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申論復習技巧
申論備考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備考期間,每一位考生都會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完善自己的積累,那么你知道申論復習心得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家公務員申論復習技巧集錦,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
國家公務員申論復習技巧(精選篇1)
一、學習交流氛圍要濃厚。
公考是一場孤獨的旅途,單打獨斗有可能半途而廢,但如果能夠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則會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和毅力。在學員群,我認識了一群可愛的小伙伴,雖然平時我不怎么發言,但是看到大家都很努力地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就覺得自己也要努力。站長也會時不時地發出鍛煉大家說理能力的小案例,大家也會積極踴躍的練習,這也是一個相互學習的過程。在課上,每一次被站長抽中的學員作答,都能使我從中學到很多,他們就像一面鏡子,能夠照出我自己的問題和我要改進的地方。到現在我還記得大雨(字不能再好看!)、耿耿(大國范兒的作文我至今印象深刻)、阿拉丁(答題特別積極)他們的作答,毫無疑問,他們也都上岸了。可見,一個積極、融洽的學習氛圍,對于自我監督和學習是十分重要的。
二、把握答題思路很重要。
我一直認為,在申論學習上,方向比方法更重要,就像站長說的,我們要學會揣摩出題人的心理,作答時要做到材料和題目的雙印證,而只有日積月累的訓練才能達到這個目的。但現在在公考復習的急功近利心理太重了,很多人都想要立竿見影的效果,可又怎么會有這么容易的事情呢?說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大家都知道申論要“抄”,可是怎么抄?“抄”不是簡單的細節堆砌,而是要有邏輯、有聯系、有目的、有側重。站長不會告訴我們太多技巧,但其實這些“技巧”都已經融入到日常的練習中了,宏觀到拿到試卷怎么做,微觀到每一個題目如何思考,詳細到大作文的框架如何建構、如何論證、分論點如何建立聯系等等,不一而足。直到17年國考下午考申論的時候,我拿到試卷,每做一道題耳邊都仿佛有站長的聲音(以及站長專屬的魔怔笑聲),如有神助,考完之后自己分析了很多遍,覺得答得應該沒跑偏,最后成績出來副省71.5分,也算交了不錯的答卷。可見,只有學透了申論思維,我們才能無招勝有招。
三、是堅持模考終見成效。
多次摸索,不如一次實戰。模擬能夠給我們帶來考試般的感覺,讓我們查缺補漏,不斷完善。這也正是站長申論吸引我的地方,同時我也特別擔心萬一分給我的批改老師很水怎么辦?然而,尷尬的是,我第一次模考就因為出差未能準時參加,后來我的批改老師一直催催催,讓我不敢偷懶,出差回來就趕緊交上了作業。后來我了解了,這些批改老師都是曾經的申論大神,都很厲害。我的批改老師,軍曹老師的細心、負責、直戳痛處的點評以及美麗顏值讓我沉迷于模考,一直到國考,每次模考我都沒有落下,有時候出差不能按時參與,我也會抽時間補上,后來也就成為了習慣,變被動為主動。時間的緊迫感、不間斷的答題感、現場的實戰感,都會讓你在平時就能感受到2-3個小時的申論考試是什么情境,每周一次,不用太多,已經能夠讓我們上考場之后也能平常心對待、坦然處之,時間的把控、答題的思路、內容的梳理,在平時早已做足功課,又怎么會手忙腳亂,甚至答不完?
國家公務員申論復習技巧(精選篇2)
一、多練筆:要想答好申論,多寫是個硬道理。
熟能生巧,最主要的練筆材料就是歷年真題,積極利用往年考題進行練習。在練筆過程中,消化方法理論,提高寫作水平,形成自己的作答思路和寫作風格。在考試過程中,把平時的積累發揮出來,往往會獲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但是,在做題的過程中務必需要廣大考生做好以下;兩點:一是角色轉變,站在準公務員的立場在申論考試中闡明觀點,因為申論考試的本質決定了作答申論必須站在政府的角度思考問題,你提出的觀點要有針對性、具體可行。在作答申論試題時,務必要同黨中央的大政方針和各級政府的政策保持一致,并且,在遣詞造句的過程中,用語要規范。
二、多加積累:積累素材無疑是廣大考生答好申論題的前提和基礎。
熱點問題具有很強的時效性、普遍性與非敏感性,這就要求考生務必關注熱點,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瀏覽網頁,看看有什么最新的時政消息或關乎國計民生的熱點新聞,不需要每天長時間的看,重在堅持,每天10多分鐘即可。重點把握兩方面:一是了解近一年來國家政治領域和社會上發生的熱點問題,把握各級政府工作的總體方向;二是熟知熱點事件產生的背景(原因)、當前現狀、影響危害以及解決思路等,做好申論考題素材儲備。可以去看如《人民日報—社論》、《理論熱點面對面》等。
國家公務員申論復習技巧(精選篇3)
★練習★
(一)復習材料
粉筆筆記,粉筆100題及視頻,張小龍講解最好(也可以看看半月談出的申論解析)
(二)方式
1.聽課看書,掌握方法(各種題型如何解題及格式)
2.精煉題目,聽張小龍精講課程視頻,一個視頻可以多看即便,申論練習在于精,而不在多
3.分題型練習即可,做完及時對答案,有名師解析就聽,適當吸收,要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理解
4.100題可反復練習,一道題目可以重復做,每一次都有新的收獲。
5.練習過程中,一方面要學習素材、答案的大局觀和系統思維,即政府在遇到問題時處理的方式、思考的邏輯;另一方面也要學習各種專有名詞,格式等具體要求。
6.練習一方面是強化做題技巧和方法,即對應解題框架、思考邏輯和精簡名詞;另一方面也是積累素材,對應到每個主題。
★積累★
(一)復習材料
半月談(小冊子)、申論真題、最新熱點、半月談評論和各種評論
(二)方法
1.理論性優先于實踐性。時間充足的情況下讀半月談或者學習領導人講話,先構建起思考的大局觀,深化理論基礎。比如說大局觀、服務觀、生態觀、基層減負、科技創新等等。粉筆都有。因此推薦以機構總結的理論文章和半月談冊子優先,輔之以熱點評論。
2.個性優于普遍性。所有的內容要形成自己的風格,理解優先于背誦。
3.非實用性高于實用性。可能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所積累的東西都無法直接用到,但積累的東西在于梳理思維,厘清邏輯,整合觀念,這對于輸出或者解決對策而言是根本的,也是拉開差距的關鍵。
4.主題積累,注意發散。以各主題進行分類整理,形成相應的龐大的思維導圖。結合熱點事件進行主動思考,舉一反三,強化鞏固思維體系。內容眾多需要制定復習計劃,時常復習鞏固。
5.及時鞏固,每天練習和積累的時間應當對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