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課學習效率
興趣是人們認識某種事物或參與某種活動的積極傾向,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也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和獲得能力的一種強烈欲望.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樂趣."著名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也指出,課堂"應當是快樂的場所".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課學習效率
一、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人的發展來講,興趣是學生學習最積極的內在因素。假如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很自覺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內在學習的動力引擎就會開動,課堂效果、作業質量、學習成績等將有很大的提高。現實生活中,對政治學科的誤解大量存在,很多學生認為政治學科只需要死記硬背就行了,認為政治課就是說教,把政治課教學看成是傳統灌輸,使政治課處在一個不利的社會氛圍中,從而影響了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所以在政治科學習過程中,要把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放在首位。
在學習中,學生可以從教材中挖掘引起學習興趣的因素,積極思考,如在高一必修一《經濟生活》的第一課《神奇的貨幣》學習中,課本以生活中的錢強大的購買作用導入,學生可以通過層層設問的方式激發學習欲望:
1)我們使用的錢和課本中所講的貨幣是同一事物嗎?
2)貨幣是自古就有的嗎?它是怎樣產生的?
3)貨幣的本質是什么?它神奇在哪里?看起來似乎簡單但要回答又難以一下把握正確答案的這些問題激發了學生好奇心,激發了他們求知欲望,這時候進入課本理論學習就水到渠成;也可以創設一些新情景配合教學內容,從而提高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
二、夯實基礎,注重閱讀
傳統的學習方法中,我們一直強調要課前預習,帶著問題和疑問聽老師講課,如果學生能自覺做到這點的確是好的,但教學經驗告訴我,在政治學科中,學生能堅持做到這點少之又少。那怎樣彌補這一學法環節的缺失呢,把握機會注重閱讀。指導學生抓緊課前5分鐘快速瀏覽課本——粗讀;在上課過程中,老師在板書空隙中,抓緊時間閱讀老師將要講解的部分內容;如果老師給時間閱讀指定內容并思考問題,更要把握機會閱讀相關段落。在這些閱讀的過程中,要養成習慣,要動筆勾畫理論或原理,從而把原理和分析區別開來。閱讀是加強記憶的良方,是熟悉課本的前提,要夯實基礎,必須回歸課本,注重閱讀是不可或缺的必備條件。
三、做好筆記,整理知識綱要
要真正地夯實基礎知識,把知識化為己有,這要求學生做好課堂筆記。很多學生認為上課聽老師講課就沒時間做筆記,做筆記時會錯失老師講解的重點。其實,這是把做課堂筆記和聽課對立起來了,恰恰相反,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筆記最好直接做在書上,因為這既省時又方便課后對課本的理解和復習,一舉三得。在對老師講解的詞、句畫、勾、圈的基礎上,最要緊的是按老師思路標提綱數字,因為板書的綱綱條條就是課本主要內容,往往也是考試的理論所在。而且不僅記板書,還要記老師口頭上說的重要的話,因為老師經常憑借教學經驗,會在講解的過程中對易混淆、易錯的知識點重點分析,且在做筆記時要留有余地,供今后補充,做到在學習中既動腦又動手。
四、認真聽課,把握講解要點
聽課是學習所有環節最重要的,聽課環節的作用是任何其他環節不能替代的。做好筆記,夯實基礎知識要做到會聽,聽課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理清概念、原理和觀點等相關基礎知識、主干知識的內涵;
(2)要掌握這些知識的來龍去脈,明確知識的適用范圍、適用條件;
(3)、對重點和難點知識的理解一定要準確,要到位,而不是似是而非,蜻蜓點水式的理解。其次,在認真聽老師講課的同時,還要積極思考。一般情況下,老師在課堂上設置的問題是對我們聽課效果的檢驗,如果能配合老師,進行積極思考,必定會事半功倍,大大提高課堂實效。
五、強化訓練,及時反饋
做題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再回顧再思考的過程。在做題的過程中,錯題的出現本身就是對你的一個提醒,說明你對某一問題還存在認識誤區,這需要你及時反饋,及時更新思維和補充欠缺知識。記住,做練習的目的是鞏固知識、查漏補缺,通過練習,及時反饋是檢驗整個學習的最終環節,也是學習成效高低的有效體現。有的同學感到,知識背過了,但做題時卻不知如何下筆,成績提高不快。這涉及如何駕馭和運用知識的問題,對知識的掌握不能僅僅局限于“背過”,要將理解和記憶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現在的政治題,單純考知識本身的已經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對某一事件的分析。這就需要用到讀書時積累的知識,此外也有一些技巧。比如問答題,則需要你的思考與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考卷上的題目是曾經見過的,更不必費心去背某道題,只要掌握了方法,問答題也是很好解決的。這就必須要了解政治試題的題型,如選擇題、簡答題、辨析題、論述題,無論是選擇題還是主觀性試題,都有一個立意中心,審題時應先把握住這個中心,把握中心立意的簡單辦法是對材料進行提煉,找出“誰在什么條件下做什么?”立意中心的明確可減少答題的盲目性,提高答案的針對性。對選擇題來說,審清題干立意后,可先排除錯誤、無關或重復性題肢,將剩下的題肢與題干條件認真對應,慎重比較后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