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經濟全球化教學設計
面對經濟全球化教學設計一
通過教學,使學生識記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和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形式;理解經濟全球化的實質、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影響以及發展中國家對經濟全球化的態度。
2、 能力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要求著重培養學生辯證地、全面地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3、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分析經濟全球化趨勢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所帶來的挑戰,讓學生認識到,要應對這些挑戰,關鍵在于我們自身的努力,從而使學生樹立起努力學習、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努力奮斗的偉大志向,激發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教學難點、重點】
1、科技進步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2、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實質和影響
3、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載體
【教學方法】
1.教法: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模式來組織實施本節課的教學,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有多元選擇,激發他們的潛能,發展他們的個性。
2. 學法:通過合作學習、課堂辯論、自我探究等法創設情境,提供平臺,讓學生積極參與、體驗、感悟,主動獲得新知,真正貫徹學生主體性原則。
3.手段:將視頻、圖片、材料數據等有機組合,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強化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課前準備】
教師課前指導學生就地取材,搜集生活區域內的外國商品的實物或照片、資料。(包括汽車、電器、生活日用品音樂、服飾、外國餐飲店等),上網搜集或實地調查打入外國市場的中國企業。調查了解這些現象給人的切身感受,進而對中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利弊得失有個初步的評價和感性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熱身游戲(品牌大搜索,感受生活)
多媒體圖片展示:你知道下列標志是哪些商品嗎?分別是由哪國生產的?
教師:置身于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除了以上品牌,你還接觸過哪些外國商品?或還知道哪些中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暢銷?讓我們先來做個游戲:
[搶答游戲]:品牌知多少?(感受經濟全球化)
全班分兩組:中國品牌組和外國品牌組
方法:一組說一個品牌后另一組馬上接一個,哪組說的最多,哪組獲勝。
[設計意圖]:通過現場搶答游戲的方式,學生交流國際品牌有哪些,在國外我國品牌有哪些,讓他們感受到經濟全球化就在自己身邊,同時通過這個活動,喚起了學生對經濟全球化的直觀感受,為下面深入學習奠定了基礎。)
教師設問:如今國外市場隨處可見“中國制造”,我們中國家庭里也有不少“美國制造”、“日本制造” “德國制造”------甚至一些美國主婦認為,“沒有中國產品的生活一團糟”。那么,到底什么是經濟全球化?它有哪些主要表現?他又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什么影響?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播放視頻:《經濟全球化》
學生活動:觀看視頻后看書P91-93自學,同時思考以下問題:
1、什么是經濟全球化?
2、經濟全球化有哪些表現形式?視頻中提到了哪幾種?
3、經濟全球化的載體是什么?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揮了什么作用?視頻中這種作用是如何體現的?
<二>講授新課(從理論上建構相應知識)
一、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
(一)經濟全球化趨勢
1、什么是經濟全球化
是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思考,為什么會出現經濟全球化趨勢?
學生活動:結合材料,積極思考回答。(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
2、經濟全球化的表現
課件展示:
情境一:李先生在棗莊一家貿易公司里工作,為了能更好地促進公司的發展,公司派他赴美考察。2013年9月1日,他來到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一架架“空中客車”A380客機排列有序,等待著它們的顧客……飛機快速平穩地起飛,李先生開始暢想自己的美國之行。
探究:
你知道“空中客車”A380客機是由哪幾國共同生產的嗎?這是經濟全球化的那個表現?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討論發言。
教師總結:一個產品由多個國家共同生產,有利于世界各國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節約社會資源和勞動,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這就是我們要講的經濟全球化的第一個主要表現:
(1)生產全球化
教師:你還知道哪些產品是由許多國家共同生產的?
學生舉例:
1:貼上“日本制造”銷售的SONY:芯片——美國,外殼——印度,部分零件——韓國,組裝——馬來西亞
2:波音787飛機的450萬個零部件,來自近20個國家,1000多家大企業,15000多家小企業。英國裝配的汽車:發動機來自瑞典;控制設備來自德國;底盤、彈簧來自美國;車身來自意大利。
教師活動:接下來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要生產全球化?要想回答好這個問題,首先請閱讀教材92頁探究框題中的內容,想一想如何進行貿易才能使甲乙兩國發揮自己的優勢?我國哪些行業的產品具有比較優勢?
學生活動:分組合作探究,認真思考,積極發言。
教師總結:隨著對外開放的發展,國家之間的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各國總要用自己的優勢產品去交換自己的劣勢產品。從材料中可以看出,甲國糧食生產有相對優勢,應該主要出口糧食產品,進口肉類產品;乙國雖然兩種產品都占優勢,但是肉類產品優勢更大,應該主要出口肉類產品,交換糧食產品,這樣能使兩國的貿易活動實現優勢互補。
[本環節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學生復習了前面所學的“勞動生產率”、“市場調節作用”等知識,鍛煉了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又認識到了我國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上擁有比較優勢,而在資本、技術密集的行業,目前除個別領域外,一般不具備比較優勢。我們應當努力在繼續發揮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較優勢的同時,創造我國在資本、技術密集行業的比較優勢。
(2)貿易全球化
課件展示:
情境二:
李先生到美國下榻一家賓館,一觀察這家賓館的陳設,沒想到電視和冰箱都是“海爾”牌的。 他心里想:呵呵,中國人真不賴!!
探究:
“海爾”到美國屬于國際貿易的商品貿易。除此之外,你還知道中美之間有哪些貿易嗎?
學生舉例:略
教師舉例:
主席的訪美促進了中美經貿合作。同期在美的中國貿易促進團舉辦近70場經貿活動,雙方簽署各類貿易、投資和合作協議149項,總金額約386億美元,涉及新能源、農產品貿易、信息產業、醫藥、基礎設施建設等廣泛領域。雙方發布《關于加強中美經濟關系的聯合情況說明》,集中體現了中美經貿關系互利共贏的本質特征。
(3)資本全球化
課件展示:
情境三: 李先生趁有空的時候到紐約有名的華爾街去了一趟,見識了有名的《大銅牛》雕塑。也了解交易所的繁忙,真切地感受到“華爾街一打噴嚏,世界金融就會感冒。”
探究:
為什么“華爾街一打噴嚏,世界金融就會感冒。”體現了經濟全球化的那個表現?
學生回答:略
教師:中國吉利控股集團以18億美元的代價獲得沃爾沃轎車公司100%的股權以及包括知識產權在內的相關資產。以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還有后續運營的一部分流動資金,大致在27億美金以下。那么這些資金的安排,一半是在國內融得的,還有一些來自美國、歐洲、香港的地方的資金。
他們的資金怎么籌集?會攜帶大量現金去收購沃爾沃嗎?
教師活動:
請同學們結合教材93頁漫畫材料,思考以上問題?
學生活動:認真思考,積極發言。
課件展示:2013年1-9月對華直接投資前十位國家\地區
教師總結:完成收購,不會攜帶大量現金。資本總是以獲取最大利潤為目標的,隨著生產和貿易的全球化,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不斷加快。哪里有利潤就到哪里去,哪里利潤高就流向哪里。投資者只要在電腦上敲幾個鍵盤,大量資金就可以短時間內從全球一個市場轉移到另一個市場,資本的全球化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
過渡:
課件展示:
情境四:李先生趁有空的時候到美國南卡來羅納州的美國海爾工業園,真是無限感慨,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國企業的實力
探究:海爾是跨國公司嗎? 什么是跨國公司? 你還知道哪些舉世聞名的跨國公司?
3.跨國公司的迅速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
學生活動:認真思考,積極發言
教師總結:跨國公司是指在本國擁有一個總部,并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擁有子公司的國際性企業。他利用世界各國的優勢,在全球范圍內組織生產和經營,促進了資金、技術、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圍的流動。像三星、豐田、海爾、肯德基等都是世界有名的跨國公司。
課件展示:
《2013年世界500強排行榜前十》
《2013中國跨國公司前十》
[本環節設計意圖]通過對跨國公司的了解,縮短了學生與教材的距離,同時,也讓學生看到了我國目前的投資環境對跨國公司的吸引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過渡:以上我們探討了經濟全球化含義、主要表現及載體,那么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情景五:
李先生專門去參觀了美國耐克公司,他們車間內空無一人,工人都在幕后操控電腦進行設計.這使他聯想到中國福建、青島專為耐克加工的公司.
上飛機前,李先生特意到唐人街轉了轉,發現本來繁華熱鬧的大街上購物的人比以前少了很多.馬上想到我們中國的商品也不是很好賣啊!他感慨:美國金融危機真是害人害己啊!
合作探究:聯系實際,結合材料,說說經濟全球化有什么影響?作為李先生回國后應如何帶領公司應對金融危機后的經濟全球化呢?(讓學生充分討論,為下面的辯論賽打下良好基礎)
教師設疑:經濟全球化在跨國公司的推動下快速發展,給各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深遠影響。有人認為,經濟全球化是福音,是鮮花,是餡餅;也有人認為,經濟全球化是禍水,是兇猛的狼,是陷阱。根據各組搜集的資料和書本知識,下面我們通過主題辯論的方式進一步探討認識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正方: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利大于弊;
反方: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弊大于利。
學生精彩的辯論:略
老師點評:
大家今天的辯論真的非常精彩,讓我又一次領略到了我們班同學的風采,思維非常開闊和敏捷。但是,既然是擂臺,就必然有勝負之分。那么結合大家陳詞和自由辯論中的表現,我自己認為正方稍勝一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反方也表現得非常優秀,辯論素質非常不錯。(再具體結合學生的表現找出反方的優勢)
[設計意圖]:“理不辯不明”,通過辯論的形式,讓不同的觀點碰撞與交流,在碰撞中提高能力,在交流中提高認識。使學生認識到經濟全球化是把雙刃劍,機遇與挑戰并存,通過同學間的思辯釋疑,變單向交流為多向交流,較好地發揮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相互作用,根據學生的爭辯情況適當評價或講解,這樣做充分的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而且讓學生真正的由學會向會學轉變。
教師歸納:
(一) 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影響
1、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它又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
①促進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
②推動了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
③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經濟全球化的消極影響
課件展示:最富有國家和最貧窮困家
材料一:瑞士在富有國家中以人均財富64.8241萬美元傲居榜首
第2、第3位也同樣被丹麥(57.5138萬美元)、瑞典(51.3424萬美元)這兩個北歐國家包辦。美國(51.2612萬美元)和德國(49.6447萬美元)分別排在第4和第5位。
材料二:最貧窮國家中,來自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國家幾乎囊括十大最貧窮國家。埃塞俄比亞(1965美元)則倒數第一,其次是布隆迪(2859美元)、尼日爾(3695美元)、尼泊爾(3802美元)和幾內亞比紹(3974美元)。
設問:以上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
[本環節設計意圖]由圖片展示給學生一定的視覺沖擊,了解經濟全球化還有其自身的弊端,引出經濟全球化的實質。
2、現階段,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
教師總結:發達國家具有經濟和技術上的優勢,掌握著推動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現代信息技術,因此,它們主導著世界市場的發展,左右國際經濟的“游戲規則”。這種狀況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兩極分化嚴重,發達國家財富不斷增長,發展中國家貧困不斷加劇。
請同學們看教材94頁,第一個探究框題,這一材料突出表明當今世界世界財富分配的嚴重兩極分化。
課件展示:08年美國次貸危機 和97年亞洲金融風暴資料
教師活動:請結合材料,思考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有什么消極影響?
學生活動:認真思考,積極發言。
3、由于經濟全球化把世界各國的經濟緊密聯系在一起,使一國的經濟波動不可避免的秧及他國,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有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極大威脅。
教師活動:通過以上內容的學習我們看到,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面對這種局面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態度?
學生活動:認真思考,回答問題
4、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
我們對待經濟全球化的正確態度是: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范風險,勇敢地迎接挑戰。
對于中國而言,應該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掌握更多核心技術,變“中國制造”為“中國創造”,為我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注入新鮮血液。
<三>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經濟全球化的有關知識,知道了經濟全球化的基本含義及其表現,分析了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明確了我們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正確態度。這對于我們在經濟生活中正確地理解和認識國際經濟活動,將有重大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