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必看逆襲高分錦囊
每年一度的國考就要到來了,行測與申論是兩個重頭戲,那么申論寫作怎樣拿高分?小編為大家提供申論寫作必看逆襲高分錦囊囊,申論寫得不太好的同學,趕緊來學習一下吧!祝大家備考順利!
申論必看逆襲高分錦囊篇1
“得申論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申論”,申論考試中,文章寫作常為考生作答的攔路虎,尤其是文章論證部分更是難以下筆。尤其現在的國省考,皆要求文章寫作需要側重“分析論證”,淡化“對策措施”,因此,文章論證部分寫作更要出彩,方能獲得閱卷者青睞,力拔頭籌,笑傲眾人。有鑒于此,小編在此就文章論證為廣大考生支招。
論證錦囊一:論據充分,雄辯有力
論據為議論文三要素之一,何為論據,指的是證明觀點正確性的素材、材料。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文章寫作缺乏論據,將導致文章過于平淡,毫無說服力,只有大量論據的堆砌,才能讓文章內容充實,才能增強論證說服能力。論據來源,不拘泥于給定資料,可以從前方給定資料中提煉,亦可以動員學員自身的知識儲備,因此學員應讀懂讀透材料,善于從材料中挖掘有用素材,靈活玩轉材料,為己所用。需要注意的是,素材可使用材料中的素材,但忌諱原文照抄,需要進行語言的調整、換述,這樣才能避免照搬材料的嫌疑。
論據類型有兩種,其一為道理論據,其二為事例論證。道理論證即為人類智慧的結晶,被世人所公認的觀點,例如名言警句、原理效應、領導人講話、法律法規等;事例論據即為典型例證,“事實勝于雄辯”,已存在的既定現實,其說服力不言而言,“古今中外、名人軼事、社會熱點”皆可以成為事例論據。但需要提醒廣大考生的一個注意事項,事例論據一定要做到典型、有針對性,倘若積累豐富的考生,也可以適當追求例證的新穎性,做到“見人所未見,想人所未想”,更能吸引閱卷者的眼球。
論證錦囊二:論證多樣,深刻有效
論證,即為證明觀點正確性的方法、方式。只有方法恰當,才能發揮論據的效果。論證過程最好能夠使用多種論證方式,增強論證能力。比如可靈活使用事例論證、道理論證、正反對比論證等方式。廣大考生需要靈活掌握各類論證方式,最好做到有理有據,密切配合,既有道理論證,又有事例論證,它們彼此關照,有機結合,密切聯系,共同為論點服務,這是使議論文充實有力的主要方法。
申論必看逆襲高分錦囊篇2
很多考生在考場寫作文時會面臨著時間緊迫、詞窮等情況。下面小編與廣大考生分享一些文章寫作的素材,具體如下:
一、名言警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4.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5.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6.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7.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8.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
9.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10.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
11.作為國家工作人員要心為民所想,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
12.群眾利益無小事,細微之處見真情,為民做事要從點滴做起。
13.責任重于泰山,任務就是命令。履行責任是義務,敢于擔當是天職。
14.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有謙讓不成禮儀,法律是準繩,道德是靈魂,兩者是治國之本。
15.環境因保護而美麗,我們因環境而生存,為子孫留下碧水藍天,保護環境應常抓不懈,讓美好的環境惠及全民。
16.子不正何以言孝,臣不正何以言忠,父不正何言教子,君不正何言愛民。
17.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18.德惟善政,政在養民。
19.興一利不如除一害,生一事不如省一事。
20.近水不可枉用水,近山不可枉燒柴。
21.有善而歸于民,則民善;有惡而歸于民,民則怨。
22.國正天下順,官清民自安。
23.水濁則魚困,苛政則民亂。
24.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二、時代榜樣
1.林俊德--我國爆炸力學與核試驗工程領域著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窮其畢生隱姓埋名于西北荒漠,參加過我國所有核試驗,共計四十五次。長年過勞與頻繁參與核試驗導致他晚年與癌癥相伴。在他生命中最后幾個月時間里,他拒絕做手術并堅持搬出重癥病房,因為他手里有很多涉及國家機密的文件仍沒有保存好;在這位老人生命最后8天,拖著病弱的身軀完成了他一生最后一份工作表:將電腦里隱藏的幾萬個關系國家利益的保密文件逐一保存;整理移交了一生積累的全部科研試驗技術資料;3次打電話到實驗室指導科研工作,2次在病房召集課題組成員布置后續實驗任務;完成了博士論文的修改,寫下338字的6條評閱意見;與基地領導幾次探討基地爆炸力學技術的發展路線。他帶著氧氣面罩處于半暈厥狀態還不停詢問文件是否儲存好。
2.黃大年--用生命叩開地球之門的海歸教授。
他是一名國際知名戰略科學家,一個聽到《我愛你,中國》便會熱淚盈眶的海歸赤子。早年間他在海外名利雙收,12月,他毅然放棄英國的優厚待遇,懷一腔愛國熱情回歸祖國。他的歸來讓某國當年的航母演習艦隊后退了100海里。他帶著先進技術,重點攻關國家急需的“地球深部探測儀器”,他用了八年時間將中國深部探測達到世界一流水平,1月他因膽管癌去世,在他的工作自述中,有這樣一句話:“回想當初的選擇,我沒后悔過,祖國高于一切!”
3.南仁東--中國天眼之父
國際知名天文學家南仁東讓中國擁有一個全世界最大、最靈敏的“天眼”--射電望遠鏡,這部望遠鏡能夠看到137億光年的距離,是人類認知宇宙的邊緣。他翻遍了貴州山區,終于找到一塊合適的場地。然后又用自己在國外的人脈和影響力,自學技術,克服種種苦難,終于,為中國造出了領先歐美20年的天眼。
4. 78歲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先林老先生
他從事測繪儀器研發工作55年,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將中國測繪儀器的水平推進到國際領先地位。有報道說,他曾用很少的研究經費,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填補了多國內空白,為國家節省資金2億多元,創匯1000多萬元。
申論必看逆襲高分錦囊篇3
個人所得稅是就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征稅對象征收的一種稅。作為一個單獨的稅種,在任何開征個人所得稅的國家,該稅種除了具備其他稅種增加財政收入的功能外,更主要的是要發揮對居民收入分配的調節職能。
8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這次個人所得稅法修改,除了給納稅人帶來直接紅利,更實現了從分類稅制向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重大轉變,進一步增強了個稅和整個稅收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影響必將十分深遠。
此次個稅改革有三大亮點:
一是個人所得稅的免征額有所提高,從目前的每月3500元,即每年4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即每年6萬元。
二是除了工資、薪金所得之外,擬將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也一同納入綜合征稅范圍,適用統一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是在明確現行扣除項目繼續執行的同時,擬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專項附加扣除。
[權威論述]
個稅改革要讓群眾切實感受到稅負降低了,實際收入增加了——李克強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稅”是調節經濟最重要的杠桿之一——李克強
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扣除,合理減負,鼓勵人民群眾通過勞動增加收入、邁向富裕——李克強
[作用]
一、個人所得稅起到了組織財政收入的作用。
這是個人所得稅最基本的作用。個人所得稅因其稅基廣泛,稅收來源豐富且采用累進稅率而成為政府籌集財政收入的重要工具。個人所得稅的征稅收入可靠,使得國家能夠獲得穩定的財政收入。? ???????
二、個人所得稅是政府調節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
隨著經濟的發展,一少部分人掌握有大多數的社會資源,創造了絕大多數的社會財富
導致社會各成員間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而個人所得稅作為直接稅可以直接減少社會成員的可支配收入,又由于其采用的超額累計稅率制,可使高收入者多納稅,低收入者少納稅,從而一定程度上弱化社會成員間的可支配收入差距,有利于實現社會公平以及緩解社會矛盾。??
三、個人所得稅還具有穩定社會經濟的作用。
當整個社會的經濟形勢向好,經濟繁榮,發展迅速時,居民收入隨之相應增加,根據個稅累進稅率的原則,一般來說,原來處于起征點以下的納稅人收入可能會超過起征點從而開始繳稅,原來處于低稅率檔的納稅人可能收入會增長。
[意義]
個人所得稅制更加科學性、公平性。本次個稅法修正,通過提高基本減除費用標準、設立專項附加扣除、優化調整稅率結構等一系列“組合拳”措施,總體上大幅減稅,減輕廣大納稅人的稅收負擔,使個人所得稅稅負水平更趨合理,個人所得稅制將更具科學性、公平性。
新的稅制有利于國家現代化治理。個稅改革后,實行代扣代繳與自行申報相結合,相當部分的個人將直接與稅務機關“面對面”,個人的納稅意識將不斷得到強化、提升。同時,新稅制的實施還將推動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建設,提升國家治理的信息化水平。稅收一頭連著國家,一頭連著納稅人,新個稅法的實施將從多方面塑造個人、社會和國家的關系,提升國家治理能力。
[個稅改革實施的難點]
一是個人收入與財產信息的準確性。目前,在自然人的稅收征管過程中,征管信息傳遞并不準確,而且時效性很差。相關涉稅信息資料還未能實現跨征管區域的順利傳遞,同時外部配套條件還比較缺乏,例如稅務機關與其他經濟部門之間還沒有完全聯網,特別是一些能夠提供個人收入和經濟往來有效信息的部門,如銀行、海關、工商、勞務管理、出入境管理以及公檢法等部門,稅務部門并不能直接共享它們的相關信息,或者相關的共享僅限于事后的情報交換,如何在短期內迅速提升個人收入與財產信息的準確性,決定著個稅征管模式轉變的速度與質量。
二是專項費用扣除的標準性。本次改革提出的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專項附加扣除,將直接影響到具體人員稅收負擔的差異性。很明顯,上述專項費用扣除的處理存在兩個方面的現實問題,一是如何制定出符合民意訴求和地區差異的標準,需要盡快出臺相應的細則;二是如何判定上述費用發生的真實性,也需要結合不同部門的實際情況制定簡便易行的具體要求。否則,單純依靠稅務機關的力量進行甄別與核實,會影響政策紅利的實施效果。這兩個方面的問題都對個稅立法部門與征收部門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是反避稅認定的復雜性。相對于企業法人,對自然人的避稅認定與處罰會面臨更加復雜性的局面。我國稅收征管力量長期集中于法人層次,自然人的征收管理體系還遠遠沒有建立起來,目前更多是集中于某些特定行為,如自然人股權轉移等。因此,自然人的財富更加容易隱匿與轉移,要實現與企業納稅人同等力度的反避稅功能,從信息技術、人才儲備方面均存在明顯的不足,如何增強執法的剛性和執法的嚴肅性,加大對自然人逃稅等各種稅收流失行為的法律制裁和經濟制裁,更需要多部門甚至跨區域、跨國之間的溝通與協作。
四是稅收征收方式的適應性。我國對于個人所得稅(尤其是勞動所得)更多是采取代扣代繳方式,這種模式在分類征收的情況下,具有一定的成本優勢,轉變為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模式,就必須提升個人申報的覆蓋面與準確性。眾所周知,即使是實行多年的年度12萬元自行申報都存在著大量的信息不實,要廣泛推行自行申報制度,需要稅務機關提供更多的便利與幫助,同時在短時間內進行申報信息真實性的判斷,這對于稅務機關而言,無疑也會增加了征管難度與成本。
[對策措施]
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在新個稅法通過后,制定出臺實施細則成為當務之急。實施細則應充分體現個稅法精神,特別是在專項附加扣除的具體規定上,要體現公平原則,并便于納稅人享受紅利,降低遵從成本和管理成本。
在法律實施中,需多方共同努力。對納稅人而言,需要了解稅法規定的納稅義務并依法納稅,不能逃漏稅;對稅務機關而言,應構建起高效的征管體系,為納稅人提供優質便利的服務,提高稅法遵從度和社會滿意度,提高征管效率,確保稅法的順利實施。
個稅改革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不斷跟進。隨著稅收征管與配套條件的完善,應不斷總結改革實踐經驗、深化相關改革,逐步擴大綜合征稅范圍,完善費用扣除,優化稅率結構,積極回應廣大人民群眾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