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一年級語文計劃范文3篇
一個好的計劃能使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就是:培智一年級語文計劃范文,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培智一年級語文計劃范文一
一 教材分析
本課時教材是全日制培智學校學校教科書(試用本)看圖讀拼音識字5中的內容。這一課共有六幅圖、四個音節、和四個生字。本課時學習生字“米”,借助漢語拼音識字。由于我校目前正在進行智障學生低年級語文生活化校本教材課題研究,所以我在本課基礎上要求學生認識“大米” 、“小米” 、“玉米”三個詞語,復習學過的“大” 、“小”兩個字,認識“玉”字,學會“米”字,正確書寫“米”字。熟練說句子“我愛吃——”。
二 學情分析
本班同學入學不足三個月時間,從無拘無束到跟隨教師上課,他們剛剛適應學校生活。班級10名學生中,7男3女。他們入學時間短,認知能力有限,但他們都來自農村,對本課時要求識記的大米、小米、玉米,并不陌生,要求學生說的句子也是學生天天都見到的,經常吃到的,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比較感興趣。
三 學習目標
(一) 知識與能力目標:
A.輕度智障學生目標:
1.復習漢語拼音和大小兩個字。
2.觀察畫面,弄懂圖意,對照圖意學會生字“米”,正確書寫“米”,認識生字“玉”。
3.認識本課學習的三種糧食,了解這三種糧食做成的食品。
B. 重度智障學生目標:
1.復習大小兩個字。
2.觀察畫面,弄懂圖意,認識生字“玉”和“米”。
3.認識三種糧食。
(二)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課堂教學,訓練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訓練學生說出通順、流利的話。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細心觀察。珍惜農民的勞動,不浪費糧食。
四 教學重點:學會三個詞語,能流利地說句子。
五 教學難點:流利地說句子,正確書寫“米”。
六 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師生平等和諧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引導學生學習。
七 多媒體的應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課前準備好水稻、谷子、玉米生長的課件,看畫面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表現欲望。
八 教學過程
(一)創設氛圍,引出新授內容。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請來了三位糧食寶寶,你們想認識它們嗎?
師出示分別裝有大米、小米、玉米的三個盒子:同學們,這三位糧食寶寶就分別藏在這三個盒子里。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認識他們。
師請同學逐個打開盒子,同學們一起看,說出是哪種糧食寶寶。(大米、玉米對智障同學們來說很熟悉,不難回答。可能大多同學對小米不熟悉。)
看后教師總結:看來,有的同學對這些糧食寶寶很熟,有的同學還不熟,不要緊,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三個糧食寶寶。有信心嗎?自己為自己加一下油!
(二)看一看,說一說
1.學習“大米”
(1)師出示大米實物。問這是哪位糧食寶寶呢?你認識它嗎?誰能告訴老師這是什么?
生:這是大米。(要求學生說完整的話。何山、孫陳旭口語很差,只要求他們說出“大米”一詞即可,矯健雙唇音發不好,“米”字要糾正發音。)
dàmǐ
師板書:大米
齊讀詞語,再逐個學生讀詞語,糾正口吃不清同學的發音。
(2).師:同學們知道“大米”這個糧食寶寶來自于哪里嗎?它是從哪種農作物中長出來的?(有的同學知道,有的同學可能不知道)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大屏幕。
師出示帶有水稻和大米兩幅圖以及大米字樣的課件。師生共同看畫面認識水稻,農村孩子都見過水稻,容易理解。了解大米是水稻長出來的,稻子磨出來的米就是大米。
(3).同學們知道糧食寶寶“大米”都能做成哪些食品嗎?你吃的什么食物是由大米做的?
生:大米飯是大米做的。(要求學生說完整的話)
生:大米粥是大米做的。
生:大米花是大米做的。
生:粽子是大米做的。
……
大屏幕出現帶有以上食物的課件。
(4).大米可以做成這么多的食物,你最愛吃什么呢?
生:我愛吃大米飯。
生:我愛吃粽子。
……
(要求學生說完整通順的話,讓口語較好的學生先說,矯健和李海平需要教師單個詞語教說)
2.學習“小米”
(1)師出示小米實物,問:同學們認識這個糧食寶寶嗎?很多同學對小米不熟悉,對說得對的同學給予鼓勵,這位同學熱愛生活,觀察仔細,老師獎勵他一顆星星。
xiǎomǐ
(2)師板書:小米
師生齊讀詞語,再逐生讀,糾正學生的發音。
(3)同學們知道小米從哪里來嗎?
師出示帶有谷子小米圖畫以及小米字樣的課件。師生共同看畫面認識谷子,讓學生了解小米是谷子磨出來的。
(4)那么,小米這個糧食寶寶可以做成哪些食品呢?
生:小米粥是小米做的。
師:你愛吃小米粥嗎?
生:愛吃。(鼓勵學生說完整話。)
3.學習“玉米”
今天我們準備認識三個糧食寶寶,現在認識了兩個,還有一個,看,是什么呢?出示玉米的實物。
生:是苞米。
師:對!苞米!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玉米”。
yùmǐ
師板書:玉米
玉米可以做什么食物呢?
你最愛吃什么呢?
課堂小結:
今天學習的三個糧食寶寶你記住了嗎?看大屏幕你會讀這些詞語嗎?每人讀一遍??春诎?,沒有了圖畫你還會讀嗎?指同學讀。同學們真棒!讀得真好!
(三)動動手,寫一寫
1.今天我們學習了三個糧食寶寶,這三個糧食寶寶里有一個共同的字,大家找一找,是什么字?同學們真聰明,都能找到,是“米”字。你們想學會寫“米”字嗎?
2.大家仔細觀察一下,米字里面有我們以前學過的哪個字?睜大眼睛找一找?對!米字上面的兩點拿掉就是木字。下面請大家看一下米字的書寫筆順。師采用動畫在大屏幕上書寫米字。米字要先寫上面的兩個點,再寫下面的木字。
3.舉起你們的小手,跟老師一起書空米字。
4.看大屏幕老師寫了三個米字,你認為哪個最漂亮?為什么?中間一個最漂亮,因為左邊的那個字上邊的兩點寫得大了,右邊的那個字下邊的部分寫得大了。寫這個字時要把它寫勻稱了。師巡視,及時表揚,寫不好的及時糾正。
5.拿起筆在你的田字格本上寫兩個米字,老師要看看誰寫得又快又好。
(四)演一演,練一練
下面老師發給大家每人一份禮物。你收到禮物了嗎?說說你收到的是什么禮物。同學們將圖片和詞語手拉手,成為好朋友吧!
(五)情感教育:同學們知道糧食寶寶是誰種出來的嗎?讓學生說說糧食來之不易,很辛苦!
師:對,糧食寶寶是爸爸、媽媽和數不清的叔叔、阿姨這些農民種出來的。
我們以后要珍惜農民的勞動,愛惜糧食,不亂倒剩飯剩菜,吃多少就盛多少,不浪費糧食。
還記得前幾天我們背過的要珍惜糧食的那首古詩嗎?讓我們一起再背誦《鋤禾》這首詩來結束這節課吧!
鋤禾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培智一年級語文計劃范文二
本學期我擔任培智一年級的語文課。由于初次擔任低年級語文課,而我所面對的學生是一群存在智力問題,且大部分沒有接受過學校教育的學生,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學生進行教學:
一、 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由于所面對的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是一群特殊的孩子,雖然學生不多,只有八個學生,但是他們的智力水平層次不齊,想讓他們在30多分鐘的課堂上坐住,并且認真的聽課,是及其不容易的一件事。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剛開學的二個星期里,我主要教會孩子們認識自己的教室,聽到上下課鈴聲,能夠自己進出教室,并且采用編兒歌、口令等形式,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學習上,使他們能夠在教室里坐上30多分鐘,讓學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養成良好的習慣。從能夠坐下到坐直,從能夠坐直到起立,從認識課本到認識鉛筆,從認識鉛筆到正確握筆,從寫字到拿書讀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講講講、說說說,通過一學期來的培養,我班學生都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 認真備課讀書
一年級新課程的內容多、知識面廣,但又是打基礎和培養良好習慣的關鍵時候,而學生活潑好動、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對大量枯燥的練習不感興趣,容易產生厭倦心理,教學中如果把握不好,有可能使學生獲得的知識顯得很零碎,不扎實。所以我總是想方設法帶領學生輕松學習,讓學生感覺學習是一種快樂。我嚴格按照教學計劃上課,精心設計教學程序。課前都精心準備,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教學中總是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方法,做游戲、講故事、猜謎語、開展活動等,讓學生輕松快樂地學習知識。還不怕麻煩,制作各種教具,輔助教學,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為了能更好地立足課堂搞好教學,平時利用空余時間隨時隨地進行教研,開展探討性的交流和反思。
三、 重視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
(1)讓孩子快樂學拼音
拼音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如何讓學生能把這看似枯燥的知識學得生動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通過學編兒歌、“開火車”、“讓學生當小老師”、“游戲”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增加了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學生學到了知識。
(2)強調孩子用正確的寫字姿勢學寫漢字
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能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愿。學生的字寫得好壞美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語文水平,也可以體現其文化素養。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在課堂板書、給學生的留言等方面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示范。其次,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寫字教程,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臨寫.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我都特別注意。
(3)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
教學過程中我盡量不輕易否定學生的思維成果,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讓學生獨立思考,并且積極肯定起思維結果,使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提出的不同結論,如果講得有道理,我都給予肯定,讓學生有機會坦陳自己的想法,例如:在教學單韻母“i”的四聲時,我讓學生子思考四個聲調像什么,孩子們說“像小姑娘帶了帽子”,我尊重他們的想法,并加以引導,學生記憶時很快也很扎實。
四、與家長交流,獲取家長的支持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為了學生更好地發展,我在做好本職工作同時,加強和家長的聯系,探討教育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我班的學生都有了較大的進步,增強了我的信心,相信下學期我們還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不過還應該說的是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出現了教學上的許多不足,眾多的學生是可以接受新課程的教育方式的。一小部分學生由于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因而班級里就有了兩個極端的現象。當然,今后我還會在教學中不斷改進,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新浪潮。
培智一年級語文計劃范文三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人,本班共有學生10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2人。語文素養良莠不齊,部分同學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寫字、說話、交流、作業、測試等語文學習習慣。上課時,有些學生只顧埋頭做自己的事情,不理會老師談話的內容;有些學生沒有養成傾聽的習慣,插嘴,打斷老師的話的現象時有發生;有些學生不善與人交流,不能圍繞問題中心展開談話與討論,離題跑題現象十分嚴重;有些學生不懂得愛護學習用品,教材、作業本損毀嚴重;有些學生讀寫姿勢不正確。這些都是他們學習語文的障礙。
其中,陳森、陶星、王思文有嚴重的言語障礙,曹欣、陳森和陶琰書寫有困難。尹奇表達能力較強,但由于視力障礙,閱讀、書寫方成存在較大的困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走進農貿市場;第二單元:我露小廚藝;第三單元:信息與生活;第四單元:購買年貨。
教材中的生活語文版塊圍繞四個單元主題,通過插圖、課文、練習園地、友好支持、操作評價等形式,將學習閱讀、書寫、表達、交流等語文技能的訓練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機融為一體,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學好語文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
第一單元主題是“走進農貿市場”,教材安排了四篇課文,1.我家附近的農貿市場,2.買肉敬父,3.買螃蟹,4.今天我買菜。這部分內容對智障學生來說,相對陌生,由于沒有生活經歷和經驗,學習起來可能難度較大。因此,在學習之前,安排一到兩課時的綜合實踐活動,帶領學生到學校附近的紅星市場參觀實踐。
第二單元主題是“我露小廚藝”,共有四篇課文,1.一道涼菜一個傳說,2.媽媽炒青菜,3.媽媽的紅燒肉,4.小廚師。這單元內容與第一單元內容有著承前啟后的聯系,都是圍繞學生既熟悉又陌生的“食”生活展開。對于智障學生來說,這部分內容既生動有趣,又有一定的難度。
第三單元主題是“信息與生活”,共有四篇課文,1.介紹我自己,2.養成讀報的好習慣,3.短信傳祝福,4.網絡真奇妙。手機短信和網絡已經進入智障學生的生活,因此,本單元的內容學生比較感興趣,但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對于一些專業的術語和一些實踐的操作技能,智障學生可能會存在一些認識或操作上的困難。
第四單元主題是“購買年貨”,共有四篇課文,1.逛年貨展銷會,2.貼春聯,掛紅燈,3.過年穿新衣,4.春節的禮物。本單元把中國傳統節日與語文學習相機融合,把傳統文化的習得與積淀與語文技能的培養與發展有機融合,實現了語文合一,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標。
三、教學措施
1.讀寫并重
本冊教材對重視學生語文素養與生活經驗的聯系,強調學以致用,學有用的語文,學有用的語言,對說話、閱讀、書寫等語文技能的訓練相對較少。在教學過程中,將依托教材而不完依賴教材,適當增加一些閱讀材料,采取教師朗讀、小組閱讀、家庭輔導等形式進行補充。
2.學會傾聽
繼續沿襲上學期的成功做法,利用早讀課、自習課等時間,為學生朗讀《紅瓦黑瓦》《彩烏鴉系列》《海底兩萬里》《地心游記》等作品,訓練學生學會傾聽,對學生進行文學素養的人文熏陶。
3.家校共育
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通過家校通平臺,將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發布給家長,請家長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輔導和補償。
四、教學進度(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