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決策作出最佳選擇教學設計
《民主決策作出最佳選擇》教學設計
1.知識目標:了解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渠道;了解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重要性。
2.能力目標:通過分析民主決策的四種方式,提高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培養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逐步增強和提高政治參與的責任感和實際本領。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體會民主決策的重要性,感受現代社會民主精神和民主制度的力量,為確立民主意識打下一定的認識基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培養團結合作的精神。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權利,增強主人翁責任感。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渠道,民主決策的重要性,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
2.難點:民主決策的方式和意義。
四、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通過多媒體課件,利用圖片等多種材料為學生創設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思辨能力。
合作探究法:對于本課思辨性較強的觀點,教師可組織學生合作探究。鼓勵學生對民主決策的現象發表不同的看法,形成不同觀點之間的碰撞,從而激發學生的理性思考興趣。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請看圖片《民主決策》,你贊成這種決策方式嗎?假如你是決策者,你會采取哪種決策方式?你知道公民可以通過哪些渠道參與民主決策嗎?
過渡語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參與民主決策的多種方式的內容,探究決策方式。
隨著我國民主形式日益豐富,民主渠道逐步拓寬,公民將有更多的機會直接參與決策。我們將從每一種直接參與民主決策方式的內容、具體方式、依據或意義進行合作探究。
出示多媒體圖片1:
探究與共享:
結合出示多媒體圖片1分析:公民可以通過哪些渠道參與民主決策?這些決策方式的具體內容、依據或意義各是什么?
出示多媒體圖片2:
探究與共享:
結合圖片2分析:公民可以通過哪些渠道參與民主決策?這些決策方式的具體內容、依據或意義各是什么?
教師總結:
隨著我國民主形式日益豐富,民主渠道逐步拓寬,公民將有更多的機會直接參與決策主要有:
1.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2. 專家咨詢制度
3. 社會公示制度
4. 社會聽證制度
出示多媒體圖片3:棗莊某中學南校關于中學手機使用與管理的模擬聽證會
學生代表:“一節課45分鐘,5分鐘緩過神來,5分鐘神游,6分鐘上QQ,3分鐘看好友,6分鐘偷菜,5分鐘種菜,10分鐘睡覺,2分鐘整理發型,2分鐘修指甲,還有1分鐘看手表倒計時下課。真抱歉!老師,一節課都排滿了,哪有時間聽您老人家講課啊。”
......
探究與共享:
校方為什么要召開聽證會,聽取各方代表的意見和建議呢?這樣做,有何重要意義呢?
(學生踴躍發言,各抒己見)
展示探究成果:
教師總結:
公民參與民主決策具有重大意義。
1.有助于決策充分反映民意,體現決策的民主性。
2.有利于決策廣泛集中民智,增強決策的科學性。
3.有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推進決策的實施。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公民的社會責任感。
出示多媒體圖片4:
學有所獲:
民主決策:
(一)方式
1.間接參與
2.直接參與:(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2)專家咨詢制度
(3)社會公示制度
(4)社會聽證制度
(二)意義
1.對決策者
2.對公民
課堂總結:
本節內容我們學習了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和意義,學會理論知識和實際材料結合起來,要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高學生政治參與的責任感和實際本領,認識民主決策的重要性,并積極參與民主決策。
《民主決策作出最佳選擇》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民主決策 作出最佳的選擇》,下面我將從學習任務分析、學習者分析、教學目標分析、說教法、學法及說教學過程這五個方面對本框教學進行說明。
一、學習任務分析
首先是教材分析,即本框題的教學地位和作用。
《民主決策 作出最佳的選擇》是新課標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單元第二課第二框安排的內容。本框題是在前一框民主選舉的基礎上展開的,共包括三目知識,其內在聯系是通過分析比較兩種決策方式的優劣,作出選擇,明晰民主決策的多種方式和途徑,進而引導學生理解參與民主決策的重大意義,體會民主決策的重要性。民主決策是教材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一個重要環節。本框題包含的一些政治理論,是以后政治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內容。因此,本框題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為了有效的進行本框題的教學,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框題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我確定了本框題的教學重點為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和意義。新課標要求學生懂得公民參與決策的民主形式,知道公民參與民主決策是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重要環節,在實踐中公民也應提高自身參與決策的能力,因此,我將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和意義確定為本框題的教學重點。
本框題的教學難點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四種方式之間的聯系及其區別。由于學生們在現實生活中比較少參與政治生活,在學習中容易將這四種民主決策的方式混淆起來,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具體事例幫助學生區分。
二、學習者分析
通過前面知識的的學習,在知識上,學生們對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生活上,學生已經觀察和初步接觸到了不同的決策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民主決策的意識,但缺少對民主決策渠道和重要意義的思考。在能力上,高一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不斷增強,開始留意的關心身邊的社會生活.因此要充分調動學生這種分析問題的主動性,積極性,逐漸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分析
依據《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相關內容,聯系高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征、基礎知識以及認知、理解和接受能力,我制定了本框題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識記民主決策的重要性,理解民主決策的方式和意義,通過分析民主決策的四種方式,提高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對知識的理解運用能力以及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查找材料輔助教學,通過設置情境和問題,啟發學生思考探究,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體會民主決策的重要性,感受現代社會民主精神和民主制度的力量,逐步增強和提高政治參與的責任感和實際本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提高參與政治生活的意識和熱情,增強公民為民主政治建設做貢獻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懂得關心祖國的前途和命運,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在探究活動中,培養團結合作的精神。
為了講清本課的教學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框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來談談:
在教法上,根據學情,教師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并且要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體現了課改的精神。根劇本課的特點,我采用了情境教學法、模擬演練法、問題探究法、小組討論法。一方面利用圖片、歌曲等手段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而引導學生通過復習舊知,鞏固新知,同時針對學生疑問,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用這些教法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學法上,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我主要采用了體驗式學習、探究式學習、合作式學習等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在情景體驗中、探究中、分析中與反思中學有所得。
最后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我將通過以下五個環節進行教學:
環節一 創設情景 激學導思
我將用多媒體播放今年6月3日投資8億元但僅使用八年的沈陽綠島體育中心被爆破拆除的視頻,視頻名稱為《誰為短命建筑買單》,時間兩分鐘。同學們觀看完視頻后,我將請學生談談對這一事件感受,讓學生在思考、回答問題中知道政府的重大決策牽涉社會各階層的利益,關系千家萬戶的生活,領悟民主決策的重要性。
這樣,通過創設學習情景,提出問題,一方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談感受,做到了尊重學生,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理念。另一方面激發學生們學習民主決策的欲望,導入新課的學習。
(板書:2.2民主決策:作出最佳的選擇)
(板書:一、兩種不同的決策方式)
環節二 合作學習 能力提升
我將結合今年五一各旅游景點門票相繼提價的實例,展示兩幅漫畫《門票提價 誰說了算》,一幅反映的是自上而下的精英決策,一幅反映的是自下而上的民主決策。并讓學生們結合課本19頁的兩種觀點,分組討論一下問題:
1.對于旅游景點提價,你贊成哪種決策觀點?說說你的理由。
2.假如你是旅游局的門票提價的決策者,你會采取哪種決策方式?
3.假如你是漫畫中得游客,你將如何對待這一決策事項?
4.試說說公民可以通過那些渠道參與民主決策。
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兩種決策方式,精英決策和民主決策,對兩種決策方式進行對比。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維和概括能力,合作學習的能力。通過角色換位,使學生們認識到作為決策者,要樹立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的觀念,作為公民,應積極參與決策,充分反映和表達自己的意愿。隨著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發展,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和機會越來越多,下面我們一起探究當前政治生活中得幾種主要的民主參與方式,從而過渡到第二目知識的學習。
(板書:二、參與民主決策的多種方式)
環節三 以舊帶新 點擊生活
首先,我將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民主選舉的內容,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例,公民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代表進入決策機構,參與決策,引導學生認識這一過程就是公民間接參與民主決策,并讓學生思考這一決策方式的利弊。
其次,對于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的四個制度,我將讓學生們分成四組,每一組負責一種直接民主決策方式,討論后,每組派代表匯報小組成果,小組成員可以補充,匯報內容主要包括民主決策方式的含義、適用范圍、生活實例、具體方式、依據及意義。
在這一過程中,在每一小組的代表匯報完后,我會做一定的點評和補充,特別是生活實例,我主要結合最近有關民主決策的政治生活報道進行補充。
如現在流行的“微博”問政、各種主題的公眾意見網絡征詢活動體現了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今年2月份福建檢驗檢疫局依靠“專家咨詢”促進科學決策體現了專家咨詢制度。 新華網北京2012年2月10日的新聞:中國銀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10日正式公布《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體現了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
對于社會聽證制度,我將通過播放《福建居民階梯電價的聽證會》的視頻,讓學生了解聽證會的程序和意義。
最后,我將在幻燈片上展示四中直接參與民主決策方式的比較表格,幫助學生在分析比較中從整體上把握知識。
這樣,通過回顧上一課學習的內容,加強了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學生們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從生活資源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我列舉的經典事例的引導下,學生門搜集、甄選和開發與本框內容密切相關的身邊的生活資源,能發散學生思維,使學生養成關注生活、關注時政的習慣。
環節四 模擬演練 情感升華
我將讓同學們閱讀課本22頁的材料,并按照所提供的步驟,組織學生舉辦一次模擬聽證會,將學生分為四個小組,分別扮演教育局工作人員、人大代表、學生家長、學校校長的角色。
待學生們模擬聽證會結束后,我將采訪學生,讓他們談談參加完聽證會后的感受,從而利用角色感悟總結落實民主決策的重大意義。
這樣,學生們在模擬演練中,感悟公民要通過各種渠道參與民主決策,是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重要環節。為學生將來參與政治生活積累經驗,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環節五 體系建構 課堂延伸
我將用多媒體展示本節課的知識框架,并注重引導學生將今天所學新知識與前面
知識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從宏觀上把握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學生理解記憶。另外,適當的課堂練習能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因此,課堂小結后我將讓學生做一些典型的練習,加深學生對本課知識的理解,同時為為下一課的學習做準備。 設計思路
培養具有民主決策意識和能力的現代公民是本節課的主要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從改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入手,充分發揮現代媒體的功能,以網絡為媒介搭建師生互動的平臺,教師設置情境問題、進行啟發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思考,知識能力循序漸進逐步深化,鞏固能力強化意識增強責任,讓民主意識、民主精神和民主智慧滲透在各個教學環節,體現教學的時代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突出知識、能力、情感三維目標的有機統一。
看了“民主決策作出最佳選擇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