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申論格式指導
申論應用文的格式在很多考生看來是非常傷腦筋的,最怕的就是拿到一些常見的文種不清楚具體的格式內容,那么它們的規律是怎么樣的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公務員申論寫作格式指導,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公務員申論格式指導(精選篇1)
一、了解申論題型——正確的申論備考思維是高分基石
考生如果沒有能領悟到“申論是一道證明題”這一基本觀點,那么任何申論答題技巧都是沒有意義的。每年都有把申論寫成了散文、雜文的考生,基本都是沒有理解申論的基本特點。申論的本質是議論文,形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觀點,總論點明確、分論點清晰。
閱卷組不會期望考生在試卷中的對策有多么的完善,多么的深刻,國家出臺政策需要多方論證和小范圍試點,申論的大多數考題都是國家政策研究中心的學者每天在思考的問題,命題組不會苛求考生在一個多小時里能提出“真正”的對策,其實對策都在材料里,申論最重要的答題技巧只是論證考題的意義以及可行性,因此“申論是一道證明題”。
二、復習資料越多越不好——經典復習資料以1抵10
現在關于公務員考試的復習資料成千上萬,有書、視頻。有的資料可以免費下載,有的保過班需要2-3萬。但資料一定不在多,而在精。
三、善用手機、打印機助力申論復習備考——學習和完善自己的申論答題思維
你在瀏覽網頁、新聞的時候總會看到一些經典的題目或者時政文章、專欄觀點,隨手及時保存到電子設備,待有空時整理成文檔打印出來,既方便做筆記也方便歸納總結。隨時打印下來可以讓自己不會錯過各種新的信息和觀點,題型等等。根據自身條件,發掘自有優勢。
四、申論復習是否要大量做題?——擺脫題海戰術有道理
這個方法用在行測備考上,還可能是有一定的效用的,但在國考申論復習上,一定要注意:分析問題遠比一味做題更能真正提高申論答題技巧。國考申論的題目并不多,重點考察的是考生對于一個社會問題的多維度思考、不同身份下的理解以及作為公務員角色該如何應對。這種思考的傾向性,決定著申論復習,一定是要以全面分析為主的,所以,一天做十道題,不如一天好好分析一道題的十個角度和思考層次。
公務員申論格式指導(精選篇2)
說起遼寧丹東大梨樹村,很多人知道毛豐美,但可能不知道,這個連續4年入選全國文明村的村莊,擁有開闊的農村新氣象。比如過年期間,這里的村民一不賭博,二不喝大酒,而是進閱覽室,比賽書法,跳秧歌,組織廟會,年味十足,愜意又從容。
這是“倉廩實而知禮節”,而鄉村治理也功不可沒。自改革開放以來,大梨樹村的村民,在已故村黨支部書記、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毛豐美帶領下,干出了一番事業。農民不離土,也能像城里人那樣上班掙工資。40年過去了,村容村貌翻天覆地,但村里的社會結構變化不大,依然是知根知底的熟人社會。親情在,傳統在,作為精神紐帶的“鄉愁”在,熟人社會的約束也在,成功抵御了不良風氣的侵蝕。
近年來,一些農村地區人情泛濫、彩禮如山、非理性消費突出等現象常常見諸報端。相對封閉的傳統村莊在向現代開放社會轉變過程中,如何避免失序與失范,成為一個重要課題。大梨樹村的經驗就在于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兩手抓。比如從1997年起,村里制定村規民約,“禁止婚喪嫁娶大操大辦,違者重罰”。在村規民約面前,干部村民完全平等,大梨樹村的黨員干部以身作則,帶頭改舊俗、樹新風。奮斗成為共識,奢靡沒有空間,人心有了更多積極向上的力量。
鄉村振興文化為魂,絕非虛言。正如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兩會在山東代表團強調的,“要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這些年,遼寧在鄉村文化建設中,一手抓村容村貌,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里子”和“面子”相互促進。譬如盤山縣,建設“圖說我們的價值觀”主題道路和主題廣場,5萬米的宣傳墻訴說著我們這個時代的核心價值觀,成為當地農村一景。當鄉土文化回歸并為鄉村振興提供動力,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筑成文明的底色,鄉村就永遠充滿生機。
“活魚須在水中看”。提升鄉村文化建設、激活傳統鄉村之魂,要在實踐之中找答案。有學者認為,“東北三省是華北農業社會的擴大”。與中原和南方千年古村相比,移民形成的東北農村缺少傳統文化的深層滋養,抵抗消費主義侵襲的能力要弱一些,有些鄉村的原子化傾向尤為明顯。有鑒于此,東北鄉村更應該在推動村民參與鄉村事務、農民互幫互助上發力,增強文化凝聚力。放眼全國,無論文化下鄉,還是保護古村落,或是移風易俗,都需要實心實意、真抓實干,避免重物質輕精神。惟其如此,才能在鄉土文化的豐厚土壤中開出各有特色的文明之花。
鄉村振興是一場艱苦而漫長的跋涉,不僅需要資金、政策、人才,也離不開鄉土文化靈魂的代代相傳。當尊老愛幼、鄰里相幫、積極向善等傳統美德被大力弘揚,更多人將重新認識鄉村文明的價值和使命。這不僅有助于推動鄉村振興,也能助力城鎮化成為記得住鄉愁的城鎮化,讓現代化成為有根的現代化。
公務員申論格式指導(精選篇3)
申論中對格式考察只側重標題、稱謂(發文對象)、正文、落款(發文單位)、日期(發文時間)這五部分,其余日常公文中所見部分均不需要關注。標題獨占一行,居中書寫,以給定標題優先;稱謂根據身份自擬即可;先寫落款后寫日期,靠右書寫即可,若沒有明確的落款可以用___代替。
提綱的考察是其中一個考察重點,考生可以將其理解為未出現提綱兩個字進行作答,該有的格式部分都需要具備。
第一類,一般介紹類。這一類是目前國考和各地省考出鏡率最高的一種文種,包括介紹材料、推薦材料、匯報材料等,普遍格式都是標題和正文兩部分,且書寫邏輯一般與給定資料邏輯相同。
第二類,簡要文種類。這一類文種包括簡報、短文、短評等,這類文種往往不考察格式,直接標題和正文兩部分書寫即可。
第三類,發言講話類。這一類在日常生活中多見,是15年前很喜歡考的一類文種,包括:發言稿、講話稿、演講稿等,其格式為標題、發文對象和正文三部分,書寫內容要符合發言講話的實際場景。
第四類,權威文種類。這一類多見于政府文種,較為正式,例如:整改通知書、通知、公開信等,其格式中標題、發文對象、正文、發文單位、發文時間都有。
第五類,新穎文種類。這一類文種往往不常見,其核心目的不是為了考察格式,一般為標題和正文兩部分,例如:備詢要點等。
這些屬于已經考過的文種,但是作為考生的大家要清楚,對格式考察的核心要求是弱化格式,以要點為主,所以當考試時對格式不清楚,若字數不允許,可以直接標題和正文兩部分書寫,若字數允許,可以按標題、稱謂、正文、落款、日期五部分全部存在書寫,保證要點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