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网站-亚洲伊人精品-亚洲伊人电影-亚洲一在线-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一区

高分網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一學習方法 > 高一地理 >

《地球的圈層結構》人教版單元測試題

時間: 欣欣2 高一地理

  地球圈層結構分為地球外部圈層和地球內部圈層兩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層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水圈、生物圈、大氣圈;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殼、地幔和地核。以下是有關高一人教版地理的《地球的圈層結構》單元復習試題和答案,歡迎大家參閱!

  《地球的圈層結構》人教版單元測試題

  一、選擇題

  北京時間2010年2月27日,智利發生里氏8.8級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亞哥西南339公里,震源位于地下55公里。據此完成1~2題。

  1.此地震發生時,地面上人們的感覺是(  )

  A.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

  B.先左右搖晃,后下上顛簸

  C.只有上下顛簸

  D.只有左右搖晃

  2.這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內部圈層中的(  )

  A.地幔 B.地殼

  C.內核 D.軟流層

  解析:本題組以智利地震為背景,考查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和地震波的相關知識。由于縱波傳播速度快,先傳到地面,引起上下顛簸,然后是橫波引起的左右搖晃;根據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可知,該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幔中。

  答案:1.A 2.A

  3.關于巖石圈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

  B.位于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

  C.位于地面以下,上地幔以上

  D.位于地面以下,軟流層以上

  答案:D

  讀下圖,完成4~6題。

  4.②圈層的主體是(  )

  A.河流 B.湖泊 C.冰川 D.海洋

  5.①、②、③、④四圈層中處于不斷循環更新之中的是(  )

  A.④ B.② C.① D.③

  6.圖中圈層中的最活躍的因素是(  )

  A.大氣 B.水 C.土壤 D.生物

  解析:由圖示可知①地幔,②水圈,③巖石圈,④大氣圈。水圈的主體是海洋水,整個水圈均處于不斷更新的過程中,生物是地球上最活躍的因素。

  答案:4.D 5.B 6.D

  7.讀地震波波速與地球內部構造關系圖,完成(1)~(4)題。

  (1)圖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波,其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

  (2)圖中C~H分別表示地球內部構造,D表示________面,其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該面以上C表示________,該面以下E表示____________。

  (3)圈中F處,地震波A完全__________,地震波B速度________,并繼續往深處傳播。這說明F面以上的E物質狀態為________態,以下的G物質狀態為__________態,F面是________面。

  (4)C層的平均厚度為______千米,主要由________組成,E層主要物質成分是______的硅酸鹽類,G層叫______,H層叫__________。地球的巖石圈是指____________和________。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地震波及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由題目可獲得以下信息:A、B兩波在同一種介質中波速不同;C~H在地球內部結構中的位置,并結合波速的大小判斷A、B名稱,結合地球內部構造進而判斷C~H的名稱。上圖中,右圖是根據左圖作出的地球內部構造的判讀結果。例如,根據在距離地表平均33千米處,地震波波速突然增大,可確定D面為莫霍面。又根據在2 900千米深處,縱波迅速銳減,橫波完全消失,可確定F面為古登堡面。F面以下,橫波不能通過,說明F面以下的物質非固態。

  答案:(1)橫 縱 A波波速慢,B波波速快

  (2)莫霍 橫波和縱波在此處波速突然加快 地殼 地幔

  (3)消失 突然變小 固 液態或熔融狀 古登堡

  (4)17 各類巖石 鐵、鎂 外核 內核 地殼 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的部分)

  一、選擇題

  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在四川省雅安蘆山縣發生里氏7.0級地震。該地震共造成多人遇難和受傷。據此完成1~2題。

  1.地震雖然是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但通過對地震波的研究可以幫助人們(  )

  A.研究地球內部結構及其組成

  B.推測海底地殼巖石年齡

  C.分析地質時期的地理環境特點

  D.了解各種地表形態的形成原因

  2.關于這次地震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這次地震中,P波可以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傳播

  B.這次地震中,P波的傳播速度比S波快

  C.在地下33千米處以下,P波完全消失,S波傳播速度突然下降

  D.在莫霍界面以下,P波和S波傳播速度明顯增加

  解析:地震波的傳播速度隨著所通過物質的性質變化而變化。通過對地震波的研究,可以幫助人們研究地球的內部結構及其組成。在地下33千米(莫霍界面)以下,P波和S波的傳播速度都明顯增加。

  答案:1.A 2.C

  3.地質學家常利用地震波來尋找海底油氣礦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圖中表示海底儲有石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石油是液體,橫波不能通過,縱波通過時波速也迅速下降。①圖表示地震波在傳播過程中,由巖石構造進入石油礦藏時,橫波立即消失,縱波波速突然下降的狀況,所以A項正確。

  答案:A

  4.有關地震波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震波是一種無線電波

  B.縱波傳播到古登堡界面時完全消失

  C.縱波和橫波傳播速度在莫霍界面都明顯減小

  D.從震源發生的地震波,縱波比橫波先到達地面

  解析:當地震發生時,地下巖石受強烈沖擊,產生彈性振動,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地震波是彈性波而不是無線電波。地震波有縱波和橫波之分,縱波傳播速度較快,可能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傳播;橫波傳播速度較慢,只通過固體傳播。橫波傳到古登堡界面完全消失,縱波波速明顯減小。縱波和橫波傳到莫霍界面都明顯增加而不是減小。由于縱波傳播速度比橫波傳播速度快,故先從震源傳播到地面。

  答案:D

  5.有關地殼、巖石圈和軟流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殼漂浮在軟流層之上

  B.軟流層的物質狀態為液態

  C.地震波通過軟流層時速度加快

  D.軟流層可能為巖漿的發源地

  解析:在軟流層之上的是巖石圈,包括地殼和地幔頂部;軟流層物質狀態為可塑性固態,由于物質狀態較軟,因此地震波通過軟流層時速度減慢。軟流層離地殼近,且物質狀態為局部熔融狀態,因此可能為巖漿發源地。

  答案:D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學家們利用這一原理探究地球內部結構。據此完成6~7題。

  6.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時,科學家們發現在距離地面大約2900千米深處橫波速度突然降為零,縱波速度也突然降低,這說明(  )

  A.地球內部存在著巖漿

  B.該深度上下層次的溫度變化明顯

  C.大陸地殼與大洋地殼的厚度不同

  D.該深度上下層次的物質組成存在很大差異

  解析:地震波的傳播速度隨所經過物質的性質而變,因此地下波速發生變化的地方,其上下層物質的組成應該存在很大的差異。

  答案:D

  7.為了探測莫霍界面的情況,在以下圖中的A、B、C、D四點同時進行了地震波的測定,其中最遲得到從莫霍界面傳來的地震波的地點是(  )

  解析:A點地殼厚度最大,它最遲得到從莫霍界面傳來的地震波。

  答案:A

  8.印度尼西亞特爾納特島上的瓜馬拉馬火山于2012年9月16日噴發,大量火山灰噴涌而出。此次火山活動的巖漿最有可能來自(  )

  A.地殼 B.上地幔上部

  C.下地幔上部 D.外核

  答案:B

  9.地殼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

  A.盆地 B.平原

  C.海洋 D.大陸斷層

  解析:地殼的厚度與露出地表的部分的高度成正比,地勢越高,其厚度也越大。

  答案:C

  如下圖所示,地球的圈層結構還包括其外部圈層。據此完成10~11題。

  10.讀地球外部圈層構成圖,其中B代表(  )

  A.大氣圈 B.生物圈

  C.水圈 D.巖石圈

  解析:生物圈占有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巖石圈的上部。

  答案:B

  11.不屬于地球外部圈層的是(  )

  A.水圈 B.生物圈

  C.地幔 D.大氣圈

  解析:地幔屬于地球內部的一個圈層。

  答案:C

  二、綜合題

  12.讀圖,完成(1)~(4)題。

  (1)地球內部圈層的名稱:A和B是________,A和B+C是________,D是________,C+D+E是________的一部分。

  答案:地殼 巖石圈 軟流層 上地幔

  (2)不連續面:F________。

  答案:莫霍界面

  (3)地震波在經過F時速度發生什么變化?

  答案:地震波(縱波和橫波)傳播速度明顯加快。

  (4)A和B的厚度有什么區別?

  答案:A是大陸地殼,厚度平均33千米;B是大洋地殼,厚度只有幾千米。

  13.讀北美地殼厚度等值線圖(單位:千米),完成(1)~(5)題。

  (1)根據所學知識,世界大陸地殼的平均厚度為_________________千米。大陸地殼與大洋地殼的厚度比較,一般是____________。

  答案:33千米  大陸地殼較厚大洋地殼較薄

  (2)北美大陸地殼厚度的分布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答案:西部、東部山地較厚,中部較薄  大陸向大洋的過渡處較薄

  (3)圖中B處的地殼厚度約為______________,A、B處地殼的厚度差約為______________。

  答案:30~35千米 15~25千米

  (4)北美大陸西海岸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處在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運動、巖漿活動活躍

  (5)地殼厚度0千米處為________。

  A.海平面 B.莫霍面

  C.古登堡面 D.軟流層頂部

  答案:B

19978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食总动员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 青山知可子最经典十部电视剧| 李亚红| 掐脖子自制短视频| 电影《金刚川》| 让雷诺阿| 江湖大风暴| 无声无息电影| 吸痰护理ppt课件| 七品芝麻官豫剧| 1988版绝代双骄国语免费观看| 花月佳期 电影| 小酒窝| 三上悠亚在线免费观看| 孕妇照几个月拍最好| 电影《斯宾塞》| 2024年暑假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美女抽烟的视频| 国内自拍99| 徐若晗个人简历资料| 四查四看自我剖析材料| 菊花台在线电视剧免费观看| 无常电影| 禁忌爱游戏| 三年片大全电影| 风云太白山电影| 追捕电影完整版免费| 夫妻性生活视屏| 被调教的女人2| 我的刺猬女孩大结局| 电影喜宝| 王盟| 天下第一楼剧情介绍| 夜魔3| 叶子楣作品| 海洋之歌免费观看完整中文版| 龟兔赛跑的故事视频| 我的幸福婚约| 美丽的坏女人中文字幕| 杨新鸣| 无声无息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