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散文《小雨點》教案范文3篇
優(yōu)秀的幼兒散文,那溢滿童趣的內(nèi)容,優(yōu)美清新的意境,明快活潑的語言,在幼兒的成長發(fā)展中,對陶冶他們的情操,激發(fā)他們的想象,豐富他們的語言,有著特殊的作用。今天學習啦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小班散文《小雨點》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小班散文《小雨點》教案范文一
—、作品賞析
(一)散文原稿
滑吧、滑吧,小雨點
小雨點排著隊、唱著歌,從天上跳下來。
跳到屋頂上,跳到樹葉上,跳到我的雨傘上。
哎呀呀,小雨點把屋頂當成了滑梯,把樹葉當成了滑梯,把我的小雨傘也當成了滑梯。
滑吧、滑吧,快樂的小雨點。
(選自《咪咪畫報》2000年第3期。作者:余緋)
(二)修改后的散文
小雨點
小雨點排著隊,唱著歌,從天上跳下來。
跳到屋頂上,哎呀呀!小雨點把屋頂當成了滑梯;跳到樹葉上,哎呀呀,小雨點把樹葉當成了滑梯;跳到我的雨傘上,哎呀呀!小雨點把我的雨傘也當成了滑梯。
滑吧,滑吧,快樂的小雨點。
小班幼兒年齡小,生活經(jīng)驗不豐富,他們只能聽懂淺顯的語言,喜歡聽有重復情節(jié)的故事以及排比句,易于接受富有童趣的文學作品,在聽懂的基礎上學習一些簡單的文學語言,并逐漸遷移到生活中。
原作《滑吧、滑吧,小雨點》句式簡單,篇幅短小,語言淺顯流暢、富有節(jié)奏感,符合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作品描繪了小朋友十分喜歡的“下雨”事件,其中的“小雨點”,形象鮮明,富有童趣,猶如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在雨中歡快地嬉戲,符合小班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作品內(nèi)容具有啟迪性,適合幼兒仿編。
該作品雖好,但要作為小班教材使用,還需適當修改,原因有二:1.標題不夠精練,改為《小雨點》更直接,便于小班幼兒記憶。2.散文中心句的句式松散,規(guī)律不明顯,不便于小班幼兒誦讀和記憶,改為排比句后,既易于幼兒理解,又能較好地引導幼兒根據(jù)句式仿編散文。
二、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感受散文的優(yōu)美意境,學習散文中的排比句。
2.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欣賞及仿編活動,指導幼兒用語言、動作表達自己的理解與感受,并與同伴分享。
活動準備:活動前帶領幼兒觀察雨景;散文錄音,電腦課件,屋頂、樹葉、雨傘圖片各兩張,幼兒人手一個“小雨點”指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看過下雨嗎?雨是怎樣從天上落下來的?小朋友喜歡下雨嗎?
(二)欣賞散文
1.看無聲課件。
師:今天有個地方正下著雨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雨點跳到了哪里?小雨點在干什么?
(1)幼兒看課件。
(2)教師提問:小雨點跳到了哪里?好像在干什么?老師隨著幼兒發(fā)言的內(nèi)容點擊畫面,鼓勵幼兒充分講述。
2。老師朗誦散文。
設問:小雨點先跳到了什么地方?它把屋頂當成了什么?小雨點再跳到了什么地方?又跳到了什么地方?(后兩句重點引導幼兒學講完整句。)
3.在場景中感受、理解散文中的排比句。
師:我們和小雨點一起來做個游戲吧,一邊玩一邊講。
鼓勵幼兒手戴指偶,一邊做“跳”和“滑”的動作,一邊講述散文中的排比句。
4.完整欣賞散文。
(三)仿編散文
1.結合課件,引導幼兒說說小雨點還跳到了什么地方?
2.鼓勵幼兒手戴指偶,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想像仿編,相互欣賞。
三、教學建議
(一)制作課件、輔助教學
散文語言相對而言比較抽象,引導小班幼兒欣賞散文時,需要借助中介方式,如通過聆聽、誦讀、閱讀圖畫、觀看動畫等幫助幼兒接受、理解散文所表達的信息。結合多媒體課件欣賞散文,是其中較好的一種方式,能幫助幼兒較好地理解、記憶散文內(nèi)容。
欣賞散文《小雨點》前,教師可以先制作融動畫與聲音為一體的多媒體課件,用三個畫面分別表現(xiàn)散文中的三個排比句。組織活動時,教師只需根據(jù)句子的先后順序點擊鼠標,多媒體課件的動畫效果就能將幼兒帶到雨天富有詩意的情境中。
(二)結合動作、幫助記憶
低齡幼兒學習語言是與動作分不開的,當用語言表達或理解有困難時,動作能幫助幼兒理解、記憶語言。視、聽、講、做結合,感知覺的多通道參與有助于幼兒理解、記憶散文內(nèi)容。教師可以畫三幅大的“屋頂”“樹葉”“雨傘”,布置在活動室周圍。活動前,教師還可以指導每個幼兒自己制作一個指偶“小雨點”,這樣,在活動中,幼兒就可以將指偶套在手指上,模仿小雨點跳到屋頂上、樹葉上、雨傘上。這種身臨其境的活動氛圍,使幼兒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得到了多方面的發(fā)展。
(三)無聲動畫,利于想像
如果在幼兒看第一遍課件時,就將散文呈現(xiàn)給他們,就有可能使幼兒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使散文失去令人無限遐想的一面。因此,看第一遍課件時,教師可以把聲音關掉,讓幼兒看無聲動畫,邊看邊想:小雨點落到了哪里?好像在干什么?鼓勵幼兒大膽想像。
(四)仿編中心句、遷移經(jīng)驗
在引導幼兒欣賞散文,感受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和意境的同時,還應該鼓勵他們將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與作品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進行仿編活動,以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散文的理解,使得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與散文的間接經(jīng)驗實現(xiàn)雙向的遷移。《小雨點》的中心內(nèi)容是三個排比句,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引導幼兒回憶自己以前觀察到的雨景,改換排比句中的賓語,進行仿編,即“小雨點跳到xx上,哎呀呀!小雨點把xx當成了滑梯”。
小班散文《小雨點》教案范文二
預設目標
感知散文的優(yōu)美意境,學說散文中的排比句。
能用語言、動作表達自己對散文的理解與感受。
認字:雨點、滑梯、傘。
活動準備
“小雨點”紙偶若干。
字卡:雨點、滑梯、雨傘。
教學掛圖《小雨點》,散文錄音帶。
《語言》下p.12-13。
活動過程
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看過下雨嗎?雨是怎樣從天上掉下來的?
欣賞散文
——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
——教師提問:小雨點跳到了哪里?好像在干什么?
——鼓勵幼兒充分想象,大膽講述。
——播放散文錄音帶,幼兒看圖傾聽散文。
——請幼兒用散文中的句子回答問題:小雨點先跳到什么地方?它把屋頂當成了什么?又跳到了什么地方?
——幼兒再次聽散文錄音,邊聽邊想小雨點跳來跳去的情景。
——引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散文:小雨點從哪里落下來?落到了哪里?體驗散文中小雨點快樂的情緒。。
——請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散文中小雨點快樂是心情。
游戲“快樂的小雨點”
——玩法:教師現(xiàn)在活動室的地上畫出三個活動區(qū)域,一個是屋頂(畫小房子表示)一個畫樹葉(畫一片大樹葉表示)一個畫雨傘(畫一把雨傘表示)。然后將幼兒學過的一些字卡分別放在三個區(qū)域內(nèi)。教師出示字卡“雨點、滑梯、雨傘”,教幼兒認讀。幼兒扮作小雨點,先跳到“屋頂上”,在字卡里找出“雨點、滑梯”,然后說:“哎呀呀,小雨點把屋頂當成了滑梯。”再跳到“樹葉上”,在字卡里找出“雨點、滑梯”,然后說:“哎呀呀,小雨點把樹葉當成了滑梯。”最好跳到“雨傘上”,在字卡里找出“雨點、滑梯、雨傘”,然后說:“哎呀呀,小雨點把我的雨傘也當成了滑梯。”游戲可以分組進行。
表演散文
——幼兒閱讀畫冊《小雨點》,教師帶領幼兒朗誦散文。
——鼓勵幼兒戴紙偶一邊做“跳”和“滑”的動作,一邊講述散文中的排比句。
——教師朗誦散文,幼兒進行表演。
——幼兒邊聽錄音邊表演。
仿編散文
——引導幼兒說說小雨點還會跳到什么地方,仿編“跳到**上,哎呀呀,小雨點把**當成了滑梯。”
——鼓勵幼兒戴紙偶,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進行仿編,并和同伴互相交流。
結束部分
——小結幼兒學習情況及創(chuàng)編情況,鼓勵幼兒積極想象創(chuàng)編。
——教師和幼兒一起布置“字寶寶樂園”。
小班散文《小雨點》教案范文三
課題生成:
一場春雨“沙沙沙”,“沙沙沙”濕潤了整個大地。“下雨啦!”孩子們歡呼雀躍起來。他們有的興奮地仰下巴,讓雨水親吻著小臉;有的高興地念著:“千條線,萬條線中看不見。”有的驚喜地發(fā)現(xiàn)花瓣上、草地上閃動著顆透亮水珠,小蟲子躲到大樹下。有的好奇地問:“小雨點到……孩子們盡情在雨中嬉戲,小雨點猶如是從天而來到大家的歡迎。為了滿足孩子求知的欲望,為幼兒提供五彩繽紛現(xiàn)象的機會,我設計了此項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欣賞活動中感受雨天優(yōu)美意境,從而受美、表現(xiàn)美的情趣。
2、豐富詞匯:“一行一行的”。學習用“有的……一段話,擴展幼兒想像。
活動準備:
1、木偶臺(背景布置有大森林、小草坪、荷花塘、有點由線穿成若干行)。
2、四幅圖片(表現(xiàn)下雨時的優(yōu)美意境)。
3、錄音機、磁帶、液晶投影儀。
4、小雨點、花、草、樹、小動物等頭飾。
活動過程:
1、激發(fā)幼兒興趣,欣賞散文詩。
(1)播放下雨時的聲音,導人課題。
①“小朋友們聽,這是什么聲音?”(下雨的聲音)
②“下雨了,小雨點來了,小雨點是怎樣從天上跑一跑到大地上干什么?讓我們一起聽一聽,看一看。”
(2)引導幼兒邊看表演邊完整地欣賞散文詩。
老師操作布置在木偶臺上的小雨點使其跑動起來
問“散文詩的名字叫什么?”
2、引導幼兒分段欣賞散文詩,幫助幼兒感受下雨環(huán)境。
(1)欣賞散文詩第一段。
?、?ldquo;小雨點是怎樣從天上跑下來的?”
?、?ldquo;小朋友們會像小雨點那樣一行一行排好隊嗎?
試試。”(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感受一行一行地排好隊)。
(2)欣賞散文詩第二段。
?、?ldquo;小雨點跑到大地上干什么?”(上幼兒園)
?、?ldquo;小雨點都進了哪些幼兒園?”(引導幼兒用有自……完整地說一段話。)
?、?ldquo;小雨點到過的地方會怎么樣?你們想看嗎?
認真仔細,把小雨點到過的地方——森林、草坪、荷花耀些什么,都要講一講,還可以和其他小朋友討論討論。”觀察,討論四幅畫的內(nèi)容,教師巡回指導幼兒講述。)
?、?ldquo;小雨點到過的地方有什么變化?”(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講述自己觀察到的情景,還可以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如:竹筍鉆出來,小螞蟻頂著小樹葉,小雨點把青草當滑梯,“哧溜”一下滑下來……)
?、?ldquo;還有的小雨點到哪里去了?”
⑥“小雨點跑到我們的幼兒園,我們的幼兒園怎么樣?”
3、欣賞散文詩第三段。
小結:散文詩《小雨點來了》有三段,第一段是寫小雨點怎樣從天上跑下來的,第二段寫小雨點跑到大地上干什么,第三段寫大家都歡迎小雨點。這首散文詩真好聽,讓我們邊聽邊講述。
4、擴展幼兒思維:“小雨點還會跑到哪里,去干什么?”
引導幼兒邊說邊用動作表示,如小雨點來到菜園里,給蔬菜澆水,幼兒模仿小雨點做澆水的動作……
5、幼兒戴上頭飾表演散文詩。
幼兒自選頭飾(小雨點、動物、植物等表演),當小雨點來大森林、小草坪、荷花塘、葡萄棚、幼兒園、來到花園里、街道上、田野里、大海里……來到整個大地,扮演動物、植物的小朋友便盡情用動作展現(xiàn)小雨點來到后的各種變化,如:花兒使勁喝水,魚兒歡快地游著,小兔們洗洗澡……
附散文詩: 小雨點來了
小雨點來了,小雨點來了。
瞧,小雨點們一行一行的,排著隊,跑下來了。一路上,大家都好好地走呀走呀,快快地走呀走呀,不貪玩,不亂跑,不像那個孫悟空,從天上跑下來,一路上翻十八個筋……
小雨點來了,小雨點來了。
小雨點們跑到大地上干什么?上幼兒園呀。它們有的進了大森林幼兒園,有的進草坪幼兒園,有的進了荷花塘幼兒園,有的進了葡萄架幼兒園……還有的小雨點呀,啪噠啪噠跟著我們跑,跑進我們的幼兒園里來了。
小雨點來了,小雨點來了。
歡迎啊,天上來的小朋友——我們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