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學考研國家線一覽表
年份 | 學碩/專碩 | 一區/二區 | 門類/專業 | 總分 | 滿分=100 | 滿分>100 |
2022 | 學術學位 | 一區 | 工學(不含工學照顧專業) | 273 | 38 | 57 |
2021 | 學術學位 | 一區 | 工學(不含工學照顧專業) | 263 | 37 | 56 |
2020 | 學術學位 | 一區 | 工學(不含工學照顧專業) | 264 | 37 | 56 |
2019 | 學術學位 | 一區 | 工學(不含工學照顧專業) | 270 | 39 | 59 |
2018 | 學術學位 | 一區 | 工學(不含工學照顧專業) | 260 | 34 | 51 |
2017 | 學術學位 | 一區 | 工學(不含工學照顧專業) | 265 | 35 | 53 |
2016 | 學術學位 | 一區 | 工學(不含工學照顧專業) | 265 | 36 | 54 |
歷年工學(不含工學照顧專業)考研國家線匯總(二區)
年份 | 學碩/專碩 | 一區/二區 | 門類/專業 | 總分 | 滿分=100 | 滿分>100 |
2022 | 學術學位 | 二區 | 工學(不含工學照顧專業) | 263 | 35 | 53 |
2021 | 學術學位 | 二區 | 工學(不含工學照顧專業) | 253 | 34 | 51 |
2020 | 學術學位 | 二區 | 工學(不含工學照顧專業) | 254 | 34 | 51 |
2019 | 學術學位 | 二區 | 工學(不含工學照顧專業) | 260 | 36 | 54 |
2018 | 學術學位 | 二區 | 工學(不含工學照顧專業) | 250 | 31 | 47 |
2017 | 學術學位 | 二區 | 工學(不含工學照顧專業) | 255 | 32 | 48 |
2016 | 學術學位 | 二區 | 工學(不含工學照顧專業) | 255 | 33 | 50 |
歷年工學考研國家線一覽表匯總(一區)
年份 | 學碩/專碩 | 一區/二區 | 門類/專業 | 總分 | 滿分=100 | 滿分>100 |
2022 | 學術學位 | 一區 | 工學照顧專業 | 260 | 35 | 53 |
2021 | 學術學位 | 一區 | 工學照顧專業 | 253 | 34 | 51 |
2020 | 學術學位 | 一區 | 工學照顧專業 | 254 | 34 | 51 |
2019 | 學術學位 | 一區 | 工學照顧專業 | 260 | 35 | 53 |
2018 | 學術學位 | 一區 | 工學照顧專業 | 255 | 34 | 51 |
2017 | 學術學位 | 一區 | 工學照顧專業 | 260 | 34 | 51 |
2016 | 學術學位 | 一區 | 工學照顧專業 | 265 | 34 | 51 |
歷年工學照顧專業考研國家線匯總(二區)
年份 | 學碩/專碩 | 一區/二區 | 門類/專業 | 總分 | 滿分=100 | 滿分>100 |
2022 | 學術學位 | 二區 | 工學照顧專業 | 250 | 32 | 48 |
2021 | 學術學位 | 二區 | 工學照顧專業 | 243 | 31 | 47 |
2020 | 學術學位 | 二區 | 工學照顧專業 | 244 | 31 | 47 |
2019 | 學術學位 | 二區 | 工學照顧專業 | 250 | 32 | 48 |
2018 | 學術學位 | 二區 | 工學照顧專業 | 245 | 31 | 47 |
2017 | 學術學位 | 二區 | 工學照顧專業 | 250 | 31 | 47 |
2016 | 學術學位 | 二區 | 工學照顧專業 | 255 | 31 | 47 |
注:工學照顧專業:力學[0801]、冶金工程[0806]、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0807]、水利工程[0815]、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0818]、礦業工程[0819]、船舶與海洋工程[0824]、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0825]、兵器科學與技術[0826]、核科學與技術[0827]、農業工程[0828]。
說明:
1、國家線是考研進入復試的最低分數線,不僅總分要過線,而且單科也要過線,各學校通常會在國家線基礎上劃定學校各專業復試分數線,通常會比國家線高,當然很多非熱門學校基本過了國家線就可以進入復試。
2、一區:報考地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四川、陜西等21省(市)。
3、二區:報考地在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云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0省(區)。
4、滿分=100的為政治和英語,滿分>100的為專業課,單科總分加起來并不等于總分。
考研的考試內容
一、公共課:政治、英語一、英語二、俄語、日語、數學一、數學二、數學三,由國家教育部統一命題。各科的考試時間均為3小時。
政治理論課(馬原22分、毛中特30分、史綱14分、思修18分、形勢與政策16分)、
英語滿分各為100分(完型10分、閱讀理解60分、小作文10分、大作文20分)、
數學(其中理工科考數一、工科考數二、經管類考數三)滿分為150分。數一的考試內容分布:高數56%(84分)、線代22%(33分)、概率22%(33分);數二的內容分布:高數78%(117分)、線代22%(33分);數三的內容分布:高數56%(84分)、線代22%(33分)、概率22%(33分)。
這些科目的考試知識點和考試范圍在各科考試大綱上有詳細規定,一般變動不大,因此可以參照前一年的大綱,對一些變動較大的科目,必須以新大綱為準進行復習。
二、專業課統考專業課:由國家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科目包括:西醫綜合、中醫綜合、計算機、法碩、歷史學、心理學、教育學、農學。
其中報考教育學、歷史學、醫學門類者,考專業基礎綜合(滿分為300分);報考農學門類者,考農學門類公共基礎(滿分150分)。
三、非統考專業課:由各個院校自主命題,分為專業課一和專業課二。各科考試時間為3個小時,每科的分值滿分為150分。
工學類專業名單
1.工學類專業之力學類
力學類專業包括:理論與應用力學、工程力學
2.工學類專業之機械類
機械類專業包括:機械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車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機械工藝技術、微機電系統工程、機電技術教育、汽車維修工程教育、智能制造工程、智能車輛工程、仿生科學與工程、新能源汽車工程等。
3.工學類專業之儀器類
儀器類專業包括:測控技術與儀器、精密儀器、智能感知工程
4.工學類專業之材料類
材料類專業包括: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學、冶金工程、金屬材料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復合材料與工程、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寶石及材料工藝學、焊接技術與工程、功能材料等。
5.工學類專業之能源動力類
能源動力類專業包括:能源與動力工程、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儲能科學與工程等
6.工學類專業之電氣類
電氣類專業包括: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光源與照明、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電機電器智能化、電纜工程等
7.工學類專業之電子信息類
電子信息類專業包括: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信息工程、集成電路與集成系統等
8.工學類專業之自動化類
自動化類專業包括:自動化、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機器人工程、郵政工程、核電技術與控制工程、智能裝備與系統、工業智能等
9.工學類專業之計算機類
計算機類專業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數字媒體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網絡空間安全等
10.工學類專業之土木類
土木類專業包括:土木工程、鐵道工程、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智能制造、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等。
工科最難的專業
1、車輛工程專業
從目前的發展情況看,車輛已經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了,車輛工程專業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整體的設計都非常復雜。學習車輛工程專業的學生每天都在專研車倆的內部零件,再加上學習范圍較廣,要學的知識非常多,使得學習車輛工程專業的學生畢業后真正有本領的人才很少。
2、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報考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學生也非常辛苦,因為要面對的專業知識很多,還要接受訓練,做實驗以及實習等,在專業在大學期間是非常忙碌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主要學習的內容包括信號的處理和獲取、電廠設備的信息系統等,學習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對于計算機的要求非常高,不僅要會編程,還要會研究電路,畢竟只有掌握住這些知識,學習起來才不會吃力。
3、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
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的學習難度很大,如果高中底子不好,上大學后學習該專業很有可能會非常吃力。這個專業主要是學習工程力學、電子、熱物理、機械設計以及核的相關技術,難度可以說非常大,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非常燒腦,一般包括該專業的都是學霸,畢竟學渣報考是很難畢業的。
4、電氣工程專業
電氣工程專業課程多,難度大,學習內容主要包括電子、信號、電路、微機等技術理論,由于學習的范圍大,所以學習起來也較為吃力和燒腦,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基本上大學期間是很少有時間可以休息的。
工科比較簡單的專業
土木工程——真不是“搬磚專業”
有篇題為《土木工程,我們不是“又土又木”》華夏高考網的文章曾引起人們關注,并引發思考:土木工程為何會屢登高就業率的榜單,又為何一直被誤解為“搬磚專業”呢?
通信工程——讓溝通無極限 世界零距離
通信的簡單理解,就是信息的傳遞。現代的通信行業,正在引領社會經濟發展的龍頭,同時也是很多理工科考生向往的熱門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