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物理學習方法
初、高中物理教材銜接的臺階較高,數學與物理間學科失調,因此調查新生學習情況,從這一方面分析高中物理難學的原因很有必要。針對這個問題,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高一新生物理的學習方法。僅供大家參考學習!
高一新生物理學習方法一、“勤、恒、鉆、活”
“勤”,高中物理中有著豐富的物理現象和物理模型,了解這些現象,掌握這些物理模型需要勤思多練不斷積累。
“恒”,高中物理知識一環緊扣一環,任何一環出問題都會影響到整體,所以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鉆”,高中物理有些內容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深入鉆研細心領會是不可缺少的,對學習中有疑問的地方一定要想辦法弄個水落石出,不留有尾巴。
“活”,物理學得好壞關鍵在于是否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
高一新生物理學習方法二、認識到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的不一樣
1.教學內容增加
高中物理要學的內容在量上遠遠比初中多,這使得單位時間內要求學生消化的內容就越多。初中階段那種相對慢節奏的學習,是無法適應高中階段學習的,并且目前90%以上的學校,都選擇在高二年級把所有內容學完,高三只做復習,使得學生的任務進一步增加。
2.知識更加系統化
初中物理內容較為零散,電學和力學是不相干的。但高中不同,力學是基礎,電學和磁場都要用到力學內容。初中往往剛學完一個知識點,就立馬扎入另一個新內容。而高中你學了這塊,下塊兒內容還會用到這里的知識。比如,直線運動是受力分析的基礎,而牛頓運動定律是將直線運動與受力分析結合了起來。高一物理的學習,就像是蓋樓一樣,越蓋越高,每一層都是上面一層的技術。
3.知識更抽象
初中物理主要以形象、通俗的語言對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象進行表達,比如,密度,質量,壓強、浮力、杠桿、滑輪等,這些你都能在日常生活總看到,摸到,很容易理解。而學生一進入高一,就接觸到非常抽象概念,比如加速度(速度是改變的),打點計時器(原理),摩擦力還分為兩類,力的封閉三角形法則wuli.in等等。
4.思維能力要求強
在初中階段,受力情況最多就兩種,電路狀態最多也就三種情況,但高中三個研究對象、三種運動或受力情況太普遍了,題目變化范圍擴大,一道題中可能要用到好多知識點,列好多方程,才能求解出來。這對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一新生物理學習方法三、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
指導教師:哈六中新高一物理備課組組長劉宇
有些學生初中物理還行,可上了高中成績總上不去。這是因為初中的物理問題比較直接、直觀,而高中物理更抽象、更深刻。要想學好高中物理,數學是解決問題的工具。高一物理會遇到平行四邊形、三角函數、方程、方程組、圖像等數學知識,學好這些數學知識才能使物理學習變得順利。尤其是三角函數的基本知識,高中物理很快就要用到。
另外,新生們應做到提前預習,帶著問題聽課,以便更好地“消化”。
高一新生物理學習方法四、勤于思考 切忌張冠李戴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規律,它的規律性很強,單靠死記硬背是學不好物理的,一定要勤于思考,增加理解,掌握其規律。愛因斯坦曾說:“學習知識要勤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這句話正說明了思考的重要性。
勤于思考,首先要善于思考。善于思考最根本的方法是在具體的實際中加以培養和訓練。每學過一個概念,要力圖弄清:這個概念是怎么得來的?如何定義的?物理意義是什么?和其他物理量之間有什么關系?……每學過一個規律,要力圖搞清:這個規律是如何得來的?適用條件和范圍是什么?和其他規律之間有什么關系?……每做一道習題,要力圖搞清:這題描述的是什么物理現象?物理過程如何?該用哪個規律去解題?……只要同學們能夠改變“上課記筆記,復習背筆記,考試全忘記”的機械學習方法,擺脫“為交差而作業”的被動狀態,克服做作業“依葫蘆畫瓢”的做法,勤于思考,善于總結,就一定會由“勤思”而“善思”,由“善思”而“善進”,不斷提高我們分析、判斷、推理、歸納和想象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學習物理。
實際學習中,有的同學解題時從容不迫,靈活自如,單刀直入,十分簡潔;有的同學則迷茫混沌,步履艱難,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得出的答案卻往往繁雜冗長。剔除學生天資的因素,主要還是“思”與“不思”、“勤思”與“惰思”的原因。俗話說“刀子越磨越鋒利,腦子越用越靈活”。偉大的電學家福蘭克林也曾經說:“用著的鑰匙永遠光亮”,正是說明了思考的重要性。相信同學們只要堅持獨立思考,認真理解,物理會越學越輕松。
物理學習切忌張冠李戴。不注意規律的應用范圍和條件,拿起題目就去“套公式、套類型”、“依葫蘆畫瓢”,結果往往要出錯。做物理題目要想到它的物理過程,不能把物理題簡單當作數學題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