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圖表式論述題怎樣做才得分高
近幾年的高考政治論述題,經濟常識往往通過圖表、數字來命題,要求考生具備把圖表、數字及其顯示的關系和內容轉化為文字的能力,即要求考生通過知識的貫通、思維方法的運用和轉換,逐步地完成由知識遷移到思維遷移,以提高思維創新能力。這種要求既重視考查思維結果,更重視評價考生的思維過程。而有的考生平時只注重機械識記書本知識,忽視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把握不住圖表現象和本質結論的內在統一性,要么簡單復述蚓表現象,要么機械移植教材觀點等,答題準確度差,很難得到及格分。
政治圖表式論述題怎樣做才得分高
題型特點
圖表題是多年來高考中經濟常識論述題的常見形式(有時也會涉入哲學常識和政治常識),考生對此要有足夠的重視。
其中的圖表式材料一般由題目、圖表、備注(注釋)三部分組成,圖表式材料一般是當年國內經濟的熱點;設問通常是由2—3個小問題組合而成,從設問的角度來看,一般是通過比較來反映經濟的變化、發展、差距等問題,進而闡明一些原理、觀點或規律,有些試題還要求考生提出解決經濟問題的方案(或措施)。
解題對策
對策一:審讀圖表和設問。
解答此類題可以先審設問,后審材料,帶著問題去閱讀材料,這樣可以增強閱讀材料的目的性和回答問題的針對性。
?、賹徳O問。
一審設問之間的關系。
一種是并列關系,各小題圍繞中心相對獨立;
一種是遞進關系,層層深入,正確回答前面問題是解答后面問題的基礎和條件。把握設問之間的關系可以避免答案錯位,思路混亂。
二審設問的要求,對每一問都要咬文嚼字,把握范圍、程度、本質,根據設問來組織答案。
?、趯張D表。
一審標題(表格名稱),標題反映了圖表的主題或中心,正確理解標題,分析圖表內容就不會犯方向性錯誤,同時圖表的標題又對作答起到提示、指向和限制作用。二審數據,從縱橫兩個角度來閱讀表格內的項目和數據等內容,從橫向分析兩者的差距,從縱向分析變化和發展。當然并非所有的圖表題都有對比,都是通過數據的對比來說明一件事、一些問題和基本觀點的。
三審某些年份的特殊意義,它對于圖表的中心觀點有著重要的啟發意義。
四審不同表格之間的關系,是因果關系還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等。
五審備注,“備注”一般可分兩種,“解釋性備注”是對圖表中的信息進行分析、判斷的依據,“補充性備注”則是組織答案時不可缺少的來源之一。研究“補充性備注”,可以理解在什么范圍內(年份、國別)、在什么情況下發生了圖表中的變化等。
對策二:有的放矢,正確組織答案。
?、?ldquo;材料(圖表)說明了什么現象”,對于這類問題,要扣住指定的材料或圖表(含注)作答。答案不僅應寫圖表表明的現象(將圖表語言轉換成文字語言),還應指出這一現象所包含的本質問題。當然,如果下面的設問單獨考查本質,此處可不答。
?、?ldquo;表格(材料)之間有什么內在聯系”,對于這類問題,要注意不能僅僅在顯性信息的層面上揭示其現象和關系,還應進行概括,上升到本質、規律的高度。此外,我們平時所涉及到的此類問題,基本上是一種因果關系,但不能教條化、定式化,要因題而異。
?、?ldquo;談談對某一現象的認識”,對于這類問題,要分析這現象“是什么“ (包括揭示出其本質)”、“為什么(出現這一現象或問題的原因)”、“怎么辦(怎樣處理或對待這一現象,即措施)”。
視問題不同,回答的側重點可能有所不同。當然圖表式論述題還會有其他的命題方式,我們一定要根據題目要求,特別要根據所給材料或圖表中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切忌漫天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