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類比推理備考知識
1.改革開放40周年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把工作重心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偉大決策。
2.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成立60周年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成立于1958年3月5日,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qū)之一,是中國唯一一個沿海自治區(qū)。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成立于1958年10月25日。寧夏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位于“絲綢之路”上,曾是東西部交通貿易的重要通道。
3.《共產黨宣言》發(fā)表170周年
1848年2月21日馬克思恩格斯在倫敦共同發(fā)表了《共產黨宣言》,它的發(fā)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920年8月22日,《共產黨宣言》中譯本問世,譯者為陳望道。
4.徐州會戰(zhàn)、武漢會戰(zhàn)80周年
徐州會戰(zhàn)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日雙方在以江蘇省徐州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隴海(寶雞至連云港)鐵路地區(qū)進行的一次大規(guī)模防御戰(zhàn)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間的臺兒莊大戰(zhàn)最為著名,因圍殲日軍一萬余人,史稱之為臺兒莊大捷。
武漢會戰(zhàn),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軍隊在武漢地區(qū)同日本侵略軍展開的一場會戰(zhàn)。1938年6月至10月,中國第5、第9戰(zhàn)區(qū)部隊在武漢外圍沿長江南北兩岸展開,戰(zhàn)場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廣大地區(qū),是抗日戰(zhàn)爭戰(zhàn)略防御階段規(guī)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zhàn)役,此后,中國抗日戰(zhàn)爭進入戰(zhàn)略相持階段。
5.一戰(zhàn)結束100周年
一戰(zhàn)發(fā)生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戰(zhàn)爭雙方分別是同盟國和協約國,最后協約國取得勝利。
6.戊戌變法120周年
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主要領導人物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fā)展農、工、商業(yè)等的政治改良運動,其目的就是建立君主立憲制,但結局還是以失敗告終。
7.周恩來、劉少奇誕辰120周年
周恩來(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是我國第一任外交部部長,第一任國務院總理。曾提出“求同存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一綱四目”等觀點。
劉少奇(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 1945年5月,劉少奇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所作的《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中,第一次在全黨范圍內正式提出并闡述了毛澤東思想。
8.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是馬克思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主要著作有《資本論》 、《共產黨宣言》。馬克思人生兩大貢獻是剩余價值學說和唯物史觀。
公務員行測類比推理備考知識【篇2】
世界有三大地震帶,“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及“海嶺地震帶”,中國夾于兩個地震“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其影響嚴重。
例題1::中國地震頻發(fā),其中對我國東北地區(qū)產生較大影響的世界地震帶是()?
A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
B歐亞地震帶
C海嶺地震帶
D中國地震帶
答案:A。解析:世界三大地震帶不包括中國地震帶,排除D選項。對我國產生主要影響的不包括海嶺地震帶,排除C選項。歐亞地震帶主要影響我國西南地區(qū),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主要影響我國東部地區(qū),包括東北,A選項正確。本題答案為A。
追溯歷史,中國自古便開始對地震進行了觀測、研究,其中西漢時期張衡發(fā)明了地動儀,用以觀測地震,推動了人類對地震的認識。
例題2::世界上最早對地震進行記錄的古籍是()?
A《詩經》
B《竹書紀年》
C史記
D《春秋》
答案:B。解析:最早記載地震的是《竹書紀年》:“夏帝發(fā)七年泰山震”。故本題答案為B。
隨著科學的發(fā)展,人類在抵御自然災害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一些自然災害已經能夠進行有效的?,作出一定的防災準備。但對于地震而言,尚無法準確?,因此做好正確的地震逃生方式宣傳尤為重要。
例題3:以下關于地震逃生說法正確的是()?
A地震發(fā)生時,高層建筑中的人群應通過電梯快速下樓,前往空曠地帶
B強烈地震發(fā)生時,高層建筑中的人群若來不及下樓,可以從窗戶跳下
C地震發(fā)生時,若來不及逃往室外,可在小開間的室內,如衛(wèi)生間內躲避
D發(fā)生地震后,周圍有化工廠的話,應迅速向下風向撤離
答案:C。解析:發(fā)生地震時不應乘坐電梯,A選項錯誤。發(fā)生地震時高層建筑人群不要跑到陽臺,尤其是不能跳樓,B選項錯誤。地震發(fā)生時,可以躲在跨度小、剛度強的小開間的室內暫避,C選項正確。發(fā)生地震后,化工廠有毒氣體有泄漏的可能,應當向上風向躲避,D選項錯誤。本題答案為C。
針對地震現象,我國科學家不懈努力、積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為今后地震的防災減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例題4:2月2日,中國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了電磁檢測試驗衛(wèi)星( ),該衛(wèi)生可用于接收地震電磁波。
A張衡一號
B地動儀一號
C震旦一號
D張衡二號
答案:A。解析:2月2日,中國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了電磁檢測試驗衛(wèi)星張衡一號,可用于接收地震電磁波。本題答案為A。
公務員行測類比推理備考知識【篇3】
一、包含關系包含關系其實是一種從屬關系,也就是說一個概念的外延完全在另外一個概念的外延內,而非字面上的包含關系,如:宇宙包含萬物,就認為“宇宙與萬物”為包含關系,那就大錯特錯了,上句所提及的“包含”是在具體描述事物內部所容納的事物,而邏輯中的“包含”描述概念的分類,是一種抽象地描述概念從屬的關系,如:蘋果和水果,水果就是“屬概念”,而“蘋果”就是“種概念”,據此,我們可以將其概括為:邏輯中的“包含關系”意為:“種概念”是“屬概念”,上述例子就可直接理解為:蘋果是水果。
二、組成關系組成關系實質就是整體和部分之間的關系,將整體進行機械式的拆分,強調誰是誰的一部分。例如屏幕和電視,“電視”沒了“屏幕”,從物理意義來講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電視”了。
當然如果僅是從概念上去區(qū)分,同學們可能很難在考試中迅速分辨清楚,這個時候給大家推薦一個小技巧,就是造句排除。當我們分不清是組成關系還是包含關系時,可以在兩個詞間以“是”相聯,如果可以形成完整的一句話,那么兩者就是包含關系;如果不可以形成完整的一句話,還需要加上“一部分”,那么兩者之間就是組成關系。舉個例子:我們可以說,蘋果是水果,但是我們不能說屏幕是電視,而應該說屏幕是電視的一部分。至此,“包含”與“組成”也就可輕松辨析了,接下來,讓我們通過一道題目來趁熱打鐵吧!
【例題】
地理:自然地理:經濟地理
A. 城市:居民區(qū):商業(yè)區(qū)
B. 衛(wèi)星:遙感:雷達
C. 糖果:水果糖:芝麻糖
D. 單位:千米:公里
【答案】C。解析:題干中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是地理的兩種不同領域,所以他們是地理的一種,是包含關系,且自然地理與經濟地理是不同事物并列關系。A項是一個迷惑性很強的選項,我們不能說居民區(qū)和商業(yè)區(qū)都是城市的一種,所以它們不是包含關系,它倆均是城市的組成部分,故他們與“城市”是組成關系,排除;B項遙感衛(wèi)星和雷達衛(wèi)星才分別是衛(wèi)星的一種,與題干不同,排除;C項水果糖和芝麻糖分別是糖果的一種,且水果糖和芝麻糖是不同事物并列關系,符合;D項千米和公里都是單位的一種,但千米和公里是同一單位的不同表述形式,不符合,所以正確答案選擇C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