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哲學學習中的誤區與對策
時間:
燕妮2
高三政治
如何學好哲學常識,對于剛升入高二年級的同學們來說是個新課題。下面,筆者對此談幾點看法。一、要了解哲學常識教材的敘述特點。哲學常識教材與其他學科的教材相比,有其獨特的敘述方式:1.它總是先講世界觀道理(基本概念或基本原理),再講方法論意義。
高中哲學學習中的誤區與對策
學好哲學最重要的是記住范疇,馬克思主義哲學包括兩大部分: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而辯證唯物主義包括三部分:唯物論(與唯心論相對,共同探討世界的本質是什么)、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相對,探討的是世界如何存在?共包括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和矛盾的觀點三大觀點)和認識論(講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真理的客觀性及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認識的無限性和反復性)。
學好哲學必須記住世界觀(原理)和方法論,一個原理對應一個方法論。
比如唯物論有重要的兩大原理:
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尊重規律客觀性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原理,具體又包括很多小原理:世界的物質性原理(物質決定意識原理),意識的能動作用原理,規律的客觀性原理。對應的方法論總的來說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辯證法對應的原理:
聯系的觀點共包括五個原理:聯系的普遍性原理,聯系的客觀性原理,聯系的多樣性原理,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原理,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發展觀包括四個原理:發展的普遍性原理,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原理,量變與質變的相互關系原理,內外因的辯證關系原理。
矛盾的觀點包括:
矛盾的觀點,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主次矛盾的辯證關系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關系原理。還有辯證的否定觀等
歷史唯物主義重點包括: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原理,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奉獻等