該做到胸有成竹,然后降低自己的身份,走進學生,和學生們一起探討問題。
其次,九年級的學生生活得很單調。教師可以采用更多的形式,讓學生加入到學習的行列中去。這樣,才能做到讓他們快樂學習,輕松學習。為什么,自己想到那么多,只有在課后才能悟出呢。
魚我所欲也教學反思篇三
在上《魚我所欲也》這篇文言文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讓學生用:“——我所欲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而取——者也”。這樣的公式造句。在學生造句的過程中,我適時的給予點評,學生的造句我摘錄如下:1.索取,我所欲也;奉獻,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索取而取奉獻也。
2.上早讀,我所欲也;睡懶覺,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熱被窩而取早起鍛煉也。
3.金錢,我所欲也;節操,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金錢而取節操也。
4.游戲,我所欲也;學業,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游戲而取學業也。
還有很多很多。
課后我讓學生整理這些句子,學生發現這些句子句式整齊,排列工整,讀起來很有氣勢,結果很多學生在自己的習作中都巧妙的運用啦。這也給他們的作文增色不少。
我總覺得,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兩大陣地,不能單純的上閱讀課,只讀不寫;也不能單純地上寫作課,只寫不讀。只有把讀和寫有機結合,才能鍛煉學生的兩大能力。以讀促寫,可以在我們的閱讀教學課堂里讓學生仿寫句子、寫片段、寫文章,應該是一條學習語文的正路吧。
看了“魚我所欲也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