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給學生減負,也要給教師減負什么情況
時間:
澤慧
教師資格證
隨著“雙減”工作深入推進,課后服務全面開展,家長接送學生和課后輔導難題普遍得到解決,但教師工作時間延長、工作任務增多的難題依然是塊“硬骨頭”。此外,為了切實減輕教師負擔,把時間還給老師,學校減加大對教師教學工作以外必要事項的統籌安排和精簡優化。當前,在“雙減”的大背景下,國家大力也提倡給學生“學業減負”,讓其健康成長。
該怎么給學生減負?
正確引導家長。讓家長朋友們理性看待學生的學習狀況,不盲目給孩子報各種校外培訓班,在注重孩子文化課程學習的同時,更加注重孩子的身心發展。
加大對中小學校外輔導的監督管理力度。對無證經營、虛假宣傳、超綱教學的校外輔導機構進行嚴肅處理,使校外輔導市場更加良性的發展。
各媒體應該進行廣泛的宣傳。打破“唯分數論”的不良風氣。通過宣傳過度校外輔導的危害、國家為中小學生減負的政策,來引導社會風氣的轉變。
對信息減負。刪除冗余信息,避免時間、精力、金錢的浪費等。
該怎么給老師減負?
減少非教學任務。非教學任務如填寫各種表格、進行各種總結、迎接各種檢查等,這些工作耗費了老師大量的時間,應盡可能減少非教學任務對老師精力的占用。
減少教師培訓負擔。有的培訓內容與教學實踐關系不大,培訓次數過多、時間過長會影響教師的休息和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
建立科學評價機制。對教師工作的評價要全面、客觀、公正,既包括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評價,也包括對教師職業道德的評價。
改善學校管理。學校管理應科學化、人性化,要關注教師的身心健康,尊重和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
此外,還可以通過提高教師待遇、完善職稱評審制度等途徑來為教師減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