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效的高一語文學習方法總結
古人有云:“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這句話強調了使用正確方法的重要意義。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國際發展委員會編著的《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因此,我們從小就應該培養自己成為能運用學習方法,去主動地獲取需要的知識、會學、善學的人。而不要成為只會被動地接受知識的“死讀書”、“讀死書”的人。
常有同學發出這樣的疑問:記得以前自己的語文成績也不錯,為什么到高中后突然感覺語文基礎很差?語文到底該怎樣學?怎樣才能盡快提高語文成績?許多同學帶著這樣的疑問艱苦摸索,收效甚微,從致苦惱重重。
最有效的高一語文學習方法總結
1、每人購置必要的工具書勤查勤看
語文有和別的學科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涉及面廣,工具書相對多一些。高中學生,至少要兩樣工具書:(都是商務印書館的)一樣是《現代漢語詞典》,一樣是《古代漢語詞典》或《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最好還有《新華成語詞典》(成語詞典的作用——現代的、古代的)并且要勤翻勤查勤想勤記。三樣詞典是每個使用漢語生活的人必不可少的,是可用一輩子的,是可全家人共用的,甚至可留給弟妹或下一代的,是只會(超過黃金般的)增值而不會減值的財寶!
2、新建語文閱讀室大量閱讀(見識)
從上學年起,學校新辟語文閱讀室,室內有大量圖書報刊,同學們每周前往自由閱讀一節課,到語文知識海洋里去見識一番,撲騰一陣,主要是去見識一番。同學們必須帶筆和本子作筆記。(老師將有具體布置)
3、共建教室共享書架
每個同學獻上三五本,寫上自己的姓名,合起來便是一二百本或兩三百本,書源共享,資源盡用,期末自己將書領回。(老師也積極參與)
4、定期舉行語文素質技能過關檢測和競賽項目
語文素質技能過關檢測和競賽項目時間表
項目(分年級) 時間 項目(可全校性) 時間
書寫過關檢測(頒證) 高一下學期初 硬軟筆書法競賽(頒獎) 高一下學期末
朗讀過關檢測(頒證) 高二上學期初 普通話朗誦競賽(頒獎) 高二上學期末
背誦過關檢測(頒證) 高二下學期初 大語文知識競賽(頒獎) 高二下學期末
表達過關檢測(頒證) 高三上學期初 普通話演講竟賽(頒獎) 高三上學期末
(各年級語文備課組分管各項賽事,指定專人負責諸如發布、備考、編題、考試競賽、評卷評獎、發證頒獎、張榜公布等一系列工作的實施。)
這樣,高中三年中,每個學生至少有三次語文素質技能的過關檢測;部分學生至少有三次語文素質技能的競賽來一露頭角;過關檢測和競賽,在高二學年密度相對大一些。
先行頒布(新生入校時就可頒布)各類過關檢測和競賽的項目和時間,讓學生在各階段有目標的準備中,自覺地進行語文基本素質技能的學與練,其促學效果應該是明顯的;其中至少三種過關檢測分年級進行,全員參與,及格頒證(或可計為語文會考學分——各項10分),其促學的范圍、涉及的人數是相當可觀的;其中至少三種競賽是全校性的(當級主持,它級可跨級參加),經由“班——級——校”三層遴選出來,學生間相互競爭的氣氛和決賽中榜樣的影響力量,將使校園形成濃郁的甚至轟烈的語文學與練的氣氛。這種促學措施,既是學校語文教學的需要,也是當代素質教育和人文熏陶的迫切要求。
怎樣學好語文的問題,我回答了沒有?簡單地回答就是:語文學習最要靠自己,靠平時,靠積累!反之,不靠自己的,不用功于分分秒秒的,不注重點點滴滴的,肯定學不好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