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專業考研可以考哪些專業
考研的方向一般有結構、巖土、道橋、市政、建筑經濟管理。
不同方向的科目要求:
1、道路與鐵道工程。
科目:政治、英語、數學及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和土力學。
2、橋梁與隧道工程。
科目:政治、英語、數學及結構力學,鋼結構,隧道與地下工程基礎。
3、結構工程。
科目:政治、英語、數學及結構力學,土力學和材料力學。
4、巖土工程。
科目:政治、英語、數學及材料力學,土力學,理論力學和大學物理。
5、市政工程。
科目:政治、英語、數學及流體力學,水力學,水質分析化學。
6、工程管理。
科目:政治、英語、數學及財務管理,經濟學,會計學原理,房屋建筑學。
土木工程專業考研如何復習
報名時選擇合適的學校,提前了解意向學校的專業情況。你想選擇什么小方向,哪個學校的這個方向比較厲害,你覺得自己能考一個什么樣的分數,大體有把握考上哪個學校,都是報名時需要考慮的重點。
這個在報名之前早就要想好,因為你復習的時候,專業課這一部分,如果你及時準確的聯系到了意向學校的一些同學或者老師,可能會給你一些參考的資料或建議,例如歷年考題,他們學習時用的哪個版本的教材,都是你復習時的捷徑,而且效果一般不錯。
碩士研究生考試,土木工程專業的專業課一般都是考結構力學,不同學校,專業課的設置可能不同。對于結構力學的復習考試,解題思路是固定的。因為題目中已經明確告訴了你用那個方法解題了,所以對考生來說,最重要的是把基本方法的來龍去脈搞得一清二楚,對于你寫在紙上的每一個公式、每一個符號的物理意義搞得一清二楚,這樣解起題來才心中有數、才沉穩。
平時應勤于思考,深刻體會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也應多做一些經典的概念題,在本科學習階段我們往往重視內力分析,忽視結構在各種作用下的變形分析。事實上,內力分析與變形分析對于結構分析來講是同等重要的。
復習的時間基本可以分為三個時間段:暑假前(3月到6月)、暑假、暑假后一直到考試。關于暑假前的幾個月,很多學生事情還比較多,比如還有很多重要的專業課要上,或者二戰的同學還要忙畢業論文、畢業季活動等等,再加上還要考慮能否保研、要不要找工作、考研目標、搜集資料等等,真正能集中利用來復習的時間并不是很多。
但個人認為前期至少要做好以下幾件事,才能保證充分地準備應試:搜集各科復習資料;提前進入專業課的復習;復習數學基礎知識;背考研詞匯,做英語真題閱讀部分;復習馬原。
土木工程跨專業考研如何選擇專業
1.就近原則
即尋找相近專業或相關學科來跨專業考研,最安全的方法還是找同一門類下或同一基礎理論下的不同分支,如化學轉藥學,數學轉理論經濟學,電器轉電子等。總而言之,最好能夠在跨專業考研前找到專業間的“交集”。復習的時間很緊張,要復習的內容多,走“就近路線”無疑會有一些優勢,選擇相關相近專業,專業知識和思維方法有相通性,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和增強自信心。
2.興趣原則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在興趣的前提下選擇的考研專業和學校將讓整個學習過程充滿激情。但是我們首先要真正了解自己的興趣,真正的興趣需要一個深入了解的過程,當我們自愿地、無意識地把考研專業與生活聯系起來的時候,這種對專業的興趣就算建立起來了。
3.備考難易程度
首先,自身實力不是特別雄厚,切忌跨度太大。
其次,因為研究生階段的教育起點很高,對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要求較高,考研導師不會再講基礎理論知識。
最后,選擇專業時要考慮自身能力,比如金融學,這個專業很有誘惑性,但這個專業對數學要求很高,要選這個專業就得有很好的數學基礎。
土木工程考研方向有哪些
1、土木工程專業考研方向一:道路與鐵道工程。
道路與鐵道工程是一級學科交通運輸工程的二級學科,此學科是研究鐵道、公路、城市道路和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的規劃、勘測、設計、施工、運營、養護和管理中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的學科。近年來,道路與鐵道工程學科研究人員勵志求新,開拓務實,緊密圍繞國家經濟建設主戰場。
2、土木工程專業考研方向二:橋梁與隧道工程。
交通建設在國家經濟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先行作用,在公路、鐵路和城市交通建設中,為跨越江河、深谷和海峽或穿越山嶺和水底都需要建造各種橋梁和隧道等結構構造物。橋梁與隧道工程學科屬土木工程一級學科,是集設計、施工與工程管理為一體的具有很強實踐性的工程學科。
土木工程考研意義大嗎
建議考研。如果從長遠的時代發展來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的標準是越來越高,現在像樣的設計院都是主要招研究生,雖然在中國土木工程的就業前景可以說是在不斷衰落,行業內卷嚴重,但是你不可否認未來對土木工程生源要求肯定會越來越高,本科生逐漸會變得廉價,所以本科生出來就業的心里落差也是跑路的原因之一。
當然,不是說研究生出來就很吃香,只是讓你面臨就業時多了一些選擇的可能性。
有一個詞叫時間成本,對于土木工程而言,同樣是三年,本科生出來工作三年不一定就比不上研究生,這是我們土木工程專業的特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差距不像其他專業那么大。如果你覺得自己不想再應付式的學習或者想盡早出來賺錢工作照顧家庭,就業也未必不是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