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來兮辭》高一語文導學案
《歸去來兮辭》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抒情小賦,也是一篇脫離仕途回歸田園的宣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高一的語文歸去來兮辭導學設計,歡迎大家參閱!
《歸去來兮辭》高一語文導學案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發揮想象,感受陶淵明的形象,體會作者情感。
2、掌握“胡”“奚”“焉”“曷”“何”五個疑問代詞,積累重要實詞,掌握的文中重要的詞類活用的詞和特殊文言句式。
朗讀指導
本文朗讀時,應注意語調,語氣和語頓。本文有不少感嘆句、疑問句,應讀出語氣,同時注意語調(感嘆句讀“↘”調,疑問句讀“↗”調)。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為主,四字句以2、2頓讀,如“乃瞻/橫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六字句以1、2、1、2頓讀,如“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在第2段的換韻處,停頓的時間應稍長一些。
第一段用一韻,押ui韻,韻腳有“歸”“悲”“追”“非”。主要寫作者棄官歸家的原因。“田園將蕪”是原因之一;“心為形役”是原因之二。棄官歸隱是迷途知返、痛改前非。
第二段用三韻,全段可分三層:第一層開頭到“熹微”,押i/ui韻,韻腳有“衣”“微”,寫作者晝夜兼程,歸心似箭,心情的愉快盡顯其中;第二層“乃瞻橫宇……有酒盈樽”押un韻,韻腳有“奔”“門”“存”“樽”,寫剛入家門的熱烈場面,充盈著濃郁的親情和歡悅的氣氛;第三層“引壺殤以自酌……撫孤松而盤桓”,押an韻,韻腳有“顏”“安”“關”“觀”“還”“桓”,寫歸家后的日常生活,閑適淡泊,怡然自得。本段以路途——家門——居室——庭院的順序來寫,表面寫景,實際抒情,營造了一個曠達悠然美妙和諧的境界。
第三段用一韻,押ou韻,韻腳有“游”“求”“憂”“疇”“舟”“丘”“流”“休”,寫回鄉定居后的生活情況。“游”“求”兩韻述志;“憂”韻樂以忘憂;“疇”“舟”“丘”“流”是一段充滿詩意的描繪;“休”韻寫春來萬物復蘇,有感于自然生生不息,由此想到人生短暫與匆促,頓生感慨。
第四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幾句,其余押I韻,韻腳有“之”“期”“耔”“詩”“疑”,抒發對人生宇宙的感想,當樂天安命,追求精神自由。
總之,第一段自責自悔,有悔恨之情,也有慶幸之意,應讀得“氣中聲硬”。第二、第三段,自安自樂,有喜悅之情,也是自得之意,基調是靜謚而愉悅的,應讀得“氣滿聲高”。第四段樂天安命,有達觀之情,讀得曠達、悠然。
第一課時
探究之一:閱讀序言,體悟原因
1、閱讀序言,思考:陶淵明出仕與辭職的原因各是什么?
出仕原因:出仕的原因:家貧、求生無術、親故勸告、家叔引薦、彭澤離家不遠
辭職的原因:眷戀家鄉、質性自然、在官場受約束、違背平生志向、妹妹新亡奔喪
探究之二:反復朗讀詩歌,整體感知
2、 何處而歸?歸向何處?為何要歸?
官場,田園。
田園將蕪,以心為形役,今是而昨非。即:看穿了官場的污濁,也認識到了仕途即迷途,不愿同流合污,也不愿屈心抑志。
3、作者的歸隱路線是:
決意辭歸-----回歸途中--------( 抵家 )-----( 室內 自酌 )------( 涉園 )----外出----縱情山水-------樂于天命。
4、作者的情感線索是:自責,自悔---------( 自安自樂 )-----------( 樂天安命 )
探究之三:疑問代詞
5、本文出現了五個疑問代詞,請從下列語句中找出來,翻譯全句并標出這些詞語的含義。
田園將蕪,胡不歸(田園快要荒蕪了,為什么不回去呢?)
奚惆悵而獨悲(為什么還愁苦則獨自悲傷呢?)
復駕言兮焉求(我還乘車出去干什么呢?)
曷不委心任去留(何不隨心任意地生活呢?)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為什么那樣遑遑終日,想到哪里去呢?)
小結:文言文中常見的疑問代詞
文言的疑問代詞,問人的有“誰”“孰”“何”;“何”也問事。問事的還有“奚”“胡“曷”“惡”“安”“焉”等
第二課時
探究之一:詞類活用與特殊句式。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分析詞類活用現象。
策扶老以流憩 園日涉以成趣 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善萬物之得時 樂琴書以消憂 樂夫天命復疑
攜幼入室 眄庭柯以怡顏
1、名詞做動詞,拄著;名詞做狀語,每天;名詞做動詞,用槳劃;形容詞做動詞,羨慕;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形容詞做名詞,兒童;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愉快。
2、翻譯下面的句子并指出其句式特點。
皆口腹自役
既以心為形役
復駕言兮焉求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尋程式妹喪于武昌
農人告余以春及
樂夫天命復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