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一政治期末試卷(2)
3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居民紛紛利用“五一”、“十一”長假外出旅游。旅游這一消費熱點的出現,有效拉動了經濟增長。這一事實表明
A.消費促進生產 B.消費決定生產
C.生產決定消費 D.生產創造消費
32、“民生厚(生厚:生活富裕)而德正”,倉廩實(倉廩:倉庫)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古人的這些話揭示了一個道理
A.社會的生產關系就是社會的道德關系
B.物質資料的生產包括物質產品生產和精神產品生產
C.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D.物質資料生產的發展必然提高人們的道德水平
33、國有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國有經濟占支配地位的是
A.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和行業 B.生產規模大的企業和行業
C.社會效益好的企業和行業 D.關系到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
34、在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與“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是統一的,表現在
A.它們都最能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 B.它們都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C.它們的發展都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D.它們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是相同的
35、個體經濟與私營經濟的根本區別是
A.是否以雇傭勞動為基礎 B.經濟規模的大小
C.勞動生產率的高低 D.是否以盈利為目的
36、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的法定公司形式,下列選項對二者的相同點表述不正確的是
A. 資本均劃分為等額股份,股票可以自由流通、轉讓
B.公司均以全部資產對債務負責,股東負有限責任
C.公司組織機構均為決策機構、執行機構和監督機構三個部分
D.都是依法設立的企業法人,公司均有名稱、章程等
37、企業要具有法人資格就必須
A.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B.由法定數額股東組成
C.以盈利為目的 D.成為市場主體
38、就業是民生之本,實現就業和再就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從國家角度講應當
①加強引導和培訓,為下崗工人再就業創造有利條件
②樹立自主擇業觀,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自主選擇職業
③實施積極的就業和再就業政策,創造有序的就業環境
④樹立競爭就業觀,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技能和素質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9、2010年初,我國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用工荒”加劇,不少企業擁有生產訂單卻招不滿工人。下列有利于解決“用工荒”問題的措施有
①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②政府統籌安排勞動者就業
③引導勞動者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④加強勞動者的技能培訓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0、目前許多企業都不會主動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農民工沒有節假日、工資被拖欠等現象非常普遍。這些企業的做法侵犯了勞動者的
①平等就業權 ②休息休假權 ③勞動報酬權 ④享受社會福利權
A. ②③ B.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41、沒有汽車生產的大發展,就沒有人們對家庭轎車的強烈向往。這一事實說明
A.生產決定消費方式 B.生產決定消費質量
C.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D.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
42、下列對改革認識正確的是
①改革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②改革是對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根本變革
③通過改革調整生產關系中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
④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3、我國之所以要大力發展生產力,是因為
①大力發展生產力是我國目前社會的主要矛盾
②大力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③只有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才能鞏固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
④只有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才能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4、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對“公有制為主體”的正確理解是
A.公有制在各個經濟領域必須占支配地位
B.在混合所有制經濟中公有制成分必須保持在50%以上
C.公有制在各個地方都必須保持量和質的優勢
D.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國有經濟要控制國民經濟命脈
45、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是因為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①有利于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②適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狀況
③符合黨和國家的經濟政策 ④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6、2009年4月8日,榮氏家族第三代“掌門人”榮智健辭去中信泰富公司董事局主席職務。中信泰富公司的董事局是該公司的
A.決策機構 B.執行機構 C.監督機構 D.行政機構
47、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召回已經售出的有缺陷的產品,加強售后服務,提高企業信譽。這是因為他們已經認識到企業信譽是企業的一種
A.價值符號 B.有形資產 C.無形資產 D.投資回報
48、企業間的重組兼并已成為我國市場經濟中的一個亮點。近幾年,光大集團、青島啤酒、海南航空、萬科房地產、達能集團等眾多企業頻頻成為新聞熱點,動輒上億元的兼并案屢見不鮮。企業兼并
①直接目的是向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 ②有利于提高經濟運行的總體效益
③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 ④可以增加優勢企業的規模和實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9、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社會和諧的一個支點。就業問題的重要性表現在
①就業對個人及社會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②就業使得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存在和發展所需要的財富
③就業使得勞動生產率得以提高,促進經濟的發展
④就業有利于勞動者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0、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已由第十屆全國人大會于2007年6月29日通過,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A.是規范勞動者履行義務的重要依據 B.是加強勞動者勞動保護的重要政策
C.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措施 D.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重要依據
二、雙項選擇題(每題有兩個正確答案,每小題3分,10小題,共30分。請把答案填在答題卡上)
51、下列各項中,屬于在經濟往來結算中經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是
A.現金結算 B.轉帳結算 C.信用卡 D.支票
52、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就是
A.對內保持物價水平總體穩定 B.對外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
C.保持人民幣匯率固定不變 D.不斷下調國內物價總水平
53、3D電影《阿凡達》在全球熱播,受到消費者追捧,創造了可觀的票房收入。于是,很多電影投資者紛紛準備投資3D電影。這說明
A.消費引導生產發展 B.消費決定生產對象
C.消費決定生產方式 D.消費對生產具有導向作用
54、春秋時期,齊國國王命令大臣們必須穿絲質衣服,但國內只準種糧食而不準種桑樹,齊國蠶絲需求量大,價格上漲,臨近的魯、梁等國紛紛停止種糧改種種桑樹。幾年后,齊王又命令只準穿布衣,且不準賣糧食給其他國家。結果,魯、梁等國因饑荒而大亂,不戰而衰,齊國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擴張。上述故事中蘊涵的經濟生活道理有( )
A.供求變化直接影響商品的價格 B.價格變動對生產具有調節作用
C. 價格在本質上是由供求決定的 D. 價格漲跌是通過行政手段實現的
55、在2010年春節長假中,文化消費成為“黑馬”。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假日中吃類商品一枝獨秀的時代已經不復存在,而與文化消費、精神消費有關的商品則日益暢銷。由此可見( )
A.我國已經進入享受型社會 B.居民家庭消費逐步向高層次發展
C.生存資料消費將被發展資料消費所取代 D.我國居民的消費結構日趨合理
56、下列關于貸款消費,認識正確的是( )
A.消費者只獲得該商品—定期限內的使用權 B.貸款消費就是超前消費
C.以信用為基礎 D.主要用于大宗耐用消費品的消費
57、一家飯店的廣告語是:“快進來吃飯吧,否則你我都挨餓。”這句廣告語的寓意有
A.生產者和消費者是相互依存的 B.有時消費比生產更重要
C.利己是人的一切活動的出發點 D.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和動力
58、國務院國資委出臺《關于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指導意見》,明確了161戶中央企業國有資本的調整路線圖,提出要合理收縮中央企業的分布范圍,推進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重要行業和重大基礎設施等六大領域集中。這種調整
A.有利于增強國有經濟在關鍵領域的控制力
B.有利于國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
C.有利于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D.有利于鞏固國有經濟的主體地位
59、下列選項中對企業認識正確的是
A.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政治組織
B.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
C.承擔社會責任是企業的首要目標
D.現代企業主要的典型組織形式是公司制
60、據報道,某市出資為下崗職工購買了1000個公益性就業崗位,但到頭來只來了200多人;某汽輪廠招260名數控技工,月薪達到6000元仍招不到合適的人選,只好找退休的洋技工補缺。該報道給下崗職工順利實現再就業的啟示是
A.必須轉變就業觀念 B.必須提高職業技能
C.必須遵守職業道德 D.必須提高學歷水平
三、非選擇題(共20分)
61、 (8分) 請運用“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的知識,分析汽車與汽油是互補商品,當汽車的價格下降,汽油的需求量會發生什么變動?請舉出一個互為替代商品的例子并分析其中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另外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會發生什么變動?
62、(12分)2008年9月,可口可樂公司以2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匯源公司,國內企業聯名反對這一收購行為。2009年3月19日,商務部經過近四個月的審查,就可口可樂公司收購中國匯源果汁公司案反壟斷審查作出裁決,禁止可口可樂公司收購匯源。
有人認為,公司規模越大,其經營就越成功。請你評析這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