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考試數字推理題指導
一、熟記各種數字的運算關系
如各種數字的平方、立方以及它們的相鄰數字,做到看到某個數字就有感覺。這是快速準確解好數字推理題目的前提。那我們看看常見的需記住的數字關系都有:
1.平方關系:22=4,32=9,42=16,52=25,62=36,72=49,82=64,92=81,102=100,112=121, 122=144,132=169,142=196,152=225,162=256,172=289,182=324,192=361,202=400。
2.立方關系:23=8,33=27,43=64,53=125,63=216,73=343,83=512,93=729,103=1000
3.質數關系:2,3,5,7,11,13,17,19,23,29...
以上三種都是常考考點,特別是前兩種關系。所以,對這些平方、立方后的數字,及這些數字的相鄰數字(如64相鄰的63、65等)要有足夠的敏感性。當看到這些數字時,立刻就能想到平方、立方的可能性。熟悉這些數字,對解題有很大的幫助,有時候,一個數字就能提供你一個正確的解題思路,如216,125,64,()。若對立方數敏感就能知道下一個空填數字27,因為216,125,64分別為6,5,4立方。但題目通常不會這么簡單,往往是215,126,63,()。不難發現215=63-1,126=53+1,63=43-1,所以是立方數間隔減1加1。一般會在10秒鐘內就可以選答案。
二、按數字之間的關系,常見數字推理題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等差關系。這種題屬于比較簡單的,能在短時間內選出答案。建議解這種題時,用口算即可。如12,20,30,42,()。發現后一項減前一項的差數列是偶數列,所以括號內填56。
2.加和關系。從第三項起,每一項都是前兩項之和,這種題初次做稍有難度,做多了也就簡單了。如1,2,3,5,(),13。觀察發現1+2=3,2+3=5,3+5=8,5+8=13,所以括號內填8。從第四項起,每一項都是前三項之和,如0,1,1,2,4,7,13,()。觀察發現0+1+1=2,1+1+2=4,1+2+4=7,2+4+7=13,4+7+13=24,所以括號內填24。
3.等比關系。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前一項的比等于一個常數或一個特殊數列。
如8,12,18,27,()。后項與前項之比為1.5,所以括號內填40.5。再如6,6,9,18,45,()。后項與前項的商形成新的等差數列,分別為1,1.5,2,2.5,3所以括號內填135。
4.平方關系。1,4,9,16,25,(),49分別為1,2,3,4,5平方數,所以括號內填36。再如66,83,102,123,()分別為8,9,10,11平方后+2,所以括號內填122+2=146。
通過熟記1-20的平方數、立方數和了解常見數字關系兩部分,我們講解了數字推理解題小技巧。不知道大家是否掌握,要想保證學習效果,還要多做練習喲!
公務員行測考試數字推理題指導篇2
【例】乙因病需要換腎,其兄甲的腎臟剛好配型成功,甲乙父母和甲均同意由甲捐腎。因甲是精神病人,醫院拒絕辦理。后甲意外死亡,甲乙父母決定將甲的腎臟捐獻給乙。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
A.甲決定將其腎臟捐獻給乙的行為有效
B.甲生前,其父母決定將甲的腎臟捐獻給乙的行為有效
C.甲死后,其父母決定將甲的腎臟捐獻給乙的行為有效
D.甲死后,其父母決定將甲的腎臟捐獻給乙的行為無效
【答案】D。解析《民法通則》第十三條規定,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本題中,甲是精神病人,因此其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而非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相關知識點:
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第十三條 【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的起止】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第十四條 【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平等】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第十五條 【自然人出生和死亡時間的判斷標準】自然人的出生時間和死亡時間,以出生證明、死亡證明記載的時間為準;沒有出生證明、死亡證明的,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時間為準。有其他證據足以推翻以上記載時間的,以該證據證明的時間為準。
第十六條 【胎兒利益的特殊保護】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第十七條 【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的年齡標準】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第十八條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九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一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二十二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三條 【法定代理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認定與恢復】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該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認定該成年人恢復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本條規定的有關組織包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第二十五條 【自然人的住所】自然人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居所為住所;經常居所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所視為住所。
公務員行測考試數字推理題指導篇3
一、單一功能和多功能當題干給出具有相同功能的兩個事物,且選項當中有多個選項都是具有相同功能的事物時,可以從單一功能和多功能的角度去進一步區分排除選項。
【例1】傘:雨衣
A.現金:支票
B.空調:暖氣
C.鋼筆:鉛筆
D.蚊香:蚊帳
【解析】B。題干傘、雨衣具有相同功能,都能遮雨,四個選項也都具有相同功能。進一步分析題干,傘和雨衣,都可以遮雨,而傘還可以遮陽。分析選項,A項,現金和支票都有支付的功能,但現金并無其他更多功能,與題干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空調和暖氣具有相同的功能,都可以取暖,空調還有降溫的功能,與題干關系一致,保留。C項,鋼筆和鉛筆都有書寫的功能,但鋼筆并無其他更多功能,與題干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蚊香和蚊帳都有防蚊的功能,但蚊香并無更多其他功能,與題干關系不一致,排除。故本題選B。
二、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當題干給出事物與其對應功能的詞項,且選項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項都是事物與其對應功能的選項時,可以從主要與次要功能角度進一步去區分排除選項。
【例2】汽油:去漬
A.白醋:消毒
B.人參:滋補
C.食鹽:調味
D.熱水器:加熱
【解析】A。題干汽油有去漬的功能,四個選項均具有功能關系。進一步分析題干,題干汽油可以去漬,而去漬是汽油的次要功能,其主要功能是作為一種燃料。二者為事物與其次要功能的對應關系。分析選項,A項,白醋可以消毒,消毒是白醋的次要功能,其主要功能是調味,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保留。B項,人參的主要功能是滋補,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食鹽的主要功能是調味,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熱水器的主要功能是加熱,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故本題選A。
三、相同功能事物出現時間不同當題干給出具有相同功能的多個事物的詞項,且選項當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選項也都是具有相同功能的選項時,可以從具有相同功能事物,出現時間是否相同的角度進一步去區分排除選項。
【例3】雜貨店:百貨公司:電子商城
A.玉石:寶石:水晶
B.快餐店:餐館:酒店
C.鋼筆:鉛筆:圓珠筆
D.白熾燈:節能燈:LED燈
【解析】D。題干雜貨店、百貨公司、電子商城是全異關系,三者功能相同,都是用來銷售物品、提供服務的。而從時間上來看,雜貨店出現的年代最為久遠,百貨公司次之,電子商城最近。分析選項,A項,玉石與水晶分別是不同的寶石,與寶石為包含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快餐店是一種餐館,二者為包含關系,酒店可以不提供餐飲,功能也不一致,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鋼筆、鉛筆、圓珠筆是全異關系,三者功能相同,都是用于寫字的,但鉛筆出現的年代最早,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白熾燈、節能燈、LED燈是全異關系,三者功能相同,都是用于照明的,且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的年代越來越近,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保留。故本題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