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閏土教學設計方案
少年閏土本課節選自魯迅小說《故鄉》,魯迅在《故鄉》中寫少年閏土是為了與老年閏土形成一個對比,揭示人物的苦難命運,引起人們深思造成人物苦難命運的原因。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關于少年閏土的教案分析,歡迎大家參閱!
少年閏土教學設計方案
【教材解讀】
課文描寫了一個倍受父親呵護且見多識廣、聰明活潑、機智勇敢的少年閏土形象,讓身居大院的“少爺”們自愧不如,更讓后來“我”見到老年閏土倍感吃驚。
本單元以認識、了解魯迅這位大文豪為目的。本課作為單元第一課,旨在讓學生認識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并通過課文后“資料袋”的拓展,了解魯迅有些什么文學成就,拓展學生的視野。學生學習課文的興奮點是什么?恐怕是急于了解魯迅吧,看看大文豪是如何寫文章的,大文豪的文章寫得怎么樣,大文豪的文章是否與其稱呼名副其實。
教學本課,抓住學生可能存在的興奮點,我們應該扎扎實實地展開如下方面教學: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知道課文寫了什么。課文中有些語言會阻礙學生的理解,因此得掃除字詞障礙,學生才能將課文讀正確、流利。學生讀文后,最好能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但如果從課文中零星捕捉到“月夜刺猹”、“與閏土相識”、“聽閏土講故事”、“與閏土分別”,老師就得引導學生整合課文內容。
2.文章如何寫?《少年閏土》這篇課文建立在一件件事情的基礎上,通過閏土的活動來塑造閏土這個人物形象。首先是敘述事情,文章敘述什么事,按照什么順序敘事;其次是閏土有些什么活動,怎樣活動的,恰好緊扣單元要求——繼續學習人物描寫的基本方法。
3.文章寫得怎么樣?這是學生認識大文豪、佩服大文豪的基礎,建立在學生對文章理解的基礎上。學生理解什么?一是從閏土的所作所為,感受閏土見多識廣、聰明活潑、機智勇敢,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人物形象;一是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這得建立在對閏土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從而理解“我”和“我往常的朋友”的孤陋寡聞,理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并進一步思考其原因。閏土在學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的寫作目的得到了揭示,學生無不會感到作家的高明,然后結合“資料袋”讓學生認識魯迅,對魯迅有個初步的了解。
結合以上分析,本課擬采用“讀寫結合”進行教學。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寫課文中的7個生字;結合課文語境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素不知道、畜生、希奇”的意思;學習小說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2.用自己習慣的方式讀課文,說出課文記敘了“我”和閏土的一些什么事,在梳理課文敘事的基礎上理清文章的思路,復述課文主要內容。
3.抓住閏土的活動,對比文中的“我”,能說出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說出閏土是一個什么樣的少年,明白作者寫作目的。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理清文章思路,學習人物描寫;
2.教學難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方法】
多種方式讀課文、討論法、啟發法、講授法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并給文后生字注音組詞弄清其意思。
【教學安排】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學生目睹教材中魯迅插圖。)
(教師慢慢朗誦)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短短的頭發刷子似的直豎著,濃密的胡須成一個隸書的“一”字,他就是魯迅,我國的一位大文豪。
(板書:大文豪)
(揭示單元主題)認識、了解魯迅。
(了解學生的閱讀期待)
(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利用課題質疑,讓學生形成問題意識,進一步激起閱讀期待)
二、初讀課文
1.學生用自己習慣的方式讀課文,找出課文寫了些什么事,在文中適當位置作出批注。
2.學生讀文教師巡視指導:“畜生、希奇、素不知道”等詞語;調查學生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句子,并指導學生如何去理解。
3.抽學生輪讀課文,并根據實際情況指導學生如何讀。
三、全班交流課文寫什么
1.學生可能交流的內容:
⑴(“月夜刺猹”、“與閏土相識”、“閏土講故事”、“與閏土分別”)
⑵(學生可能講述閏土講了些什么故事)
2.按學生的交流情況對內容進行梳理。
四、理清思路,把握內容
1.根據對內容的梳理,引導學生理清課文思路。
2.根據文章思路,學生復述課文內容。
五、朗讀課文,進一步感受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課文線索和課文內容。
二、學習表達,感受閏土形象
1.閏土做了些什么?說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
2.抓住課文對閏土的描寫,談印象深的理由。
3.集體交流少年閏土是一個什么樣的少年。
三、依據課文思路,追尋“我”的情感變化,研讀課文
1.“我”盼閏土,與閏土快樂相處到最后難舍難分的情感變化。
2.“我”為何有這些情感,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一句話:“……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
3.“我”與閏土進行對比,明白作者寫作目的。
四、拓展延伸
1.評價大文豪寫的文章,說說自己學到什么。
2.閱讀“資料袋”,加深學生對魯迅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