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鼠上燈臺教學反思
小老鼠上燈臺教學反思篇一
小老鼠上燈臺教學反思篇二
《小老鼠上燈臺》是一首比較老的兒歌,但是兒歌詼諧幽默,深得孩子們的喜愛,有很多家長在家教孩子唱的也是這首歌。今天我在教學的時候,也有個別孩子已經會唱了這首歌曲。
活動時,老師先出示PPT小老鼠,吸引孩子的興趣,接著老師根據兒歌內容提問,“小老鼠在做什么?小老鼠什么時候出來?為什么小老鼠要晚上出來?小老鼠最怕誰?為什么?”孩子們根據我的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緊接著我請孩子們再次欣賞PPT動畫,兒歌《小老鼠上燈臺》幼兒邊看動畫邊學習,孩子的興趣一下就提高了。在讓幼兒完整欣賞兒歌的時候,我讓幼兒看課件欣賞來激發幼兒的情趣,這樣孩子既能理解故事的趣味性,同時還能清楚的聽清楚兒歌,理解兒歌的意思。在學習時用動作表演時,我是利用課件,幼兒說出哪句,大家就一起學哪句,老師在這個過程中,針對兒歌的難易、孩子的掌握程度,有針對性的引導。
游戲是小班孩子的最愛,這個活動中自然也少不了。游戲《小老鼠上燈臺》配班劉老師做貓,小朋友做小老鼠,我還幫小朋友做了老鼠的頭飾,孩子的興趣一下就提高了,在游戲中孩子比較關注貓什么時候出現,而不是兒歌本身。我想,小班孩子要求他們邊念兒歌邊游戲還是有些困難的,因為孩子的注意點不是在兒歌上,而是擔心自己會不會被貓給抓住,真的是很天真。
小老鼠上燈臺教學反思篇三
小班幼兒處于身體迅速發展的時期,而動作發展又是其重要標志。他們身體和手的動作已經比較自如,可以掌握各種粗動作和一些精細動作。由于動作發展的需要,小班孩子特別好動。所以我覺得游戲對于他們來說是非常具有吸引力。本次活動我上的是音樂游戲《小老鼠上燈臺》,小班幼兒生活經驗還不豐富;參與活動時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游戲是他們最感興趣的一種活動形式;符合 幼兒好奇,好模仿,好動的特點;而這首歌曲篇幅短小,精煉,很容易被幼兒接受,針對這些特點,我在幼兒們對這首歌熟悉的內容和情節上進行游戲,讓幼兒在活動中充分表現自我,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為這次活動我設計了四個環節:第一環節,我以出示頭飾貓和老鼠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投入到活動中;第二環節,與幼兒一起復習歌曲內容,根據圖片講解復習加深幼兒對該歌曲的認識,緊接著引導幼兒大膽表現歌詞內容;第四環節,幼兒在熟悉動作的基礎上進行游戲,游戲是小班幼兒的最愛,在這個活動中他們變現得很活躍。幼兒很快進入角色,我引導幼兒討論用怎樣的動作來表現小老鼠爬上燈臺偷油吃,當聽到小貓叫聲嚇壞了和趕快躲到洞里的情形。我采用了讓個別幼兒上來做一做,集體跟著學一學,來完成目標。整節課游戲貫穿始終,幼兒在活動中體驗著快樂。
整個活動下來,幼兒對此活動非常的感興趣,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濃厚我感到很欣慰。但也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首先,由于教師本人過度興奮,整堂課節奏太快,以至于本來安排20分鐘的課程,在短時間內就提早結束。而我的語言也不夠夸張,如果多用些擬聲詞,相信幼兒會更加興奮。在復習歌曲播放圖片的時候,定格時間太短,有些幼兒還沒認真看完圖片內容就跳到下一張。在第四環節游戲時如果能設計一個小老鼠上燈臺的場景,相信幼兒會更加有興趣,而我所提出的要求也不夠明確,致使幾個小朋友中游戲中亂跑,藏到所指定的范圍外。
上完這節課我明白了許多,要想上好一節課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首先是教師自身的素養,另對于幼兒年齡特點的把握教學的策略的靈活運用都要好好斟酌,也要備好課,更主要的是在活動過程中,對幼兒多變的行為如何應對自如。這種教育機制很重要,這也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不斷地累積經驗,不斷地反思。
看了“小老鼠上燈臺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